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丘龙
2025年09月16日
黑丘龙
黑丘龙在希腊文意为“黑色山脉蜥蜴”。
黑丘龙身长12米,是一种草食性恐龙。黑丘龙的颅骨约25厘米长,大致呈三角形,口鼻部略尖。上下颌骨各有4颗牙齿,属于蜥臀目蜥脚下目黑丘龙科,生存于晚三叠纪的南非。
它们拥有巨大的身体与健壮的四肢,显示它们以四足方式移动。四肢骨头巨大而沉重,类似蜥脚类的四肢骨头。如同大部分蜥脚类的脊椎骨一样,黑丘龙的脊骨中空,以减轻重量。
发现与种
模式标本是在1924年叙述,发现于上三叠纪的艾略特组,位于南非特兰斯凯的黑色山脉北侧山麓。直到2007年,才发现第一个黑丘龙的完整颅骨。黑丘龙目前有两个种:模式种里德氏黑丘龙、塔巴黑丘龙。
分 类
黑丘龙过去被分类于原蜥脚下目,但现在被认为是已知最早的蜥脚下目恐龙之一。
它们过去一度被认为是基础蜥脚类恐龙集合群,但它们踝部骨头的不同指出它们应为姐妹生物单元。基础蜥脚类恐龙,如黑丘龙、近蜥龙以及雷前龙,是这些生物的过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