4.1.1 案例说明

4.1.1 案例说明

本案例以学生成绩表的数据处理为例,介绍Excel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其中包括数据录入、单元格设置、公式与函数、多工作表操作、数据排序、数据筛选等内容。

1.任务

现有3门课的成绩:大学英语(素材).xls、机械设计(素材).xls、高等数学(素材).xls和一张《数控原理与编程》课程的成绩表,要求输入《数控原理与编程》课程成绩表的内容(见图4-1-1所示)。根据该工作表和其他3科成绩表的数据得到“各科成绩表”,并查找出满足条件的记录。

img299

图4-1-1  《数控原理与编程》课程成绩表

2.目的

工作簿的建立,原始数据的录入。工作表的复制、移动、删除。公式与函数的使用。单元格的引用。数据排序、筛选。

3.相关知识点

(1)常用数据类型及输入技巧

在Excel中数据有多种类型,最常用的数据类型有文本型、数值型、日期型等。

文本型数据可以包括字母、数字、空格和符号,其对齐方式为左对齐;数值型数据包括0~9、()、+、-等符号,其对齐方式为右对齐。

快速输入有很多技巧,如利用填充柄自动填充、自定义序列、按Ctrl+Enter键可以在不相邻的单元格中自动填充重复数据等。

(2)单元格的格式化设置

单元格的格式化包括设置数据类型、单元格对齐方式、设置字体、设置单元格边框及底纹等。

(3)多工作表的操作

多工作表的操作,包括对工作表的重命名,工作表的复制、移动、插入、删除等,对工作表操作时一定要先选定工作表标签。

工作表之间数据的复制、粘贴、单元格引用等,都是在工作表单元格之间进行的。

(4)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Excel中的“公式”是指在单元格中执行有计算功能的等式,所有公式都必须以“=”号开头,“=”后面是参与计算的运算数和运算符。

Excel函数是一种预定义的内置公式,它使用一些称为参数的特定数值按特定的顺序或结构进行计算,然后返回结果。所有函数都包含函数名、参数和圆括号3部分。

(5)单元格引用

单元格引用是指公式中指明的一个单元格或一组单元格。公式中对单元格的引用分为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和混合引用。

用“C3”这样的方式来表示的引用称为“相对引用”,它是指当公式在复制或移动时,公式中引用的单元格地址会随着公式的移动而自动改变;用“$C$3”这样的方式来表示的引用称为“绝对引用”,它是指当公式在复制或移动时,公式中引用的单元格地址不会随着公式的移动而改变。

(6)数据的排序

排序方式有升序和降序两种,升序中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降序则顺序反转,空格总在后面。

排序并不是针对某一列进行的,而是以某一列的大小为顺序,对所有的记录进行排序。也就是说,无论怎么排序,每一条记录的内容都不会改变,改变的只是它在数据清单中显示的位置。

(7)数据筛选

数据筛选是使数据清单中只显示满足指定条件的数据记录,而将不满足条件的数据记录从视图中隐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