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魔龙
恶魔龙(学名:Zupaysaurus),是兽脚亚目下的一个属,生活于三叠纪晚期的南美洲。虽然没有发现完整的骨骼,但恶魔龙被认为是双足的肉食性恐龙,身高达4米。它的鼻端有着两个平行的冠状物。
描 述
恶魔龙是中型大小的兽脚亚目恐龙。一个成年的头颅骨约为45厘米长,体长由鼻端至尾巴约为4米。与其他兽脚亚目相似,恶魔龙单以后脚行走,而前肢用作抓住猎物。牙齿与前上颚骨及上颚骨有一个小型的间隙,而脚踝的距骨及跟骨则接合在一起。
头颅骨上有两个小型的冠状物,与同是兽脚亚目的双脊龙及合踝龙相似。这些冠状物主要是由鼻骨组成,这点就不像其他兽脚亚目恐龙是连同泪骨。在头颅骨上的冠状物在兽脚亚目中是很普遍的,可能是用来沟通,如辨认同属或种。
但是,很多近期头颅骨的研究则使人们对恶魔龙是否拥有这些冠状物产生了疑问。还有的人指出这些冠状物实为在化石往前移的泪骨。
分 类
恶魔龙属的名字是由盖丘亚语的“恶魔”而来,意即“恶魔的蜥蜴”。它的模式种为罗氏恶魔龙,是为纪念带领考察队发现其完模标本的吉勒莫·罗杰尔而命名的。恶魔龙首先由阿根廷古生物学家Andrea Arcucci及罗多尔夫·科里亚于2003年所描述。
恶魔龙原先因为头颅骨及后脚的数个特征,而被分类为已知最早的坚尾龙类。
但最初的研究人员也注意到恶魔龙拥有几个典型的基础兽脚亚目特征。更多的研究亦都同意后者,遂将恶魔龙分类为腔骨龙超科,与斯基龙及双脊龙有关,这群动物可能比包括理理恩龙、合踝龙及腔骨龙的另一生物群还要原始。有学者于2006年将恶魔龙与双脊龙及Dracovenator建立为另一单系群的科,称为双脊龙科。
化 石
现时已知的只有一个恶魔龙化石,编号为PULR-076。它包括一个接近完整的头颅骨、右肩带、右脚下部分及脚踝和12节由颈部经背部至臀部的脊骨。另外亦有一个较小型的部分在同一地方发现,但却不清楚是否属于恶魔龙。两个标本都同时存放在阿根廷拉里奥哈的拉里奥哈国立博物馆。
恶魔龙是在阿根廷拉里奥哈省的洛斯科洛拉多斯组中发现。这个地层一般认为是三叠纪晚期的诺利克阶(距今21600万~20300万年前),但是仍然被编定于较为后期的雷蒂亚阶(距今20300万~20000万年前)。这个地层亦同时发现几种早期的蜥脚形亚目恐龙,包括有里奥哈龙、科罗拉多斯龙及莱森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