惧 龙
惧龙是暴龙科下的一属恐龙,生活于上白垩纪,距今8000万~7300万年前的北美洲西部。
惧龙属与较后期的暴龙为近亲,并且拥有很多解剖学上相同的特征。就像其他已知的暴龙科,惧龙是体重以吨计的双足猎食者,有着很多尖锐的牙齿。它有着细小的前肢,相比其他同科内的属则较为长。它的体重与现今的白犀或细小的象接近。
在一些地区,惧龙与其他的暴龙科,如蛇发女怪龙同时存在,不过它们之间却有着生态位的差异。虽然在暴龙科内惧龙的化石算是稀少,但都足以提供数据作生物学、群体活动、饮食及寿命等的研究。
虽然对于现今的猎食者来说,惧龙是非常大的,但在其亚科中它的体型并非最大。成长的惧龙由鼻端至尾巴可达8~9米长。估计平均体重为2.5吨,间距为1.8~3.8吨。
惧龙有一个巨大的头颅骨,约有1米长。头颅骨都是特别加固的,如在鼻端上的鼻骨愈合在一起以增加强度,而当中的大型孔洞则可减低重量。成长的惧龙约有六打牙齿,每只牙齿都非常长。牙齿的横切面呈椭圆形而非剑形,在上颚末端前颌骨的牙齿却是呈D型的,这种异齿型在暴龙科中是非常普遍的。
惧龙头颅骨的独有特征就是上颚骨的粗糙外表面,及眼睛周围的泪骨、眶后骨及颧骨是明显隆起的。眼窝呈长椭圆形,在蛇发女怪龙的圆形及暴龙的钥孔形之间。
惧龙与其他的暴龙科都有着相似的体型,都是由呈S型的颈部支撑着沉重的头部。它的前肢非常的短小,只有二指,不过惧龙的前肢与身体比例在暴龙科中已是最长的了。它的重心是在臀部及有三趾的巨大后肢上。一条长及重的尾巴正好作为头部的平衡。
分类系统
惧龙在暴龙科中,与特暴龙、暴龙及分支龙同属于暴龙亚科。在这个亚科的动物都是较接近暴龙多于艾伯塔龙的,特征都是较粗壮的体型:拥有比例上较大的头颅骨及大腿骨。
惧龙一般被认为是较接近暴龙,或是暴龙前进演化的直接祖先。格里高利·保罗将强健惧龙编入暴龙属中,但这个分类却一般不被接受。很多学者相信特暴龙及暴龙是比较基底的惧龙的姊妹分类,或甚至是同属的。
另一方面,却又发现惧龙是较北美洲的暴龙更接近特暴龙及其他亚洲的暴龙科,如分支龙。要有较清晰的惧龙分类,就要等所有惧龙的物种被描述出来后才可以得到。
发现及命名
模式种强健惧龙是一些骨骼部分,包括了头颅骨、整个颈部、胴体及臀部脊骨、首11节尾巴脊骨、肩膀、一只前肢、盆骨及一根大腿骨。它们是由查尔斯·斯腾伯格于1921年所发现,他最初认为这是属于蛇发女怪龙的一个新物种。
但是,这些标本直到1970年才由戴尔·罗素完全地描述,并成为新的惧龙属的模式种。
除了模式标本,惧龙有一个完整骨骼的标本于2001年被发现。这两个标本都是来自加拿大的艾伯塔省,从朱迪斯河组中的奥尔德曼组被发现。另一个从马蹄铁峡谷组发现的标本被重置为肉食艾伯塔龙。奥尔德曼组是在上白垩纪的坎帕阶早期形成的,距今有7700万~7600万年。
近年来,又有两或三个标本被编入惧龙属中,但至今仍未有正式的描述或命名。虽然它们未必是同一物种,但都暂被编入“D.sp.”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