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实施脱贫富民战略,宁夏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着力点

实施脱贫富民战略,宁夏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着力点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宁夏要“努力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1]。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唯有如此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目前,宁夏扶贫脱贫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进一步实施经济强县(市)与宁夏深度贫困重点县“携手奔小康”行动。

实施脱贫富民战略,宁夏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宁夏要“努力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1]。我们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定实施脱贫富民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把脱贫富民作为今后五年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工作导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实施富民工程,实实在在提高人民群众的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转化为富民成果。要充分认识脱贫攻坚的艰巨性、复杂性,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既要坚定信心,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扎实推进,也要克服超越实际、盲目乐观、急于求成的倾向,在稳定可持续上下工夫,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人不落。同时,大力推进产业富民,实施更加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努力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要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不断开创美好新生活,续写新的光辉篇章。

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深度贫困地区主要是指生活水平远低于基准贫困线,生存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极差,收入水平低下,生活质量较差的地区。深度贫困地区的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攻克本地区深度贫困的脱贫任务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只争朝夕、真抓实干。要把中央统筹给予深度贫困地区的政策、资金、人力等用好用活,要鼓励社会各界给予深度贫困地区更多的帮助、支持与关爱。要找准导致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以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以补短板为突破口,以推进重大扶贫工程建设和到村到户帮扶等措施为主要抓手精准发力。要坚持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积极加大各方帮扶力度,全力改善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要加大对贫困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深度贫困群体的扶持力度,加快大病集中救治覆盖所有深度贫困地区,对所有患大病和慢性病贫困人口进行分类救治,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提供救助供养或照料护理服务。

全面深化细化实化精准扶贫措施。扶贫脱贫工作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特别要做到“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唯有如此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脱贫真实,关键是要做深做细做实“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着力提升扶贫措施的针对性和精准度。发展生产脱贫,要抓好产业带动和劳务输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要合理选择搬迁安置方式,加大群众后续脱贫扶持力度,确保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生态补偿脱贫,要创新生态资金使用方式,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转化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完善森林、草原、湿地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制度。发展教育脱贫,要降低贫困家庭子女就学负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社会保障兜底,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要由社会保障来兜底,加快推进健康扶贫,避免因病致贫返贫。

坚持大扶贫格局。脱贫攻坚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要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要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人才和智力扶贫上的优势与作用;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的有效对接;引导社会扶贫重心下移,自愿包村包户,做到贫困户都有党员干部或爱心人士结对帮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开展到村到户精准扶贫;完善扶贫龙头企业认定制度,增强企业辐射带动贫困户增收的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扶贫公益金和开展扶贫公益信托;实施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贫困地区计划;构建社会扶贫信息服务网络,探索发展公益众筹扶贫等等;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要淡化贫困意识,树立脱贫致富的志气,增强摆脱贫困的信心。要帮助贫困群众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自立自强,让贫困群众树立起自我脱贫的自信心与责任感。要加强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要加强技能培训,让贫困群众在脱贫实践中增长见识、提高本领。

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目前,宁夏扶贫脱贫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中南部一些县(区)贫困人口规模依然较大,剩下的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较深,减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要实现到2020年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只有把全社会力量动员起来,我们才能打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要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力度,建立精准对接机制,使帮扶资金主要用于贫困村、贫困户,真正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强化以企业合作为载体的扶贫协作,鼓励东部有条件的省份按照宁夏当地主体功能定位共建产业园区、示范园区。进一步实施经济强县(市)与宁夏深度贫困重点县“携手奔小康”行动。

加大力度支持老少穷地区加快发展。宁夏贫困县(区)也是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大多属于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要加快推进贫困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全面落实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系列规划政策,积极推进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重点任务,以革命老区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领域为突破口,加快实施一批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重大基础设施、民生项目。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认真组织实施好少数民族整体脱贫的政策措施,着力提升民族地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少数民族群众贫困落后面貌。认真组织实施好贫困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程,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完善贫困革命老区与民族地区联系协调机制,推动该地区加快建设一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破除制约该地区脱贫发展的突出瓶颈,着力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www.daowen.com)

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对脱贫攻坚来说,外力帮扶非常重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助推器”,但如果自身不努力,不作为,即使外力帮扶再大,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只有用好外力,激发内力,才能形成合力。一方面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凝聚帮扶合力,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对贫困人口脱贫的扶持,给贫困人口“输血”。另一方面要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改变贫困群众“等、靠、要”等惰性思想倾向,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加强贫困人口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培训,增强“造血”功能,切实提高其“弱鸟先飞”的能力。

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作为党政一把手就必须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当然,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担当不是空洞的,而是要有具体要求的。这些具体要求就是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各级党委、政府要向下一级党政一把手提出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制。坚持实践中探索的扶贫、脱贫工作机制,党中央、国务院主要负责统筹制定脱贫攻坚大政方针,出台重大政策举措,完善体制机制,规划重大工程项目;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脱贫攻坚工作负总责,抓好目标确定、项目下达、资金投放、组织动员、监督考核等工作;市县党委和政府把精力集中在抓落实上,重点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这样既层次分明又上下联动,能够有效推动脱贫富民工程的深入开展。

总之,只要我们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求和战略部署,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就一定能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推动全区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富裕。

【注释】

[1]《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奋力前进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新华社,2016年7月2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