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美感的自在之乐

二、自然美感的自在之乐

生活忙碌让你觉得快生病了!心情烦躁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你多久没有聆听你的直觉,散步漫游、观赏日落呢?闲得无聊,试着发呆可以消磨你的不安;放慢脚步,学习拖延事情也能清理压力。衡量幸福的尺度,就是轻松叹息的频度。每日静下心来吸一口气,梳理纷乱的情绪,品尝宇宙万物的美妙滋味,找回心的宁静。到大自然中去,到绿色中去,不论爬山,不论临水,不论走在山野之中,还是在城市的公园里,在大自然中总会找到自在之乐。

台北作家张文亮写过一部《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的散文集,他在里边写道: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我拉它,我扯,我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去抓蜗牛了!”好吧!松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声,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咦?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我忽然想起来,莫非是我弄错了!原来上帝叫蜗牛牵我去散步。你找到你的蜗牛了吗?偶尔出去散散步吧!

是的,偶尔去散散步吧!也许平日里我们太忙了,竟忘记了看风景,竟忘记了欣赏大自然给我们的不求回报的奇异与美丽,你没去爬山,难道你没有看日出吗?没去看海,难道你忘了看晚霞?大自然就在我们的身边,你去用心发现自然中的那份美感了吗?你是否在生活的大道上走得太快了呢?你是否应该放慢脚步来享受一下人生呢?

(一)欣赏自然是一种快乐

现在,我们与土地的接触愈来愈少了。砖、水泥、钢铁、塑料和各种新型建筑材料把我们包围了起来。我们把自己关在宿舍或办公室的四壁之内。走在街上,我们同样被房屋、商店、建筑物和水泥路面包围着。我们总是活得那样匆忙,顾不上看看天空和土地。我们总是生活在眼前,忘掉了永恒和无限,我们已经不再能欣赏自然的壮观和优美……但是,自然可以丢掉吗?那份愉悦身心的绿色可以丢掉吗?在自然中拥有的那份愉快心情可以丢掉吗?

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

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

突然我看到一大片鲜花,

是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

它们开在湖畔,开在树下,

它们随风嬉舞,随风飘荡……

诗人遇见这快乐的旅伴,

又怎能不感到欢欣雀跃,

我久久凝视——却未领悟,

这景象所给我的精神至宝。

后来多少次我郁郁独卧,

感到百无聊赖心灵空漠,

这景象便在脑海中闪现,

多少次安慰过我的寂寞,

我的心又随水仙跳起舞来,

我的心又重新充满了欢乐。

这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湖畔诗人威廉·华兹华斯所作的一首《咏水仙》诗。在诗的开头,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朵孤独的流云,孤单地在高高的天空飘荡。孤傲的诗人发现一大片金色的水仙,它们欢快地遍地开放。

在诗人的心中,水仙已经不是一种植物了,而是一种象征,代表了一种灵魂,代表了一种精神。展示了一幅大自然恬淡快乐的画面。以水仙花为代表的大自然的欢快、美好、淡泊和充实。其次,诗作也展示了在大自然中寻找理想,寻找安慰,寻找人性最后归宿的情怀。

在诗人看来,大自然能够启迪人性中博爱和善良的感情,能够抚慰人的创伤,使人得到真正的幸福。如诗中所写:“多少次我郁郁独卧,感到百无聊赖心灵空漠”,唯有水仙的景色——大自然的景色,“多少次安慰过我的寂寞,我的心又随水仙跳起舞来,我的心又重新充满了欢乐。”深刻地体现了人的情感与大自然的精神之间的互动关系:谁的精神与自然的精神达成一致与和谐,谁就会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欢乐。诗人向人们发出了回到自然中去并与大自然精神沟通的呼唤。

汽车驶过,扬起千层灰;黑烟飘过,黑了几片天;污水流过,染了多少水!城市中的喧嚣与污染,岂能长期忍受?当你已厌倦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世界时,当你的肺部成为废气的吸尘机,当你的眼睛被灰尘笼罩,当你的耳膜几乎被噪声刺破时,不要担心,尝试走进自然去吧!那里有迷人的景色,清新的空气,清脆的鸟鸣声,清澈的溪水,那里是一部天然的过滤器。那里的味道自然而纯正,简单却又特别。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忘掉所有的烦恼和忧愁,尽情享受大自然带来的那份清闲,那份自在。这不仅让你心境开阔,精神飘然,还会在不经意中找到一份充实,一份快乐——一种用金钱和物质无法达到的充实,近似奢侈的快乐。

学会欣赏自然,你便懂得享受;学会欣赏自然,你便拥有快乐;学会欣赏自然,你便走近幸福;学会欣赏自然,便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欣赏自然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享受。你学会了欣赏自然,你便收获快乐,收获温馨。懂得欣赏自然,你的心情便永远阳光灿烂。因为自然是美好的,因为自然是无处不在的,它就在你的身边。

欣赏自然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博大高雅的情怀。缺少情趣的人,不知道欣赏自然。欣赏自然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我们都可以享受的幸福。

欣赏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态度。纷繁世界,无奇不有,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风有雨,时时刻刻,变幻无穷。懂得欣赏,便懂得感悟;感悟愈深,生活得愈滋润、愈轻松;轻松滋润的生活便是至高无上的生活,既然知道无上生活的秘诀,为何不学会欣赏自然中的美丽景色呢?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在钢筋与水泥筑成的都市中,我们的生活常常被繁忙的工作和零碎的事务、应酬所禁锢,太多的烦恼和忧愁抛之不去,似乎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清闲和自在;小时候的那份童真已离我们而远去,长大后的今天,在需要付出很多代价的同时还要承担起长大的责任。种种压力下,我们是否应该适时放慢节奏,回归到本应该有的那份轻松和明快呢?

享受快乐,不需任何支付,只需放下手中的工作,找一块清静之地,一块属于大自然的地方,不要热闹,不要繁华,只要那份静谧与祥和、清新与爽快。闭上眼睛深呼吸,须臾就能闻到菊花的清香,小草的芬芳,泥土的气息;同时能听到鸟儿的欢快歌唱,小溪的潺潺流淌,树木的茁壮成长……内心的压抑和忧愁会随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大自然所遗忘。

当你为人生失意时,并不需要灰心丧气,唉声叹气。请看看天上的白云吧!虽然终究要成为雨滴落下,终结生命。可是它们却悠然自得,尽情地享受飘逸的快乐。而对于你来说,那一点的苦闷与惆怅又何足以令你一筹莫展,彻夜难眠呢?

欣赏自然之美,这一草一叶,一花一木给了我们心灵的享受;草之嫩,木之健,花之娇,叶之绿,常常令我们怦然心动。蓝天的深邃,白云的飘逸,高山的挺拔,更让我们喜爱。欣赏自然之美,我们获得了心灵上的慰藉。

(二)在自然中神志物游

美国哲人桑塔耶那长期在哈佛教书,50岁那年的春日,有一天在讲台上,偶有知更鸟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受到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对学生们说,我与阳春有约!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

何其豪迈的举动啊!是的,当你走进大自然的时候,当看到大海的阔大澎湃、高山的挺拔如云、草原的宽广无垠时,你也会有一种豪迈的情怀,一种积极的人生体验,一种忘却世间烦恼的无限情怀。

走进大自然,是珍惜生命的虔诚。若是登山,坐在山坡上,闻着那悠悠的花香,聆听鸟儿那婉转悠扬的欢歌,抬头望着湛蓝湛蓝的天空,不时有几朵白云飘过……心灵不由得变得开放,仿佛获得了一种身心的超脱,一种生命能量的释放。若是临水,感受着那涓涓的溪流在你赤裸的脚背上流过,感受着鱼儿的快乐与嬉戏,享受着流水落花红的诗意情怀……

亲近大自然,投入大自然大怀抱,是欣赏自然美的前提。在英语中,“自然(nature)”一词也有“本性”的意思,亲近自然容易使人进入本真的状态,优美幽深的自然山水能够荡涤我们心中的尘埃。在大自然的熏陶下人可以变得清明平和,愉悦欢快。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就说道在登上岳阳楼后会感到“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英国诗人拜伦,有一年春天看到一位盲人在沿街乞讨,旁边牌子上写着八个字“自幼失明,沿街乞讨。”但盆中只有稀稀落落几个钱,拜伦同情之下,马上给他改了八个字“春天来了,我看不见。”哪里有比看不见春天更让人伤感的呢?

其实,春天象征着春光明媚的自然景色,在美好的自然中敞开心扉,也会有一个心灵的春天的,一个快乐的人生体验的!

去感受自然吧,那里有一个跟你以往不一样的生存状态。那里有的只是身心的放松,可以抛却尘世许多的劳累。那里没有繁杂的论证,没有激烈的争辩,自然本身便演绎着那永恒的哲学命题——什么是生命。

自然只是静默的卧在那里,任你去发现。有人看见了昙花的一夜即逝,于是感慨生命的短暂;有人看见了群星的闪耀,于是高唱生命的永恒;有人看见了鱼儿在池中的快乐,有人看见了风吹帆动的思辨……自然也没有激昂的文字,没有冗长的章节,自然本身便有着诗一般的韵律,散文一般的气质,甚至是小说一般的故事。苏轼路过时,摘取了大江东去的豪迈;李白路过时,取走了长江奔流的浪漫;柳永路过时,摘取了幽怨的柳;鲁迅路过时,拿去了深沉的夜。这感悟自然的结果其实很简单,你也许感觉不到生命流动,也许听不见天籁之音,但你仍可以为伟大的自然而欢呼!为自己而快乐!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李白这两句传唱千古的名句,表现了一种物我契合的美学风范。这两句用拟人的表现手法表现自己对敬亭山的那种感情——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自己和敬亭山了。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时的山已经成为诗人的朋友了。虽然那种寂寞的韵味仍然蕴涵在诗中,但人受伤的心灵,似乎在敬亭山那得到了一丝抚慰。

所以说,人们在大自然中,不但能够享受自然美的无限乐趣,而且能够受到大自然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心灵启迪,这是很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节假日和紧张的工作之余,到郊外去游一游,换一个环境,比老是厮守在狭小的天地里好得多。鲜绿的田园春色,鸟语花香,绚丽阳光,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会激发积极向上的精神,增添青春的活力;金秋的广表田野,稻香清新,硕果累累,人们从丰收的喜悦移情,感到精神充实,会鼓舞奋发图强,努力拼搏。

(三)学会忙中偷闲

当你工作很累的时候,当你心情纷杂的时候,干脆什么也不做了,去自然之中放纵吧!听取泉水叮咚的音乐,鸟儿的呖呖细语,风与竹叶婆娑的沙沙响声。这一刻,是多么的自由!纷繁的、不愿做的,此刻都可以不做,都可以搁在一边,可以尽情地感受这份简单带来的快乐,又是快乐带来的简单。清淡的,不需负载什么,不需掩饰什么。就是这么的简单着,快乐着……

人是需要自己的空间的,否则你会陷入压力的重围或是不愉快的情绪中,丢失了快乐和轻松的心情。

然而每个人总会有特别忙碌的时候,让你感觉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留给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么,先给自己的心情放个假吧,先喊停!把那些一时不可能做完的事情先撇到一边去,先忘了它。这时,小小地忙里偷闲,改变一下你安排得满满的工作计划,去看看风景,去钓鱼,去划船……这都安抚你纷繁复杂的心灵。

忙里偷闲,其实是一门艺术。忙里偷闲不是指偷懒对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它针对的是工作和生活中,一些不是必须由自己做,甚至交给他人做会更好的事,这样我们才会有精力做好分内的事情。就像毛泽东同志说的,要学会弹钢琴。生活和工作也一样,只有踩好节拍,主次分明,妥当安排,才能游刃有余地进行。

第三届电信行业高峰会议正在加州的一处度假村举行。每到会议休息时间,一些公司的老总便回到自己的房间,不是和助手商议方案,就是研究其他公司的材料,忙得团团转。

然而令所有人惊奇的是,一到会议休息时间,环球电信公司的老总亨得利则总是独自一个人迈出会议室,沿着度假村的忘忧湖散步,或是到花园中散步。

刚开始,有的老总还以为亨得利不重视这次峰会,或是贪恋山水美景,而忘了自己公司发展的大事。可出人意料的是,每次会议上发言时,亨得利却当仁不让,他思想敏捷,精力旺盛,侃侃而谈,一直是整个峰会的焦点人物。

会议结束时,有位老总好奇地问他说:“平时总见你漫不经心、游手好闲似的,可一到会议时,你就精神百倍,咄咄逼人,你是不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

“是的,我的确是吃了灵丹妙药,但我吃的灵丹妙药就是忙里偷闲,去散步,去赏花,在这段时间里我的大脑得到了很好的休息,因此,这会议我是越开越精神呀!”

亨得利实在是高人一等,既会在繁忙的工作中抽空儿亲近大自然,又能够将自己的工作做得出色和优秀,这种生活的状态难道你不羡慕吗?“现在这个世界很忙碌”,是现代人碰面最常听到的对话。人们一再强调自己有多忙碌,好像这已经成为一种标准的生活模式了。一些人更是认为如果自己不够忙,就表明自己是对这个社会没有价值的人;一些人甚至还彼此竞争着看谁比谁忙。其实,这是可笑,也是可悲的。

忙里偷闲并不是整日无所事事的空虚。欣赏就在你身边的自然景色,那些花花草草,鸟语水声,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有副经常贴在茶馆前的对联这样说道:“为名忙,为利忙,忙中偷闲,喝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求乐。”实在是养生的精髓。其实不论是喝茶还是亲近大自然,这都是养生和保持良好情绪的好方法。

人在紧张的工作,繁忙的生活之后,不免会感到疲惫和失落。这时候,我可以抛开一切事务,投身到大自然中,充分地享受一下阳光的沐浴,呼吸带有泥土芳香的新鲜空气,感受一下收获的艰辛和喜悦。远离了城市的车水马龙,人事纷争,抛开工作中的烦恼和羁绊,尽情享受大自然中一切,心情会感到无比的轻松和欢快。

自然界就是我们需要寻找宁静的心灵的天空。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秋天里,我会忘记烦恼,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平静,与万物对话,在自然界中寻找一种的心灵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