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积极的心态看问题
三、以积极的心态看问题
人生的困厄与否,常常并不仅仅由客观环境造成的,而是由自己的心灵状态造成的。生活中我们感觉坚强,我们就会坚强;如果我们感觉快乐,我们就会快乐;如果我们感觉凄惨,我们就会倍加凄惨。正可谓:心乐,则百花含笑;心苦,则万木萧萧。这一切皆因人的心灵使然。心灵的花蕾,一旦被悲观之雪和沮丧之冰覆盖的时候,他就真正地进入了垂暮之冬。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尽量去寻找你生活中的快乐点,增强自己对目前所拥有的一切的满意度,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人生,就不会有什么令你不开心的了。
乐观者与悲观者在争论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希望是什么?
悲观者说:“是地平线,就算看得到,也永远走不到。”
乐观者说:“是启明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
第二个问题:风是什么?
悲观者说:“是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
乐观者说:“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第三个问题:生命是不是花?
悲观者说:“是又怎样,开败了也就没了。”
乐观者说:“不,它能留下甘甜的果。”
突然,天上传来一个声音,也问三个问题。
第一个:一直向前走,会怎样?
悲观者说:“会碰到坑坑洼洼。”
乐观者说:“会看到柳暗花明。”
第二个:春雨好不好?
悲观者说:“不好!野草会因此长的更疯!”
乐观者说:“好!百花会因此开得更艳!”
第三个:如果给你一片荒山,你会怎样?
悲观者说:“修一座坟茔。”
乐观者说:“不!种满绿树。”
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针锋相对,只不过他俩都不知道,在空中提问的是上帝。他们更不知道,就因为这场争论,上帝给了他们两样不同的礼物。给了乐观者勇气,给了悲观者眼泪。
那么你呢?你是哪一个?
(一)快乐是一种态度
快乐是一种态度,只要你选择了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来看待人生,那么你的人生也许就是无限精彩的。而消极的人,则可能会面临着一种忧郁的人生状态。
面对相同的夕阳,有人低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一种消极心态的写照。有人反对说:“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却往往造成了人生结果的巨大差异:很小的差别就是人生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结果的成功与失败。
有一对性格迥异的双胞胎,哥哥是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弟弟则像个天生的乐天派。在他们8岁那年的圣诞节前夕,家里人希望改变他们极端的性格,为他们准备了不同的礼物:给哥哥的礼物是一辆崭新的自行车,给弟弟的礼物则是满满的一盒马粪。
拆礼物的时候到了,所有人都等着看他们的反应。哥哥先拆开他那个巨大的盒子,竟然哭了起来:“你们知道我不会骑自行车!而且外面还下着这么大的雪!”正当父母手忙脚乱地希望哄他高兴的时候,弟弟好奇地打开了属于他的那个盒子——房间里顿时充满了一股马粪的味道。出乎意料,弟弟欢呼了一声,然后就兴致勃勃地东张西望起来:“快告诉我,你们把马藏在哪儿了?”。
快乐的人,不是因为处于某种特定的情况中,而是因为持有的态度。当一个人因所处情境而快乐时,快乐是短暂的,只有因内心的态度而快乐,快乐才是永久的。
对于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也常常无法选择。无法选择工作,无法选择亲人,无法选择幸福,无法选择人生,甚至无法选择生存的环境。但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朋友、书籍、生活方式、人生的信仰。更重要的,我们必须选择一种积极的心态,一种积极的人生。
选择了一种积极的心态,就选择了希望,选择了智慧,选择了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
卡特和弗明同时被公司解雇了,这如同“晴天霹雳”。
卡特在找不到其他工作时,干脆自己做起了小生意。这是他第一次当老板,做自己以前并不想做、也不熟悉的事。虽然面临很多的困难,但卡特却突然觉得生活更有意义,更具有挑战性,并认为这一切都是“晴天霹雳”带来的好处。
面对失业,弗明却选择了沮丧、颓废,他不愿重新去找工作,也不愿像卡特那样自谋生路,而是一味地怨天尤人,终日咒骂上苍的不公平。
若干年后,卡特和弗明在大街上相遇了。这时的卡特作为一个施舍者,向街边一个年老的、衣衫褴褛的乞丐递过去10美元,而那个伸着双手,跪在地上的乞丐正是弗明。
当初同样的境遇,两人面对“晴天霹雳”的不同心态,才造就他们今天的天壤之别。
因此,当灾难突如其来,你与其以消极的心态待之,不如以积极的心态去化解。当你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去化解灾难时,你就有可能从中得到更大的益处,这难道不是人生中的另一番收获吗?
如果你还背负着烦恼的包袱面对生活,带着厌倦的镣铐在上演你的人生,那么你永远无法创造和享受美好幸福的生活,更无法铸就辉煌的人生。你无法改变生存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改变心态。一旦拥有了积极健康的心态,你就能乐观豁达地面对生活,面对人生,从而获得一种永不枯竭,蓬勃向上的力量,去打造绚丽多彩的生活,演绎精彩绝伦的人生!
(二)让乐观快乐成为一种习惯
有一个年轻的画家,他身无分文,却走进一家豪华高档的大餐厅,点菜吃了好几打的生蚝,希望在蚝壳中发现一粒珍珠来付账。
或许你会觉得好笑,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能有此等襟怀洒脱过日子的人,其生活必定更加快乐、更加充实,因为这种人不知道什么叫“忧愁”。有一位智者说过:“生性乐观的人,懂得在逆境中找到光明;生性悲观的人,却常因愚蠢的叹气,而把光明给吹熄了。当你懂得生活的乐趣,就能享受生命带来的喜悦。”他还告诉我们,“烦恼重的人,芝麻小事都会困住他;想解脱的人,天大的事情都束缚不了他。”
让快乐成为你生活中每时每刻所要保持的一种习惯吧!无论在你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的时候,你都能用一种平常的乐观心灵去对待,那么可以说只要你所做的事情在你的能力之中,你就会成功去完成!你是否记得你学打字时的情形呢?你必须集中心力在每个字键上,才能每分钟打出约十个字。但在你熟练后,就不必再想字键,你只是在打。这时你就是在潜意识中做,而且做得很好。一旦你将一种习惯形成之后,就能将它转移到潜意识中进行,并且做得很好。所以当你将乐观快乐的人生态度移到潜意识后,当你遇到问题时都能做出本能的积极反应。
美国传奇教练伍登在全美十二届的篮球年赛当中,替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赢得十次全国总冠军,被大家公认为有史以来最称职的篮球教练之一。
有记者问他:“伍登教练,请问你是如何保持这种积极心态的?”
伍登很愉快地回答:“每天我在睡觉前,都会提起精神告诉自己:我今天的表现非常好,而明天的表现会更好。”
“就只有这么简短的一句话吗?”记者有些不敢相信。
伍登肯定地回答:“简短的一句话?这句话我可是坚持了20年!重点和简短与否没关系,关键是你有没有持续去做。如果无法持之以恒,就算是长篇大论也没有帮助。”
美国成功学院对1000名世界知名成功人士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积极的心态决定了成功的85%!所以说,积极的心态创造人生,消极的心态消耗人生。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起点,是生命的阳光和雨露,让人的心灵成为一只翱翔的雄鹰。消极的心态是失败的源泉,是生命的慢性杀手,使人受制于自我设置的内心阴影。选择了积极的心态,就等于选择了成功的希望;选择消极的心态,就注定要走入失败的沼泽。正如歌德所说:“往前看的人,总比往后看的人要聪明。”如果我们想成功,想把美梦变成现实,就必须摒弃这种扼杀潜能、摧毁希望的消极心态。
有一个积极的人被大水困住,只得爬上屋顶。邻居中有人飘浮过来说:“约翰,这次大水真可怕,难道不是吗?”
约翰回答说:“不,它并不怎么坏。”
邻居有点吃惊,就反驳道:“你怎么说不怎么坏?你的鸡舍被冲走了!”
约翰回答说:“是的,我知道,但是我六个月以前养的鸭子现在都在附近游泳。”
“但是,约翰,这次的水损害了你的农作物。”这位邻居坚持说。约翰仍然不屈服地说:“不,我的农作物因为缺水而损坏了,就在上周,代理人还告诉我,我的土地需要更多的水,所以这下就全解决了。”
这位悲观的邻居又再次对他那位欢笑的朋友说:“但是你看,约翰,大水还在上涨,就要涨到你的窗户上了。”
这位乐观的朋友笑得更开朗,说道:“我希望如此,这些窗户实在太脏了,需要清洗一下。”
人性的乐观和悲观,就好像两种性格的人走进同一片森林,悲观的人可能会说这里蚊子太多,吵哄哄的,影响了他欣赏花草的雅兴;而乐观的人可能会说这里除了美丽的花草,还有蚊子在唱歌,真是太美妙了。如果两个人再走出这森林,悲观的人可能又会说无聊、郁闷和压抑之类的话了;而乐观的人就会觉得四周一片明亮,自己的内心世界豁然开朗。所以在同一环境下的两种不同心态的人,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是不同的。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管是花草、是阳光,还是自己周围的人或事物,大家和平相处,共进退,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不是美好的呢?当自己遇到困难挫折,只要不往死里钻牛角尖,再大的问题都是会解决的,悲叹是没用的了。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如果一种方法行不通,那么换一种方式,换一个心情,说不定会在另一方面上能让你有更大的惊喜,更大的成功。
有期《小崔说事》,嘉宾是一位经济学教授兼语言文字学家,著名的“汉语拼音之父”,102岁的老人周有光。
这位老人在整个节目中始终面带微笑。崔永元采访他说:“看得出你很快乐,你是如何保持这种快乐心态的,在苦难和不幸面前,也能保持这种快乐的心态吗?”
老人说:“换个方式思考,保持平和的心态,一直保持着乐观主义态度,向前看,向大的方向看,想世界大事、国家大事,苦中作乐。如果你能做到,我保证你天天都是一个快乐的人!”
快乐是我们活着的目标,幸福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在红尘中走一遭,无论收获的是友谊、爱情、成功或平淡,都是希望内心的充盈、踏实、满足和快乐。快乐不仅仅是享受结果,那样要经历太长的等待。如果能随时保持灿烂的微笑和愉悦的心情,就随时随地能体会快乐的意境,会拥有比别人多几十年的幸福。快乐成为了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的享受,却不曾想过原来快乐不只是呆呆等着的现成品,也要有自己创造,自己给予的,自己把它当做成一个好习惯的。
(三)好心态,好命运
苏格拉底不论是身处斗室,还是辗转于喧闹潮湿的底楼,常遭风雨侵蚀的顶楼,苏格拉底总是其乐融融。
有人不解地问:“为什么?”
苏格拉底是这样回答的:“在斗室时,随时和朋友交流友情,时刻和书籍交流思想,难道不值得高兴吗?住在一楼时,进门就是家,搬东西方便……更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种花,种菜,那种乐趣妙不可言。住在顶楼时,每天上下几次,有利于身体健康;光线好,看书,写文章不伤眼睛;没有人在头顶打扰,白天黑夜都很安静。”
这位先哲昭示我们:一个人心情的好坏与环境无关,重要的是心态。
生活是痛苦的,但我们要学会用乐观的心态看待一切。乐观会给生命注入一份活力与生机,使人从压力、痛苦、贫困和艰难的处境中解脱出来,进而获得健康、快乐和富有。
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首先就要相信自己,要自信!所谓相信自己,就要让自己的长处得以充分发挥,你要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别人擅长的对你来说也许是困难的,但你拥有的别人也许终生都得不到,只要找出自己的优势,挖掘自身的潜力,在现有的基础上进步,我们就会逐步树立起自信心,并不断走向成功!
建议你先找出自己现在生活态度的不足之处,再加以改进调整,这样就能保持乐观的心态了。
人生中没有100%。没有绝对,那是一种追求,我们就是努力去接近极限。人生要有大目标(或者叫梦想),梦想就是让人们都拥有健康人生、积极人生和快乐人生!梦想是大,是不好实现,是在短期内实现不了,可我们自己可以先让自己拥有,再让家人拥有,再让亲朋或周围的人们拥有,然后再扩大之。
心情好了看着什么都顺眼,做起什么事都顺心。如果每天都能保持一份好心情,那么,我们每天都是快乐和充实的。有一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你可以装出一份好心情。
美国心理学家霍特举过一个例子:有一天,友人弗雷德感到意志消沉。他通常应付情绪低落的办法是避不见人,直到这种心情消散为止。但这天他要和上司举行重要会议,所以决定装出一副快乐的表情。他在会议上笑容可掬,谈笑风生,装成心情愉快而又和蔼可亲的样子。令他惊奇的是,不久他发现自己果真不再抑郁不振了。
弗雷德并不知道,他无意中采用了心理学研究方面的一项重要新原理:装着有某种心情,往往能帮助他们真的获得这种感受。多年来,心理学家都认为,除非人们能改变自己的情绪,否则通常不会改变行为。我们常常逗眼泪汪汪的孩子说:“笑一笑呀”,结果孩子勉强地笑了笑之后,跟着就真的开心起来了。
情绪改变导致行为改变。心理学家艾克曼的实验表明,一个人老是想象自己进入某种情境,感受某种情绪,结果这种情绪十之八九真会到来。一个故意装作愤怒的实验者,由于“角色”的影响,他的心率和体温会上升。心理研究的这个发现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摆脱坏心情,其办法就是“心临美境”。
例如,一个人在烦恼的时候,可以多回忆愉快的时候,还可以用微笑来激励自己。当然,笑要真笑,要尽量多想快乐的事情。高声朗读对读书和改变心情也有帮助,只是读书时要有表情,且要选择能振奋精神而非忧郁的心态。一项心理研究显示,心情烦恼的病人带着表情高声朗读后,他们的情绪会大为改善。
在许多场合中,我曾经遇到一些沮丧、消极、失败、忧郁、破产以及不快乐的人。这些人属于消极阶层,却又都不愿再充实他们的心灵。他们都迫切需要资料、信息与灵感,但是他们一起拒绝参加研讨会或阅读好书、听录音。倾听这些人的谈话真是有趣,也许我应当用“悲剧”这个词来形容。
当我们提到成功的人,并谈到他们如何乐观与积极时,失败的人会说:“他们的积极与乐观一点也不值得奇怪,因为他们一年赚五万美元。如果我一年能赚五万美元,不消说我也会很积极的。”失败的人认为成功的人每年赚五万美元,所以会很积极。这显然是因果倒置。成功的人所以能每年赚五万美元,是因为他们有正确的心理态度。可惜的是,空虚的头脑和空虚的肚子不一样。要是空虚的也要填满一些东西才让主人满足的话,那该多好。
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些人就是比其他的人更成功,赚更多的钱,拥有不错的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身体,整天快快乐乐地过着高品质的人生,似乎他们的生活就是比别人过的好。而许多工作人忙忙碌碌地劳作却只能维持生计。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造物主公平地给了每人一天24小时。但为什么有些人能够获得成功,能够克服万难去建功立业,有些人却不行呢?成功的秘密在哪里?
世界著名潜能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指出:“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是环境,也不是遭遇,而是我们持什么样的心态。”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两位年届70岁的老太太,一位认为到了这个年纪可算是人生的尽头,于是便开始料理后事;另一位却认为一个人能做什么事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怎么个想法。
于是,她在70岁高龄之际开始学习登山。随后的25年里一直冒险攀登高山,其中几座还是世界上有名的山。最终她95岁高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了攀登此山的年龄最高记录。她就是著名的胡达·克鲁斯老太太。
有了积极坚定的心态,人就能够发挥无比的创造力。当然,心态也可能是破坏力,这就看你从哪个角度去认识。人类对于生活中的遭遇会很主观地赋予某种意义,积极的心态可使人重拾破碎的心,继续往前迈进,而消极的心态很可能就此毁掉人的一生。
一个人成功能否,就看他的态度了!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是:成功者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则刚好相反,他们遇事总是以悲观的心态往消极的一方面想。
有些人喜欢说,他们现在的境况是别人造成的。环境决定了他们的人生位置。这些人常说他们的想法无法改变。但是,我想告诉他们的是我们的境况不是周围环境造成的。说到底,如何看待人生、把握人生完全由我们自己决定。
维克托·弗兰克尔什么罪都没有,只因为他是犹太人,就被投入了纳粹集中营。每天他都在积极思考用什么样的方法能逃出去。他请教同室的伙伴,伙伴嘲笑他:“来到这个地方,从来都没有人能想活着出去,还是老老实实干活吧,也许能多活几天。”
可维克尔不这样想,他想到的是家有老母妻儿,一定要活着出去。积极的思考终于给他带来了机会。
一次在野外干活,趁着黄昏收工时刻,他钻进了大卡车下,把衣服脱光,乘人不注意,悄悄地爬到了附近不远处的一堆赤裸的死尸上,刺鼻难闻的气味、蚊虫叮咬,他全然不顾,一动不动装死。直到深夜,他确信无人,才爬起来一口气跑了70千米。
这正说明了: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这位幸存者后来对人们说:“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90%的失败者其实不是被对手打败,而是自己放弃了成功的希望。其实,人与人的差别只是一点点,但这小小的差别有极大的不同,小小的差别是思维方法,极大的不同是这种思维方式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
当今社会,是个开放的竞争的社会。每个人都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最重要的是人们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时代的变革,让自己拥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面对困难挫折,坦然处之。不管发生什么事情,这事对我们都是有益的,这样的人生态度才是积极的。我们不能左右风的方向,只是我们能够调整风帆。成功是由那些抱有积极心态的人所取得的,并由那些以积极的心态努力不懈的人所得到的。从前有一位王子,他问他的老师——释迦牟尼佛:“我的生活之路将是什么样的呢?”
佛陀回答说:“在你的生活之路上,你将遇到三道门,每一道门上都写有一句话,到时候你看了就明白了。”
于是,王子上路了。不久,他就遇到了第一道门,上面写着:“改变世界”。王子想:“我要按照我的理想去规划这个世界,将那些我看不惯的事情统统改掉。”于是,他就这样去做了。
几年之后,王子又遇到了第二道门,上面写着:“改变别人”。王子想:我要用美好的思想去教化人们,让他们的性格向着更正确的方向发展。
再后来,他又遇到了第三道门,上面写着:“改变你自己”。王子想:“我要使自己的人格变得更完美。”于是,他就这样去做了。
王子见到释迦牟尼佛,王子说:“我已经看过生活之路上的三道门了。我懂得,与其改变世界,不如改变这个世界上的人,而与其去改变别人,不如去改变我自己。”
佛陀听了,微微一笑,说:“也许你现在应该往回走,再回去仔细看看那三道门。”
王子将信将疑地往回走。远远地他就看到了第三道门,可是,和他来的时候不一样,从回来的这个方向上,他看到的是门上写的:“接纳你自己”。王子这才明白他在改变自己时为什么总是生活在自责和苦恼之中:因为他拒绝承认和接受自己的缺点,所以他总把目光放在他做不到的事情上,忽略了自己的长处,他因此学会了欣赏自己。
王子继续往回走,他看到第二道门上写的是“接纳别人”。他这才明白他为什么总怨声载道:因为他拒绝接受别人和自己存在差别,所以,他总是不去理解和体谅别人的难处。他因此学会了宽容别人。王子又继续往回走。
他看到第一道门上写的是“接纳世界”。王子这才明白他在改变世界时为什么连连失败:因为他拒绝承认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人力所不及的,忽略了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他因此学会了包容世界。
这时,释迦牟尼佛已经等在那里了,他对王子说:“我想,现在你已经懂得什么是和谐与平静了。”
三重门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活在世上,应该学会在生活中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不断地完善自己,成为一个品质高尚的人;而且还要能够胸怀大量坦荡地对待别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处处与人结缘而不是结怨,这样我们才会与人和谐相处;同时还要学会接受已有的现实,只有当你包容了这个世界时,你才会发现你已经拥有了快乐幸福的人生。
的确,生活太复杂了,快乐的秘密不止是一个答案,它需要我们用心去自己发现,用心去自己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