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鄞州区名牌产品发展与规划

鄞州区名牌产品发展与规划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我区已培育雅戈尔、奥克斯等12个中国名牌产品;宁波海太的注塑机、华茂集团的教育辅导用具等39个浙江省名牌产品;另有宁波市名牌产品97个。2006年9月,率先在全市由区政府批转了《鄞州区“十一五”商标创牌发展规划》,为推进今后五年我区商标创牌工作指明了方向。

鄞州区名牌产品发展与规划

近年来,我区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以科技为先导,质量为核心,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展各级品牌创建工作,培育发展各级品牌产品,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营造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优势,把我区逐步打造成一个“品牌大区”。

目前我区已培育雅戈尔、奥克斯等12个中国名牌产品;宁波海太的注塑机华茂集团的教育辅导用具等39个浙江省名牌产品;另有宁波市名牌产品97个。拥有驰名商标5件,浙江省著名商标44件,宁波市知名商标72件,专业商标品牌基地1个。近年来,企业创牌热情极大提高,一个政府重视、支持、扶持自主品牌,企业主动创牌,职能部门助动创牌,全社会关注品牌以及反对假冒、反对侵权、反对欺诈、自觉维权的良好品牌发展环境正在形成。品牌企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品牌企业发展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骨干和主导力量。

我区各部门始终把企业创品牌作为责无旁贷的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强化职能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努力拓展品牌创建的空间,并不断向纵深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我区开始实施名牌战略,在全市率先对品牌创建工作进行探索。2005年4月15日,我区率先在全省以区政府文件形式出台了《关于实施商标创牌战略的若干意见》。2006年制定了《鄞州区2006年至2008年名牌产品重点培育发展计划》,2006年区委、区政府又出台《关于推进工业、科技、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了对品牌建设的奖励力度,极大地增强了企业创牌意识,激发了企业创牌的积极性。随后,在区政府出台的对各乡镇经济工作考核办法中,也明确了对驰、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考核加分标准,从而为进一步在全区形成争牌创标的氛围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006年9月,率先在全市由区政府批转了《鄞州区“十一五”商标创牌发展规划》,为推进今后五年我区商标创牌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我区采取印发宣传资料,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专题论坛等多种形式,通过多种媒体途径,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向全社会宣传与品牌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企业、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品牌经营意识、品牌消费意识,积极营造品牌创建氛围。

充分利用我区经济正加快从低位优势向高位优势转变、企业急需积累无形资产的有利时机,扶持、帮助企业申报各级品牌。同时,全面建立各级品牌梯次培育体系,为品牌建设储备了充足力量.保障了品牌梯度推进格局。

多年来,我区十分重视知识产权特别是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保护和消费者维权工作,适时开展打假保品牌、打假保春耕、打假保卫生、打假傍名牌等商标侵权行为.以及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整治和实行区域性假冒重点整治工作,优化创牌环境。

我区在多年的品牌创建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品牌创建是一项崭新的事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探索和创新,必须始终按照我区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打造品牌强区”和“扩大品牌效应,扩张提升一批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知名品牌”的战略要求,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观念,以先进的思想理念指导品牌创建工作。先后提出了商标是品牌核心,品牌是企业竞争取胜的利器,品牌重在培育的理念,让更多的郸州企业积累更多的无形资产,让更多的勤州商品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让更多的鄞州企业品牌声誉远播,为我区的品牌创建工作奠定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创牌的主体是企业,企业是品牌创新的内因.是决定因素。一个品牌要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靠的是企业的先进技术,适销对路的产品,可靠而又稳定的质量,良好的信誉等等。同时在现阶段的我国经济和社会条件下,企业的品牌创新和发展也离不开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全社会的支持和关注,需要政府帮助解决其自身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实践表明,只有政府、企业、部门三者定位正确,建立起合力发展的机制,才能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自主实施品牌战略,政府及职能部门创造环境、提供平台,三位一体的联动的品牌创建新局面。

品牌的生长环境是市场,品牌生命是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的认知度,一个成功的品牌必须经历培育、认定、保护和有效运作的一系列过程。因此,作为职能部门要引导、指导企业主动去创建品牌,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并及时认定品牌,赋予无形资产和加以保护。同时,加强培训,指导企业搞好现有品牌的经营和运作,逐步形成品牌培育认定、保护和运用互动机制,提高品牌成长全过程的指导和服务水平,帮助企业将品牌做大做强,不断将品牌创建工作推向深入。

依法行政是我国实施依法治国这一战略的核心,品牌创建工作必须坚持走法治化、制度化的道路。经过近几年努力,我区品牌的创建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企业申报、商监辅导、社会监督”的法制程序,这是依法创牌、保牌、用牌的重要经验和基本规则,并在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得到企业和社会各方的认可。这些都为品牌创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与保障。(www.daowen.com)

从创建品牌强区的战略要求和我区现阶段经济高位发展的需要来看,我区的品牌创建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

1.品牌结构不尽合理,有些领域的品牌尚未引起重视。从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情况来看,相对而言,我区对工业企业品牌创建比较重视,而对服务行业和农产品领域重视度不够,出现品牌分布结构失调的状况。如目前我区的135个省、市著名(知名)商标中,加工制造业占83.4%,农业为16.6%。工业品类也大多分布在服装、针织、家电、五金等行业。

2.品牌创建与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要求还很不相适应,贴牌加工、无牌加工情况突出。打造先进制造业不仅要有先进的技术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还要有先进的理念,要有自主的知识产权。许多企业品牌意识仍显淡薄,不注重自主品牌的培养与创立,长期摆脱不了贴牌加工的经营模式,高投入、低产出,为别人打品牌。

3.强势品牌缺乏,品牌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很好发挥出来。虽然,我区在驰名商标、中国名牌等品牌的数量在全市位居前列,但真正叫得响、打得出去的强势品牌仍不是很多,特别是在国际市场有影响力的品牌几乎没有。品牌对全区经济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品牌的经济效用有待加强。与外地相比,我区在单个品牌上缺乏像海尔电器青岛啤酒等在国内、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强势品牌。在区域群体品牌上,也缺乏像广东顺德家电这样的强势品牌群体。

4.企业对品牌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品牌创建和创新观念还需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区还有好多企业对品牌的作用和创牌的意义缺乏全面和深刻的认识,缺乏对品牌创建的战略规划,不具备全面成熟的品牌观念。只看重眼前利益,而轻视长远利益;只重视品牌外表,却轻视核心内容。因此企业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实现品牌的国际化,依然任重而道远。

1.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三大行动纲领”,加快提升区域品牌的竞争力及社会的和谐度。

2.积极发挥职能部门在品牌强区创建中的内核和主力军的作用,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品牌,发展一批服务业品牌,建立一批区域品牌,扶持一批具有发展潜力中小企业品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使我区的品牌创建工作得到全面发展。

3.充分发挥品牌的引领和控制市场的作用,使品牌企业成为在全区各支柱产业和行业、块状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推动全区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企业的凝聚力、吸引力及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4.促进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调整,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的合理流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升全区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逐步建立起品牌经济模式。

(鄞州区经济发展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