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华传统之数——“五”的介绍

中华传统之数——“五”的介绍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于数字的崇拜自古有之,凝结着中华民族先民智慧的伏羲八卦就是由一分为二后再以三爻“相荡”组合而成,一阴一阳加上三爻之数,合“五”之数,并展现了其神奇的八卦模型。这里阴、阳、三爻合成之数“五”,即构成了八卦之数的基础。在建筑及各种摆设上大都以一为居中,而旁各带二,以组成“五”数。

中华传统之数——“五”的介绍

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于数字的崇拜自古有之,凝结着中华民族先民智慧的伏羲八卦就是由一分为二后再以三爻“相荡”组合而成,一阴一阳加上三爻之数,合“五”之数,并展现了其神奇的八卦模型。这里阴、阳、三爻合成之数“五”,即构成了八卦之数的基础。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五”数适之用多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以三五为数;阴阳五行,更凑足“五”数以为妙用;周易之数则更多:除天地人三才排列组合出的三、五之数。《易传·系辞》更数不离“五”:“大衍之数五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六十四卦中六爻,以二为臣,以“五”为尊,以六表阴,以九表阳,后则以“九五”尊称皇帝,这是古人对“五”之数的特别青睐。《易传·系辞》又谓易“参五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这里“参五”即三、五之数,古人将此数用于描述天地,以三天五地为数,描述并理解大千世界。据《汉书》卷二十一上律历志载:“太极运三辰五星于上,而元气转三统五行于下。其于人,皇极统三德五事。故三辰之合于三统也,日合于天统,月合于地统,斗合于人统。五星之合于五行,水合于辰星,火合于荧惑,金合于太白,木合于岁星,土合于镇星。三辰五星而相经纬也。”

传统文化中以五为数非常多,除五帝、五行之外,还有五谷、五音、五脏、五官、五德、五欲等。在建筑及各种摆设上大都以一为居中,而旁各带二,以组成“五”数。即使是民间节俗,也多以与“五”有关,除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外,民俗于每月遇初一、十五,都是祭神拜祖、焚香祭祀之节。生活中的“五”之数也不少,以成语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带“五”的成语多达百条,其中为大家所熟知的有:五子登科、三纲五常、五花八门、九五之尊、三五成群、五湖四海、五内俱崩、五体投地、三坟五典、三番五次、三山五岳、五谷不分、四分五裂、五马分尸、五颜六色、五大三粗、五短身材、五步成诗、五彩缤纷、五脏六腑、五方杂处、五世其昌、一目五行、三皇五帝、三山五岳、一五一十等等。(www.daowen.com)

国人为什么如此重要“五”呢?除了受到《周易》以“五”为尊、以“五”为君等思想观念的影响外,《周易》强调“中”的理念也对“五”之数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周易》六十四卦,在每一卦都由的六爻里,下卦以“二”为中,而上卦则以“五”为中,下二为臣,上五为君,居中为大、为尊,受此影响俗多尚“五”之数。此外,“五”犹如一肩戴二之状,一数居中为大、为尊,旁各以二为数,排列成行,具有平衡、稳重以及错落有致之美感,这也是“五”之数倍受推崇的一个原因。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自初生民以来,世主曷尝不历日月星辰?……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载大变;三大变一纪,三纪而大备:此其大数也。为国者必贵三五。上下各千岁,然后天人之际续备。”[1]

从字义上看,“五”是会意字,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为交午,纵横交错之意。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五即“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凡五之属皆从五。”显然古代的“五”字,远比现在的“五”字的含义多得多,它代表“阴阳”、“天地”以及天地之间的“交午”,其中隐藏着古人朴素的辩证思维及天地自然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