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掉下一只足球
那是早上,丁建国把摩托车停在篮球场的外面,然后进了篮球场。他把篮球场仔细打量了一遍,很满意地对自己说:“不错,很不错!”
丁建国还象征性地跑了跑。
在上班途中,丁建国来到小区附近的篮球场是为了考察。这和陈春香即将给他买的球鞋有关。
球鞋是为跑马拉松准备的,而距离跑马拉松还有一段时间。丁建国想利用这段时间,在篮球场先“热热身”,也算提前锻炼,要不在众目睽睽之下,跑得面无血色,或者跑得累倒在地,或者跑得虚脱过去,那将很煞风景,估计以后要成为同事茶余饭后的笑谈了。
再说,陈春香的那句“就你还要跑马拉松”,也有些伤害丁建国的自尊。因而,哪怕只是为了自己日益凸出的肚子,也该锻炼锻炼。
就这样,丁建国将摩托车骑到了篮球场这边,算是对他即将开始锻炼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
丁建国决定从今天起,每天下班来这里,在篮球场里,贴着墙根跑上二三十圈。在这里跑的最大好处是外面的人不容易看见他。
丁建国再一次骑上摩托车。
刚骑不一会儿,丁建国听到身后“咚”的一声响,像是什么东西掉了下来。丁建国以为是自己的东西,急忙刹住车子。
近视眼的丁建国一看,不由得惊叫了一声。
丁建国能感觉到那是一只小动物,圆形的,长着尾巴。小动物一跳一滚地朝他跑来,那尾巴也一动一动的。
虽说丁建国是一个大男人,但是他还是有点害怕,因为印象里好像没有见过这种形状的动物。
丁建国跨上摩托车,只要情况不对头,他就可以猛踩油门。
只见那小动物滚跳了一会儿,不动了,尾巴也不动了。丁建国由此作出判断:它应该不是一只具有攻击性的动物,要不,它不会停下来。于是,丁建国下了车,小心翼翼地朝小动物走过去。
丁建国一下子笑了。哪里是小动物呀?分明是一只足球,一只用网兜装着的足球,被他误以为的小动物尾巴,也只是网兜的一部分。
丁建国看看四周,想看出足球是从哪儿来的。
路上空无一人,只有默然的树。
难不成是天上掉下来的?丁建国看看天,天很蓝,蓝得干干净净,什么也没有。如果天上能掉足球,是不是外星人踢的足球?能把外星球上的足球踢到地球上来,那得要多少光年的时间呀?丁建国为自己的想象笑了。
天上不可能掉下足球,足球只能是地球人的。
“喂,谁的足球?”丁建国喊道。
没有人回应。
丁建国拎起网兜,发现足球好好的,气很足,有七八成新,应该不是别人不要了的足球。
“喂,你如果不要,我可要了!”丁建国朝前后看着,他以为扔足球的人可能躲在暗处,说不定他就是一个学生,而且还是一个中学生,学习成绩可能不错,可是他忽然迷上了足球。一个中学生怎么能迷上足球呢?又怎么能把足球放在家里呢?要是被他的老爸老妈发现了,还得了?于是,这个中学生找了一个时机,把足球扔了。该中学生一点也不想足球成为垃圾,他希望足球能被一个喜欢足球的人捡去,能在球场继续发挥一个足球应有的使命。
丁建国就是一个喜欢足球的人,躲在暗处的中学生无疑看出了这一点。
“那我就谢谢你了!”丁建国觉得躲在暗处的人不吭声,就算是默认了,“以后我每天下班会到篮球场来踢球,你要是方便的话,就来和我们一块儿踢。年轻人,别只想着读书,偶尔踢踢足球,最起码能调剂你的生活,最起码能锻炼身体,对不对?谁敢说,那些伟大的球星没有对社会作出贡献?至少他们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激情,至少他们激发了许多人锻炼身体的热情。你放心,我会好好收着足球,只要你想要了,就跟我说一声。那我就上班去了,可能的话,我们傍晚见!”
丁建国把足球放到摩托车的后备箱里,然后去上班。
丁建国很开心,他不花一分钱,得了一只足球。他更开心的是,从这天起,他不只是通过看电视转播来感受足球的魅力了,可以跟足球有零距离的亲密接触了。
嘿,足球呀!丁建国在心里呐喊着。要不是去上班,他真想把足球拿到篮球场上,好好地过一把瘾。
这只足球肯定不能被丁冬知道。要是被他知道了,那麻烦就大了,影响学习不说,还要浪费鞋子,浪费洗衣粉。要是把哪儿摔伤了、摔坏了,那可绝不是小事。
在丁冬他们忘乎所以地把矿泉水瓶子当足球踢的时候,这只足球在丁建国摩托车的后备箱里睡觉。
丁建国今天下班迟了一会儿,是科长叫住他临时处理了一点事务。
等丁建国赶到篮球场,便看到了篮球场上的这么多人,连于老师、许奶奶也来了,显然这里发生过什么事情。
在陈春香说了“看看你儿子”后,跟着她就用带有“告状”意味的口吻对丁建国说,丁冬踢球了,他把足球藏到了树上。
“那么高的树呀,连命都不要了!”陈春香急赤白脸地说。
丁建国看了看地上横七竖八空了的矿泉水瓶子,它们似乎说明这里已经踢过球。他又抬头看看树,疑惑地问:“把足球藏到了树上?”
小辫子替丁冬说话了:“我们没有踢球,我们锻炼身体了!”
丁冬不服气地梗起了脖子,同时把嘴巴噘得几乎能拴上油瓶了。这样还不足以表达丁冬的愤怒,他又把脚朝那些空的矿泉水瓶子踢去。
丁冬的样子是在告诉丁建国,也是在告诉陈春香:今天他没有踢足球,也没有把足球藏到树上,而妈妈竟然打了他,这个世界还有没有道理可讲?
于老师用那锥子一样的目光看了一眼陈家文,不说一句话,朝篮球场的门口走去。
陈家文顿了一下,去把书包背上,然后垂着头,跟着于老师朝外面走。
即使不在别人面前,于老师也不会对陈家文动手。于老师对陈家文有两大厉害的“武器”,一是严肃,二是道理。
在陈家文的印象里,奶奶有过整整三天的严肃纪录,三天里差不多一直板着脸,不露一点笑容,也不说一句话。在于老师的严肃过程中,往往一家人都得格外小心,他们会不由得放轻脚步,放低说话声音,生怕给于老师火上浇油。
配合于老师严肃的,还有锥子一样的目光。
那次创历史纪录的严肃,是因为陈家文数学考了一次八十五分。在奶奶的严肃里,陈家文感觉自己不是考试考了八十五分,而是把天捅了一个窟窿。
于老师崇尚的是道理,她也喜欢讲道理,尤其是在讲了道理后要陈家文写心得。说实话,陈家文不怕奶奶的“道理”,他可以一只耳朵进,另一只耳朵出,而奶奶无法知道他是不是把道理都听进去了。
陈家文怕的是写心得,而于老师偏偏特别喜欢要陈家文写心得,并且对心得评判的标准是:字数写得越多,说明领会得越深刻。
这就苦了陈家文。哪里来那么多心得呀?许多时候根本就没有心得,没有心得怎么办?只好去发挥想象了。
要陈家文一次一次在纸上写假话,那可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于老师的这两大“武器”,都是她在做三十多年的老师中修炼出来的,也曾经是她对付学生的重要手段。
陈家文在走出篮球场之前,说了一句话:“树上根本就没有足球,你们谁有本事,谁找!”
陈家文这时候说出这么一句话,可以理解为陈家文帮助丁冬开脱责任,或者说向丁冬传达他的心意,或者是对于老师严肃的一种反抗。
丁冬撇了一下嘴巴,他可不领陈家文的情。
丁建国猛然想到了自己摩托车后备箱里的那只足球。难道那只足球是丁冬的?难道那只足球是被丁冬藏在树上的?
丁建国猜对了,他摩托车后备箱里的那只足球正是丁冬系到树上的,只是丁冬没有把足球系牢。
丁建国冷笑了一声,对丁冬说:“你今天没有踢球,不等于昨天没有踢球!你今天没有把球藏到树上,不等于昨天没有藏!”
丁冬的脖子顿时回到了原来的状况。
小辫子不由得“啊”了一声。
陈家文的眼睛圆了。
许奶奶眨巴着眼睛,好像还没有完全明白丁建国话的意思。
于老师把迈出去的一条腿收了回来。
陈春香失声叫道:“你昨天就踢球了?昨天就把球藏到树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