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明清江南望族家族与昆曲艺术

明清江南望族家族与昆曲艺术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查氏世代以诗书传家,孕育了一大批诗人。在庄氏明史案中,查继佐下了大狱,虽最终获救,但也是九死一生。辞世前三天还在看戏,可见查继佐嗜好看戏,其家乐的演出活动比较频繁。查继佐离世后,其家乐是继续留在查家为其子孙服务,还是解散后流落各处,不得而知。

明清江南望族家族与昆曲艺术

浙江海宁查氏是典型的名门望族,据《海宁州志稿》中的《选举表》(包括文科和武科)和《人物志》载,明清两代,查氏考中进士的有二十二位,通过科举和其他途径为官入仕者多达数百人,仅清代康熙一朝,查氏一门九人进士及第,其中三位进入翰林院,两人担任侍讲,可谓科甲鼎盛,显赫一时。查氏世代以诗书传家,孕育了一大批诗人。查诗继、查升、查容、查慎行、查嗣瑮和查嗣庭等人在清代诗坛较有成就和影响,是海宁诗派的中坚。查氏不仅是文学世家,还有着浓厚的艺术氛围,曾培养了不少曲家,如查继佐、查慎行和查揆等。

查继佐,生平见本书第一章第四节。他不仅是史学家、教育家,还“妙解音律”[64],嗜好昆曲。沈起《查东山先生年谱》(以下简称《年谱》)“乙丑先生二十五岁”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查继佐担任塾师时,恐学生昏愦失听,“取优俳所用一撮须置之座右。讲未半,见有昏愦者,即挂须齿颊间作俯仰视,顷刻变易。昏愦者咸笑起,为之惺然,于是听讲”。拿演戏用的髯口组织教学,增强课堂效果,可谓匠心独运,他对昆曲的喜爱也由此可见一斑。《东山外纪》(以下简称《外纪》)卷二载,“(先生曾)与同社禾中高公有订正《九宫谱》行世”,又“与客沈子旷搜古调,悟出原委,嗣有北曲宫谱之刻”。可见,查继佐在南北曲的音律上都下过一番功夫,且颇有造诣。

精通音律的查继佐畜养了曾闻名浙中的家乐。沈起《年谱》“戊寅先生三十八岁”条载,明崇祯十一年(1638),“先生(查继佐)下帷南屏,与同学开讲席,或技击较射,继以丝竹。有处子字雪儿,年十四,家西泠,善歌舞,称绝。愿为先生校书,因留绛帐中。于是有东山女乐”。沈起是查继佐的入室弟子,所载应该可信。“南屏”,地名,在杭州西湖附近。据此,查继佐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开始在杭州畜养女乐,最初,女乐只有一个,肯定不能演戏。明崇祯十五年(1642),“先生丁外艰,哀毁骨立,悉屏诸女伎,独处朴园”。[65]又查揆《筼谷诗集》卷一一《皱云石》有两句“纷纷四镇虫沙屯,蝶粉去矣空琴尊”,原注云:“先生盛声伎,其翘楚曰‘蝶粉’,为东平侯刘泽清所夺。”刘泽清,明末将领。明崇祯十七年(1644),弘光政权成立,刘泽清开府淮阴,拥兵自重。次年旧历四月,清军渡淮南下,他率部投降,官封“一品世职”,移居北京,于清顺治五年(1648)谋反被杀。清顺治九年(1652),查继佐到北京,杨犹龙等友人还曾设法让流落京中的蝶粉与查继佐破镜重圆,因故未果。[66]据此,蝶粉应该是弘光时期被刘泽清所夺,然后随刘入京。从“悉屏诸女伎”和“盛声伎”来看,查氏女乐迅速壮大,到崇祯末年已颇具规模。又,明崇祯十六年(1643),查继佐“草传奇《梅花谶》”。[67]既有足够的人员,又有剧本,查氏女乐已具备演戏的条件。《外纪》卷二载,“李太虚先生林居,畜声伎甚盛,而所为冲末者姿技独绝,邀先生胜会维扬。先生柔些年十五,登场与共。声容不可以上下,观者数万”。李明睿,字太虚,江西南昌人,天启进士,曾任中允等职,明崇祯十七年(1644)先后投降李自成和清兵,清顺治二年(1645)南归,买“苏州女乐一部归”,于南昌城内筑阆园,以声色自娱。明顺治五年(1648),原左良玉部将金声桓叛乱,李明睿一度避难扬州[68]关于“冲末”,学术界看法不一,此处应指戏曲脚色名称,至于具体哪一种脚色,由于缺乏足够的文献资料,笔者不敢妄下判断。据此可见,查氏女乐开始演戏是在由明入清的这段时间。查氏“歌姬有‘十些班’之目”[69],而色艺俱佳的“蝶粉”却没有以“些”命名,其原因应该是查氏女乐以“些”命名时,她已经离开了查家。《年谱》“戊寅先生三十八岁”条附:“庄史之祸,柔些随北,几欲身殉。”柔些是“十些班”的台柱子,曾得到汪懋麟、宗元鼎、杜濬等人的激赏。清代陆莘行《老父云游始末》讨论庄氏明史案的原因时说:“有吴之荣者,取贷于庄,不获;又,查有女优,吴欲观之,不与,亦憾甚。”[70]陆莘行乃陆圻之女,陆圻曾被卷入庄氏明史案,因此,陆莘行所记应该有可信度。庄氏“明史案”发生于清康熙二年(1663),这说明“十些”班在清顺治年间得名并享有盛誉。钮琇《觚剩》卷七载:“孝廉嗣后益放情诗酒,尽出其橐中装,买美环十二,教之歌舞。每于良宵开宴,垂帘张灯,珠声花貌,艳彻帘外,观者醉心。”在庄氏明史案中,查继佐下了大狱,虽最终获救,但也是九死一生。受此影响,“十些班”可能流失了一些成员。劫后余生的査继佐愈加纵情声色,又买了十二位美貌的歌伎,重组了一副家乐。查夫人是位行家,为家乐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因此,重组后的家乐很快成长起来,驰名浙中。《年谱》“丙辰先生七十六岁”条载,清康熙十五年(1676)元月十七日,七十六岁的查继佐带病观赏家姬演剧,三日后就去世了。辞世前三天还在看戏,可见查继佐嗜好看戏,其家乐的演出活动比较频繁。查继佐离世后,其家乐是继续留在查家为其子孙服务,还是解散后流落各处,不得而知。

查继佐的女乐几经变迁,留下的资料中,有关“十些班”的记录稍多,成员可考者有八人。《查东山先生年谱》“戊寅先生三十八岁”条载:

先生歌姬有“十些班”之目,其见诸外纪者,蝶粉有妹曰“留些”,姿慧稍减其姊,然犹压群。李太虚先生赠“叶些”,年十五,已登场。杜于皇作《叶些歌》以赠。又澄些能歌《牡丹亭》,流丽幽远遥;珊些能作高调,梅些亦婉入情,又得红些,粤人也。粤人不可训,红些傅粉诙笑特佳。庄史之祸,柔些随北,几欲身殉。其余不及考。

毛奇龄《西河集》卷一三八《扬州看查孝廉所携女伎》七首,第六、第七首云:

细齿绛罗单,作伎千般任汝看。独有柔些频顾影,猜人不欲近阑干。(注:旦色,柔些。)

是处琼花开满枝,琼台歌舞正相宜。就中别有夭桃嫩,开向东风迟复迟。(注,小旦色,名迟些。)

这八位歌姬名为:留些、叶些、澄些、珊些、梅些、红些、柔些和迟些。其中柔些是旦脚,迟些是小旦,红些所扮的脚色应是“傅粉诙笑”的丑脚。

查选《南烛轩诗话》云:“家童侍婢解音律者十余人,悉以‘些’呼之。”[71]据此,查氏还畜有由家童组成的男班,亦以“些”取名,云些、月些是翘楚。金埴《不下带编》卷六:

康熙初间,海宁查孝廉伊璜继佐家伶独胜,虽吴下弗逮也。娇童十辈,容并如姝,咸以“些”名,有“十些班”之目。小生曰风些,小旦曰月些,二乐色尤蕴妙绝伦,伊璜酷怜爱之,数以花舲载往大江南北诸胜区,与贵达名流,歌宴赋诗以为娱,诸家文集多纪咏其事。

金埴谓“十些班”皆为歌童,与沈起、刘振麟、周骧和查选等人的记载不合,沈、刘和周三人都是查氏弟子,查选是查继佐的曾侄孙,所记应更为准确。由此可判断:“十些班”皆为女伎,由于查氏女伎、男优并畜,并皆以“些”取名,所以才导致误解。

查氏家乐演出的剧目可考者有七部,即《浣纱记》《牡丹亭》《秣陵春》和查继佐所作四剧。以下分述之:(1)《浣纱记》,《外纪》卷二载:“时同部雪儿初见御,蝶粉熟视而笑。问何以故,蝶粉为歌《浣纱》‘春风满面’之句,婉丽入听。雪儿裹面,羞坐帐中竟日。”笔者翻检《浣纱记》没有发现以“春风满面”开头的唱段,第二出《游春》旦扮西施演唱的【绕池游】有一句“春风无那,趁晴明溪边浣纱”,疑为此段。(2)《牡丹亭》,《外纪》卷二载:“澄些能歌《牡丹亭》,沉丽幽遥。”(3)《秣陵春》,汪懋麟《春风袅娜·观查伊璜女乐即席分赋》云:“新制南唐院本,衣冠巾帼,抵多少优孟春秋。”《莲子居诗话》说汪懋麟所题《春风袅娜》词“指先生新制《鸣鸿度》等乐府也”。此处有误,《外纪》云:“《鸣鸿度》之作,存梅福门卒事。”梅福是汉朝人,和南唐风马牛不相及。汪懋麟词中提到的“南唐院本”指的是吴伟业敷演南唐旧事的《秣陵春》。另外四部出自查继佐的手笔。《外纪》卷二载:

晋中张子梅逋,博古有骚情,令关中,以好歌吟解去。尝得二乔生死之故,颇不可化。自作《载花船》遗先生,请为填词,愿以梅逋登场。先生曰:“经余笔,是为重演。足下原本出相固佳,余安能追取之?既曰:‘余三剧矣,得此而四。’”

据此,查继佐创作了《梅花谶》、《鸣鸿度》和《玉瑑缘》,以及《载花船》的改编本《眼前因》四部剧作。吴启丰《东山七秩乞言启》注谓查继佐四剧为《玉瑑缘》《鸣鸿度》《眼前因》《梅花谶》,“《梅花谶》本被窃,独不全,改为小说,未竟”。该文收录于《年谱》卷首,作注者为张涛、查榖,其中查榖是查继佐的族孙,所记应当是可信的。据此,《眼前因》就是《载花船》的改编本。这四部传奇皆已失传,吴启丰说“(查继佐)寄情平仄,四剧真可弦歌”。可见,这些传奇都适于演唱。(www.daowen.com)

除了传奇,查继佐还改编过《西厢记》,《外纪》卷二载:

尝以北《西厢》关汉卿续出,情旨略逊王本,为更作四出,而仍其曲名,作内封诗题到珙,系是“月明三五夜”,珙即权以莺莺待月迎风之作应制。见纠,珙以实告,乃改府尹,就便普救寺成亲。而郑恒索婚急;夫人不得已,以红代之。红死不肯,恒愤卒。而张复以西厢终。论者皆以为绝似实甫一书。据此,查氏改编本《西厢记》对原作的故事情节、戏曲冲突和思想主题都做了很大的改动,“论者皆以为绝似实甫一书”,可能是对其语言风格做出的评价。吴骞《拜经楼诗话》云:“查孝廉晚益耽声伎之乐,家蓄女伶,并一时妙选。尝自制《鸣鸿度》等新乐府,登场搬演。”据此,查继佐的传奇都曾由其家伎搬上舞台。

从搬演的剧目来看,查家女优从事的是昆曲。上引《外纪》的记录说“珊些能作高调”,据此,查氏部分女伎能唱弋阳腔。查氏家乐戏班在舞台艺术上有什么特点呢?毛奇龄《西河集》卷一三八《扬州看查孝廉所携女伎》七首,第四首、第五首云:

氍毹布地烛屏开,紫袖三弦两善才。二十四桥明月夜,争看歌舞竹西来。

新歌教就费千金,歌罢重教舞绿林。年小不禁提赶棒,花裙欲卸几沉吟。

汪懋麟《春风袅娜·观查伊璜女乐即席分赋》云:

看先生老矣,兀自风流。围翠袖,昵红楼。羡香山携得、小蛮樊素;玉箫金管,到处遨游。舞爱前溪,歌怜子夜,记曲娘还数阿柔。戏罢更教弹绝调,氍毹端坐拨箜篌。……“善才”是唐代对乐师的称呼,这里指能手。从毛、汪等人的描述来看,查继佐偏重歌舞,查氏女乐皆能歌善舞。可为佐证的还有《外纪》卷二的记载,蝶粉“声色两妙”,歌唱《浣纱记》中的名段,“婉丽入听”;“澄些能歌《牡丹亭》,沉丽幽遥”;珊些、梅些放歌“清响裂寒空”。据此,查继佐的家乐继承了家乐偏重歌舞的传统,水平是比较高的。

查继佐家乐能达到较高的水平,与主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钮琇《觚剩》卷七载:“孝廉夫人亦妙音律,亲为家伎拍板,正其曲误,以此查氏女乐,遂为浙中名部。”据《年谱》“丙子先生三十六岁”条载,查继佐娶侧室蒋氏,仁和人,名明萱,字悟真。次年,查继佐原配夫人孙氏病卒。这里的“孝廉夫人”指的应该是蒋氏夫人。蒋氏与查继佐志趣相投,亲自训练家伎。她注重音律,严格要求,为演唱水平的提高付出了大量心血。查继佐则为家乐创作剧本,带领家乐四处访友、演出。《海宁查氏族谱》卷二《十一世兵部职方郎中伊璜公传》载:“(公)好声伎,常引以自随,所过之处宾客成市焉。”陈去病《五石脂》载:

(查氏)素与吴园次(绮)有旧,吴亦豪奢人也,康熙戊申之夏,知湖州府。查挈家伎一班,诣湖州城访之,其寓所在金婆楼沈敬所家。查又尝自海宁挈家伎数十人,溯钱塘江,历富春,桐序,道严州,入新安江,达歙州城下,停舟练江之上,与诸文士饮酒赋诗,流连观剧,凡数十日,未知所厌。复深入黄山,穷览其胜。所至辄风靡云扰,耸人观听。这里的“戊申”指的是清康熙七年(1668)。《年谱》“戊申先生六十八岁”条记载,清康熙七年(1668),查继佐还游历了扬州,同书“甲辰先生六十四岁”条载查继佐游历新安,这几次出游查继佐携带的家乐应该是庄史案之后重新置办的。据陈去病的记载,查继佐携带家乐遍及浙江、江苏、安徽各地,所到之处,往往命伎献艺,“耸人观听”。在频繁的演出中,伎人们不仅丰富了舞台经验,还能够与外界交流,对提高技艺很有帮助。可见,查氏家乐能够名闻遐迩,查继佐和其夫人都是有功劳的。

查继佐的子侄辈中,查慎行、查嗣瑮、查嗣庭、查嗣韩、查嗣珣等人皆进士及第,名重一时,其中,查慎行是曲家。查慎行,初名嗣琏,字夏重,就读太学时因观演《长生殿》与洪昇同被除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查田。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成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以老病乞休归里,以能诗擅名一时,有《敬业堂诗集》《苏诗补注》等传世。查慎行曾撰写传奇《阴阳判》,该作取材于现实生活,共两卷二十八出,卷末跋语称该作本事依据《声宽》《悯宽》二录,只是“姓氏里居,稍加改易”,“亦为梨园子弟之登场者”。

查慎行的子侄辈中,有两人值得一提,一是查开,二是查为仁。查开,字宣门,号香雨,查慎行仲弟查嗣瑮季子,“髫年遭家难,随父入诏狱、谪边戍,至性过人,感动观者。既长,偕兄扶榇归里,克以诗文继家学”。后入赘嘉善魏塘,乾隆中授中牟丞,擢武陟县令,“好吟咏”,有《吾匏亭诗集》传世。[72]查开在杭州西湖营建了别墅,《梦楼诗集》卷一二有诗《题也宜楼二首,楼在西湖之北,查香雨别墅也》,其二原注:“香雨为夏重先生从子。”其一注:“香雨蓄有家乐。”姚齐宋《甑尘纪略》“豪爽”云:“(查开)徙居檇李之魏塘,缮治园亭,极宴游声色之乐,名流响应,轩盖填门,人谓不减郑当时之置驿。”据此,查开的家乐活动于嘉善、杭州等地,在频繁、豪侈的交游活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查为仁,查慎行从子,一名成苏,字心榖,号莲坡,原籍浙江,后迁居北京宛平、天津。清康熙五十年(1711)举乡试第一,因被劾作弊下狱,数年后获释,遂无意仕途。爱读书,擅诗文,有《蔗糖未定稿》《莲坡诗话》留世。为仁雄于资财,在天津运河边营筑私家园林,名水西庄,于庄内畜养家乐。大江南北往来名士多取道天津拜访水西庄,如万光泰、厉鹗、张照等人都与查为仁交好。《清稗类钞》“戏剧类”《商苍雨观剧于水西庄》云:“商苍雨编修盘,号宝意,精音律”,“乾隆乙卯秋,入都,道经天津查氏之水西庄,查莲坡出歌者演剧”。查礼《铜鼓书堂遗稿》卷三《答搢书少仪水西庄听歌三首》其一云:“今日地衣红皱处,阿谁一串似珠喉。”查为仁所畜家乐主要用于遣兴娱宾,在查为仁与众名流的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商盘《质园诗集》卷二四《长夏自楚之京触绪成咏共得五十二章》自注:“雍正乙卯秋,假满还朝,访澹宜居士于津门水西园,陈其家部,命庆麐官度曲……”李调元《雨村诗话》卷一〇云:“元郎为查为仁家歌童。”查礼《铜鼓书堂遗稿》卷二五有《行香子·落灯夜心谷伯兄招同余犀若孝廉……饮澹空书屋听福郎度曲因赋》。据此,查为仁所畜为家乐优童,家伶有庆麐官、元郎和福郎等人。

另外,查氏后人中,还有一位叫查揆的剧作家。查揆,又名初揆,字伯揆,号梅史,好读书,有大志,受知于阮元,清嘉庆九年(1804)中举,授任永平知县,官至滦州知州。查揆文笔雄秀冠时,每赋一篇,必为杰构;诗出入于查慎行、厉鹗之间,但警动过之,卓然成家,有《筼谷诗钞》《菽原堂集》并行于世。除了诗文,查揆还曾创作传奇《桃花影》。该作现存乾隆刊本,共两卷三十出,上卷另题《离魂记》,下卷另题《五色线》,敷演赵颜与真真、倩倩的爱情故事。本事来源于唐人小说《事里真真》,又串以《离魂》诸记。题目作“斗口角的小仙姬闻声救苦,兴风波的老魔王妒色撚酸;错相思的离魂女暗中扯淡,费精神的痴情郎到底尝甜。”剧中人物真真、倩倩俱爱桃花,且容貌相似,又有吴道子画真真手持桃花的关目,故名“桃花影”。[73]《筼谷诗钞》卷一《自题桃花影传奇》云:“顾误周郎正少年,乌丝阑乞美人怜。闲吟香社频中酒,才按珠声便拨弦。一曲春风刘刺史,今宵残月柳屯田。《梅花谶》与《鸣鸿度》,家伎无从问矮笺。”查揆以顾曲周郎自比,可知他精通音律。诗中提到查继佐的传奇和家乐,足见其戏曲活动对他产生了直接影响。

由上可知,海宁查氏家族祖孙数辈多人喜好昆曲。他们一共置办了三副家乐,常用于款待四方宾客,或外出访友,演出活动比较频繁。他们还撰写、改编了六部传奇、一种杂剧,丰富了家乐的演出剧目。他们以特殊的身份投身昆曲,势必引人注目,能够扩大昆曲的影响。明清两代,大批世家子弟的热心参与和大力支持产生了一股强劲的合力,是中国昆曲得以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原因。可以说,查氏家族做出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