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拿耳朵怎么办

能拿耳朵怎么办

陈家文究竟对丁冬说了一句什么话?

陈家文不愿意说,丁冬竟然也不愿意说。当然,在小辫子和郭东东面前,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丁冬严肃地盯着小辫子和郭东东,直盯得两个人不由得缩了缩脖子,才说:“有人要把我们爬树的事告诉老师,还可能告诉熊校长!”

“啊!”郭东东大惊失色。

爬树的事要是被老师知道了,要是被熊校长知道了,那可绝不是简单的事情。在学校里,无论大会,还是小会,被老师以及熊校长提得最多的就是“安全”。为了安全,学生中午一到学校,必须待在教室读书、做作业;为了安全,同学们在课间玩耍时,有老师在旁边看着;为了安全,学校取消了春游、秋游。

曾有一位老师对他的学生这样说过:“你们要想春游、秋游,就让你们的爸爸妈妈带你们出去玩,我不反对!”

想一想,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同学居然敢爬到树上,那该是多么严重的问题。

小辫子的反应与郭东东恰好相反,他欣欣然地说:“我没有爬树!我不怕!”

丁冬和郭东东齐齐地看着小辫子。

丁冬继续严肃着,对小辫子说:“你是没有爬树,但是你给我拿书包了!你要不给我拿书包,我就不会爬树!”

郭东东恍然大悟地说:“对呀,你要不给丁冬拿书包,丁冬就不会爬树。丁冬不会爬树,我们也不会爬树!”

如此一来,小辫子成了爬树事件中至关重要的人物。小辫子的脸上既是受宠若惊,也是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

丁冬又说:“你要是会爬树,昨天你爬不爬?”

小辫子不假思索地说:“爬!”

“我早就看出你比陈家文勇敢!”丁冬把他的手拍到小辫子的肩膀上,“陈家文不是不会爬树,他是不敢,他的胆子只有针尖儿大!”

小辫子的脸上涌起了兴奋的红色,他的目光在丁冬和郭东东之间来回飘移了一会儿,终于说出了丁冬和郭东东想听到的话:“我绝不告诉别人你们爬树了,我要是告诉,我就是小狗!”

“不行,你要是告诉别人,就是疯狗!”丁冬说。

“好,我要是告诉别人,就是疯狗!”小辫子说。

小辫子和丁冬以及郭东东成了同一战壕的战友。

剩下来的事情是郭东东去做另外两个爬树同学的工作,叫他们别把爬树的事情说出去。郭东东的工作做得特别顺利,当他找到那两个同学,一说出他的来意,那两个同学发誓说,他们绝不把爬树的事说出去,说出去就是癞蛤蟆。

对那两个同学来说,丁冬的担心也是他们的担心,他们自然不会没事找事,惹火上身。

那两个同学还不放心地问郭东东,陈家文要是说出去怎么办?刘老师不是看见丁冬爬树了吗?

这两个问题被郭东东交给了丁冬。

关于刘老师,丁冬说:“刘老师只看见我的屁股,他没有认出我来。”

丁冬心里还有几句话没有说出来,刘老师虽然看见了他的红裤衩,但是昨天洗澡时他已经把红裤衩换了。假如刘老师真要验看他的裤衩,丁冬完全可以说,昨天他根本没有穿红裤衩。

关于陈家文,确实比较麻烦。

丁冬把陈家文在他耳边说的那句话告诉了小辫子和郭东东,陈家文说的话是:“哼,你就不怕有人把你们爬树的事告诉老师?”

“陈家文肯定会告诉老师的!”小辫子立刻下了结论。

郭东东没有轻易表态,他看着丁冬。他不明白的是陈家文要告诉老师直接去就好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对丁冬说?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殊不知,丁冬也感到费解。陈家文为什么要说这句话?显然是威胁,是警告。可是他又为什么拍丁冬的肩膀?那么一拍,让别人误以为他跟丁冬是不错的朋友。他们又怎么可能是朋友?

陈家文的意思需要丁冬好好去体会。

丁冬这时没有心情体会陈家文的意思,他对小辫子和郭东东说:“我们先不管这个胆小鬼,等他真告诉了老师,我们再想办法。”

不过,丁冬心里也承认,幸亏陈家文的“提醒”,否则被气糊涂了的他,可能暂时还想不到要“封住”小辫子和郭东东他们的嘴巴。乡下学校也好,城里学校也好,没有老师喜欢学生爬到树上。丁冬对这一点是十分清楚的。

丁冬回到自己的班级。

丁冬一出现在教室,同学中就发出一片叫声:“丁冬来了,丁冬来了……”

同学们的口气好像丁冬是大明星,他们正日思夜想着他来。在丁冬愣愣地看着大家的工夫,呼啦一下围上来十几个同学,这些同学都是冲着丁冬的耳朵来的。在近一个月时间的相处里,这是他们第一次发现丁冬的耳朵跟别人的不一样。

“啊,真跟我们的不一样!”

“还真是被揪成了这样!”

“啊呀,怎么会被揪成这样呀?”

“要是揪掉下来怎么办?”

……

丁冬的脸“唰”地红了。他恼羞成怒,像撵苍蝇一样挥舞着手,说:“看什么看?没见过耳朵吗?”

一个女生不满地说:“你喊什么?你的耳朵又不是我们揪的!”

丁冬无话可说,只好走到自己的座位上,他感觉自己的耳朵上有千万只蚂蚁在爬一样,说不出的难受。那些蚂蚁就是同学们的目光。

丁冬想用手捂住耳朵,可是他能永远捂住吗?上课怎么办?做作业怎么办?做操怎么办?还有,课间怎么办?课间丁冬将面对更多的眼睛。

丁冬不能用手把耳朵捂起来,更不能把耳朵藏起来不给别人看,他只好转过身,对他后面的一个女生喊道:“你看看他们!你管不管?”

女生的脸略略地红了,然后看看大家,好脾气地说:“这哪里是被揪的呀?这是招风耳,生来就这样。我小舅家的孩子就是招风耳。”

女生的名字叫宋思语,是班长。宋思语的这句话算是“管”了,却不知这句话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丁冬耳朵的兴趣。

“这就是传说中的招风耳呀?”

“是不是也是传说中的顺风耳呀?”

“丁冬,你听声音是不是特别特别厉害?”

……

宋思语可能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也和大家一样,不断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作为班长,宋思语这时候应该监督大家早读,而不是和大家一起讨论丁冬的耳朵。不过,丁冬的心里还是十分感谢宋思语的,她非但没有看不起他的耳朵,而且及时地转移了大家的话题。

难怪郭东东说过,你不用怕宋思语,宋思语没有花丽丽厉害。花丽丽是郭东东他们班的班长。

丁冬的脸色已经平和了下去,露出了谦虚的神色。他想说,他的耳朵真的特别好使,哪怕再细微的声音,比如蚂蚁唱歌的声音,他都能听见。这时候有一个男生忽然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丁冬,你说陈家文是胆小鬼,他怎么胆小啦?”

马上有一个男生接过话说:“你说陈家文不敢爬树。爬树干什么?”

话题竟然又转到爬树的事情上面来了。

一双双眼睛看着丁冬,等着丁冬回答。

丁冬不能沉默,此刻说一些跟耳朵无关的事最好不过了。丁冬说:“陈家文怕耗子、怕癞蛤蟆、怕蜘蛛、怕蚯蚓、怕蚂蚁……”

丁冬很解气地一口气说了很多“怕”,唯独没有提爬树的事。这些都是丁冬临时编出来的,不编不行。如果他说陈家文不敢爬树,那么肯定有同学要追问:“你怎么知道陈家文不敢爬树?难道你敢爬树吗?你什么时候爬过?在哪儿爬的?”丁冬要是如实说出来,这不是不打自招吗?丁冬还没有傻到这个地步。

大家是不是把丁冬的话当真了?不知道,反正有的很吃惊,有的笑得前仰后合,教室里一片欢快。

“夏老师来了!”靠近门口的一个男生忽然说。

于是,离开座位的同学纷纷跑到座位上。一个个掏出书来,随便翻到一页,大声地读课文。

在这些声音里,丁冬的声音格外响亮。

早读课下了,等夏老师离开教室,好几个同学围着丁冬,包括宋思语,他们问丁冬:“你怎么知道陈家文怕耗子、癞蛤蟆……这些东西的?”

丁冬理直气壮地说:“反正我知道!”

除了出去小便了一次,整个课间丁冬哪里也没去,他就坐在座位上,认真做作业,完全是一个好学生的样子。

这期间,教室门口不时有别班的同学朝丁冬张望着,他们无疑是来看丁冬耳朵的,也可能是来打听陈家文胆小的事,可丁冬连看他们一眼都没有。

在夏老师的课堂上,在应该举手时,丁冬的手就像一面旗帜。在丁冬正确地回答了夏老师的一个提问后,夏老师还冲丁冬满意地微笑了。

丁冬几乎要被自己感动了:他原来可以这样乖呀!

事实上,在这期间,没有人知道,丁冬那对特别的耳朵是怎样留意着外面的声音。同样,也没有人知道,丁冬那双大眼睛的余光又是怎样留意着从他眼前走过的人。

“哪一个是丁冬?到办公室来一下!”丁冬要时刻准备着这样的声音突然响起来,然后随着声音,教室门口出现了威严的熊校长,或者别的哪一位老师。

丁冬做了最坏的打算,就是他爬树的事情被熊校长知道了。熊校长觉得他这样淘气,可能会一气之下把他赶走。他要是真被赶走了,那他以后怎么有脸见青河镇中心小学昔日的同学、好朋友?

丁冬害怕的事情直到放学也没有出现。

如此看来,小辫子那边,郭东东那边,都没有把他爬树的事泄露出去。而陈家文那边,也没有把他爬树的事情告诉老师。

小辫子和郭东东不说在情理之中,可是陈家文怎么不说呢?丁冬也没去深想。

丁冬可以松一口气了。丁冬也确实感到轻松了,在他和小辫子、郭东东一块儿走出校园时,他们三个人都庆幸没有被老师找去,他们朝对方心知肚明地笑了。

可惜,丁冬的好心情很快就遭到了来自陈家文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