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中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灵

一、在大自然中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灵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产生了两个极端:一方面是,物质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随之而来的人们工作时间的缩短,体力支出的减少,物质的极大丰富,人们手中可供支配的时间和金钱越来越多,人们的消费欲望也在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是:市场经济下的竞争越来越剧烈,加上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在这种生活环境下的人们的心理负荷大大提高,失眠、记忆力衰退、易疲劳、易感冒等亚健康状态越来越大面积的发生。如何减轻心理负担,促进机体康复,是每个人,也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而调和这两个矛盾的办法或许只有一个:提倡休闲,促进健康。

(一)走进自然,走进健康

朋友曾经对我说过:“生活在一个充满了白色垃圾、虚拟社区、速溶咖啡和一次性餐具的时代,我们已经远离了自然。虽然报纸上是连篇累牍的旅游广告,可事实上,我们已经缺少了那一份感悟大自然的情怀和心境。”

我会心一笑说:“别人怎么样我们管不着,但是真心向往大自然,真正寻找到快乐的不是在你自己吗?”的确,世人的心已经不再静如止水了时,自然也便离我们而去,哪怕站在南山跟前,许多人也只能看见金钱和权利。所以,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你是否觉得自己就是快乐的呢?其实自然是美好的,用心去感悟自然,你便会发现一个全新与快乐的天地。

到自然中去旅游,就是休闲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大自然是净化心灵的灵丹妙药。相信我们很多人都试过,在心情压抑或烦躁的时候,都会想出去散散心,散心其实就是一种释放,一种与大自然的交换,释放的是心中的郁闷气息,呼吸的是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当你看到蓝色的天空,洁白的云朵,心境豁然开朗,花草树木,生机勃勃,山山水水,尽情享受阳光和空气带给它们的美丽心情。你会为它们而赞叹、而惊奇,这默默的生命里,却蕴藏着无限的快乐与满足!大自然总是以它包容万物的宽大胸襟,微笑地看着每一个人。它是那么温柔、那么善解人意,它需要我们用心感悟。把自然的一切带回家,你会在车水马龙的都市里找到另一个大自然,置身其中,你会快乐无比!

楚国太子有病,有一位吴国客人去问候他,说:“听说太子玉体欠安,稍微好点了吗?”

太子说:“还是疲乏得很!谢谢你的关心。”

吴客趁机进言道:“现今天下安宁,四方太平。太子正在少壮之年,料想是您长期贪恋安乐,日日夜夜没有节制。耳目昏乱,喜怒无常。病久缠身不止,性命便有危险。太子是否有这种症状呢?”

太子说:“还没有到你所说的这种地步。”

吴客说:“现在那些富贵子弟,一定是住在深宫内院,有照料日常生活的宫女,饮食是温厚醇美的食物,穿着是重重叠叠的轻软细柔的衣服,这些其实都是要不得的。现在太子的病,可以不用服药、针刺、灸疗的办法而治好,可以用中肯的言论、精妙的道理劝说而消除,您不想听听这样的话吗?”

太子说:“我愿意听。”

于是,吴客给太子讲宫室之美、音乐之乐、饮食之盛等,但都没有使太子有所起色。而后,讲游猎的盛况,使太子有想起身的样子。

最后,吴客讲钱塘大潮之壮观:后浪推着前浪,浪头高高掀起,波涛激荡纷乱,水流结聚回转,水势到处冲激,力量壮大……太子听得出了一身的汗,豁然病愈。

吴客绘声绘色的讲谈即使太子有了切实的感受,而病得以好起来,更何况是我们自己去大自然欣赏那或美丽或壮观的场景呢?好的旅游,本身可以治疗疾病,当然它不是物质上的药品或医疗器械,而是心灵上的、精神上的治疗疾病的良药。一个心情抑郁的人,内心塞满了太多的东西,如果局促在一个小屋里,很难想象如何一吐心中闷气,但是如果走到广阔的大草原里,来到汹涌澎湃的大海边,那么即便不能彻底地将心中的闷气驱散,也可驱散掉一大半,因为那“崇高”的场景的确会给你心灵上的震撼和消解心中垒块的释然,也可以给你自己一个自我调节的空隙。

(二)在自然中平静心灵

一种平静的心灵是一种空与静的心态。这一心态会让人变得宁静澄明、气定神闲,不心浮气躁、不嫉妒猜疑、不自卑虚荣、不刚愎自用。一个人一旦拥有了这样的心态,他也就变成了一个智慧的人。普里什文在其成名作《鸟儿不惊的地方》中说:“……我要为自己的心灵找到一个地方,在那里,我将对我周围的自然世界没有任何疑问;在那里,人类,这个大自然的最危险的敌人,可以对城市一无所知,却能够与大自然浑然一体。”是的,也许在没有喧嚣的大自然里,你的心灵就会得以宁静。

世界各国的文明人都喜欢来尼泊尔,不是来寻访古迹,而是来沉浸自然。这里的自然,无论是喜马拉雅山还是原始森林,都比任何一种人类文明要早得多,没想到人类苦苦折腾了几千年,最喜欢的并不是自己的创造物。

外来旅行者也喜欢这里的生活气氛,淳朴、忠厚、慢节奏,村落稀疏、房舍土朴、环境洁净,更不待说空气新鲜、饮水清澈了。其实说来说去,这一切也就是贴近自然,一种未被太多污染的自然。相比之下,一切古代文明或现代文明和重镇,人们倒反而不愿去了,大多因为工作需要,才留在那里。那里人潮汹涌、文化密集、生活方便,但是,能逃离就逃离,逃离到尼泊尔或类似的地方。

茫茫人海,滚滚红尘,回眸四望,自然是一道绝美的风景,一隅人人渴望、四季相宜、风味独特的景观。也许尼泊尔在许多人眼里就是这样的一个能够远离尘嚣、平静心灵的地方吧!

当你感到疲惫、当你感到烦恼、你不妨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看。自然之中其实是有很多的趣味和哲理的。在自然的氛围之中,独自一人静静地坐下,省视内心,就会排除妄念,显现真我。辛弃疾词中说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意思即是说:我看到了青山的美好姿态,想必青山看见我也是这种感觉吧!在词人的心中,青山就是自己的知己,在与青山的对话中,他感到了一种心灵的慰藉。

留给心灵一片闲暇,并以温柔的阳光抚慰,以清亮的泉水冲洗,以朗润的凉风轻拂,让心灵接受洗礼与润泽。如此,你会变得更朝气,更青春,更清纯,更美丽。

一个有修养有情趣的人必是一个春来踏青郊游,夏至海滨休闲,秋天登高望远,冬日享受阳光的人。一个钟情自然山水之间,养旷达之风,育浩然之气的人,必是一个有着美好心灵的人。晨风曦月,丽日满天,街柳庭花,大自然美景处处皆是,无奈太多的世人忙忙碌碌,无心留意,不会欣赏。只有淡泊名利的智者总是保持着一颗恬静的心灵,忘情山水,乐观旷达。忘记烦恼,青春永驻;忘记钱财,洗尽铅华;忘记功名,不以物喜,不以物悲。心灵之春,才是永不凋谢的春天。

其实,亲近大自然不一定是要到山水中去,自然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的周围。春天,感受微风轻抚、最初萌芽的青草和树叶把稚嫩的清香散播到四面八方,那柳色青青的时光,犹如绵绵不绝的诗意,给人温馨也使人淡化了许多的苦涩与失意的沮丧。酷热的夏天,享受一场暴雨和随之而来的凉爽、清新、草木苍翠,那久居闹市的烦忧和疲惫便会顿然地消逝。在秋天火一样的红叶面前停下脚步,体味凋谢前最盛大的灿烂,同时,秋天的纯净也可使心灵归于宁静与和谐而生发善美的情愫、大悟的真爱。冬天自然的风景带给人的愉悦是生命最珍贵的礼物,站在温暖的窗户后面欣赏大雪最初的样子:轻盈、迷蒙、笼罩大地,洁白还无人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