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买一只足球

我要买一只足球

丁冬这时候想起了郭东东他们:他们是不是已经抓住了癞蛤蟆或者蛇?小辫子可能已经去过他家找他了。

丁冬虽然没有去抓癞蛤蟆和蛇,虽然他累得双腿直打战,但是他不后悔、不惭愧,他感觉自己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在散发着欢快。

丁冬踢球了,而且是和中学生在一起踢的,而且是他们特意邀请的,原来踢球那么有劲,至少比抓癞蛤蟆和蛇有劲一百倍。

丁冬很想把他的欢快跟别人分享,比如小辫子,比如郭东东。可是,如果告诉他们的话,他明天来的时候,他们必定要跟他来。所以,这事无论如何暂时不能说。

丁冬快要走进他家的楼梯时,果然看见了小辫子。小辫子就站在楼梯口。

看见小辫子的第一眼,丁冬松了一口气,因为小辫子的神情告诉他,他们没有抓到癞蛤蟆或者蛇。

看见丁冬,小辫子开门见山地说:“我们没有抓着癞蛤蟆和蛇,你呢?”

丁冬没有直接回答小辫子的话,指了指自己的裤子和头。丁冬的裤子上面有泥灰,有青草的颜色;丁冬的头发像刚刚洗过,脸上红扑扑的。

“你洗澡了?”小辫子瞪着圆溜溜的眼睛问。

“我可没有洗澡!”丁冬正色道。

“那你……”

“你说我去做什么了?”丁冬的嘴角扬了扬。

“你去抓癞蛤蟆和蛇了!”

丁冬点点头。

“你抓到没有呀?拿出来给我看看!郭东东说你不敢抓,跑回家了,躲起来了!”

“我不敢抓?哈哈,我不敢抓?我现在特别后悔没有把你们带上,要早知道,我今天一定带上你们,看你们到时候还说什么!”

“你抓到没有呀?”小辫子不依不饶地问。这是他最为关心的问题。

丁冬开始讲他抓癞蛤蟆和蛇的故事。

关于癞蛤蟆,丁冬是这样说的:他在水边的草丛里看见一只癞蛤蟆,癞蛤蟆瞪着一双圆鼓鼓的眼睛看着他。“闭上你难看的眼睛,我可不怕你!”丁冬说着,就如同猛虎下山一样朝癞蛤蟆扑过去。想不到,平日看上去动作笨拙的癞蛤蟆竟然比青蛙的动作还快,它一下子跳起来,并且是从丁冬的头上跳过去了。丁冬拔腿就去追,追呀,追呀,追了好久,直追得癞蛤蟆上气不接下气,可最后还是让癞蛤蟆溜了。

“我估计这是一只癞蛤蟆精,要不为什么它跑得那么快呢?快得连我都追不上!”丁冬总结道。

关于蛇,丁冬的故事是这样的:丁冬没有追上癞蛤蟆,在准备回去找小辫子、郭东东他们时,他看见了一条蛇。“你绝对没见过这样的蛇,我也从来没见过,这条蛇长着四条腿,它会在草上飞,那个快呀,就像闪电一样,一眨眼工夫就不见了!我找呀找,满草丛里找,一直找到现在都没有找着,要不是怕你在我家门口等久了,我还要找下去。”

对丁冬的故事,小辫子除了一个劲儿地眨巴着眼睛,没有说出一句话。小辫子虽然是三年级的学生,但他还是能明白丁冬的故事太神奇了,这样神奇的故事动画片里也不会有,怎么就偏偏被丁冬遇上了呢?

小辫子很想把他的怀疑说出来,可是丁冬的头发和裤子又怎么解释呢?头发上的汗水,以及红扑扑的脸,确实能说明他出力气了;那裤子上的泥灰以及青草的颜色,确实能说明他去过草丛里了。

郭东东说丁冬躲起来了。丁冬要真是躲起来,他就不可能是这个样子。

丁冬对小辫子发出感慨:“你们城里的癞蛤蟆和蛇太厉害了,哪像我们乡下的癞蛤蟆和蛇呀!”

趁着小辫子脸上懵懵懂懂的表情还没有褪去,丁冬反过来问小辫子他们抓癞蛤蟆和蛇的情况。

小辫子三言两语就讲完了,平淡得很,就像白开水,连小辫子自己都讲得没精打采。

“我得回家洗澡了。”丁冬拍拍小辫子,就转过身,上楼梯。

小辫子无限懊悔地目送着丁冬的背影,说了一句:“早知道我就跟你去了!”

丁冬没有理会小辫子的话,他要考虑爸爸和妈妈看到他时的反应。

丁冬走进家门的时候,丁建国在看球赛。

丁冬尽可能地放轻了脚步,把书包放下,东张西望了一会儿,由厨房的水声,知道妈妈在做晚饭。

丁建国问了一句:“怎么到现在才回来?”

丁冬说卫生值日了。

丁建国没有再问什么,他的心思在球赛上,今天看的是外国的球队比赛

丁冬找来衣服,在进卫生间之前,他冲厨房的陈春香喊:“妈,我洗澡了!”随后丁冬进门,接着门在他身后关上了,也把陈春香的话关在了外面。陈春香的话是:“你怎么到现在才回来?”

洗了澡,丁冬感到浑身说不出地舒服。他先到陈春香那里,告诉她今天他值日了,整个教室,还有卫生包干区,都是他一个人扫的。他为什么要一个人扫呢?因为他高兴。他为什么高兴呢?因为他发现熊校长也长了一对招风耳。

“是吗,你们熊校长也长着招风耳?”陈春香感到惊奇,似乎还有一些高兴。

“我亲眼看见的,还有假吗?妈妈,长着招风耳的人非常聪明,我们熊校长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妈早就知道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只要你像陈家文那样,一定能考满分……”

丁冬这时候不想听到考满分的话题,他又来到客厅,坐到沙发上,几乎挨着丁建国了。他不说话,眼睛看电视,看那些外国人在围绕着一只足球,你奔我跑,你抢我夺,让人觉得很是有劲。

丁冬已经踢过足球了,以一种同行的眼光看别人踢球,那是很有意思的。

大人都这么喜欢踢球,难怪那几个中学生也喜欢踢球,难怪爸爸喜欢看别人踢球。

“爸爸,你踢过足球没有呀?”丁冬问丁建国。

丁建国朝丁冬扭了一下头,好像才发现身边的丁冬一样,说:“做作业去!你看什么看?”

丁冬答应了一声,但是屁股并没有动,他换了一个话题:“爸爸,你知道吗,我们熊校长也是招风耳,我觉得长着招风耳的人聪明……”

丁建国不谦虚地说:“那还用说?我要不聪明能在城里上班?能做上科长?你将来要比我更有出息,别整天惦记着玩,把书读好了!我为什么要把你安排进博渊小学读书?不就是因为这是一所好学校吗?”

丁建国的话有一点不完全正确,他还不是科长,只是一个副科长。

“我知道了!”丁冬的屁股还是没有动的迹象。

过了一会儿,丁建国把目光移到丁冬的脸上,见丁冬看得津津有味,奇怪地问:“你看得懂吗?”

丁冬朝丁建国笑笑,又拾起了前面的问题:“爸爸,你踢过足球没有呀?”

丁建国说:“爸爸老了,到哪里去踢足球呀?”

这么说,丁建国没有踢过足球。

丁冬难以抑制地流露出一点不屑,爸爸喜欢足球,却没有踢过足球,而他却已经踢过了,还当了中学生的守门员。

丁建国没有在意丁冬的表情,他按照自己的思路说:“看不懂吧?看不懂不要紧,看看就知道门道了。”

因为看的是外国的球赛,丁建国不用担心哪一方输了赢了,他完全是以一个欣赏者的眼光来看比赛,于是他便有了好为人师的心情。

“爸爸跟你说,足球比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项运动,它是力量与激情的较量,是速度与意志力的较量,是一个集体与另一个集体的较量……你看看这些球员,他们简直就是雄狮,就是猛虎,足球是他们的所有……”

丁冬爱听这些话,比那些“道理”有趣多了。

这越发激起丁建国的“讲课”热情:他讲了中国是足球的发源国,讲了中国的足球现状,讲了世界各国的球星……

可以说,作为球迷,这是丁建国第一次酣畅淋漓地讲足球。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丁建国的手搂到了丁冬的肩膀上,跟他称起了“哥们”:“哥们,一个男人,不喜欢足球,那还算是男人吗?按说,真正的男人在战场上,可是现在是和平时期,男人到哪儿去打仗呢?没有仗可打是吧?那么,男人的战场就在球场!所以,真正的男人就得在足球场上……”

丁冬究竟能听懂多少,这不要紧。丁冬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一个要求,属于突然想起来的要求:“爸爸,给我买一只足球吧!”

丁建国的话像被一直无形的手拦腰掐断了。他直愣愣地看着丁冬,似乎已经搞不清楚自己身在何处了。

“你……说什么?”丁建国用舌头舔了一下嘴唇,刚才一口气真是说了不少话。

“我要买一只足球,我要做伟大的球星,做像梅西、C罗、马拉多纳那样的伟大球星!”丁冬挺着胸脯说。拥有一只属于自己的足球,那是多么有劲的事情呀,那时,他可以把他的足球拿给那些中学生踢。

丁建国盯着丁冬,像不认识他一样。

丁建国松开了搂着丁冬的那只手,像从梦里醒过来似的,脸上慢慢地恢复了过去的样子:“你要踢足球?你到哪儿踢?你们学校给你踢吗?你们老师愿意你踢吗?肯定不愿意。为什么不愿意?还不是为了让你们把书读好,为了你们将来考上重点中学,然后再考重点大学,然后再找一份好工作……”

对爸爸丁建国的变化,丁冬一时间还没有反应过来。

陈春香端着菜来到客厅,说:“别看了,吃饭!”

丁建国对陈春香说:“你儿子要买足球。”

受到丁建国的影响,陈春香也懂一点足球,陈春香懂的是踢球要受伤,会把腿脚、胳膊,甚至把脑袋踢坏了、摔坏了。陈春香同时知道踢球要流汗,流一身一身的汗,得有人给他们洗一身一身的衣服。什么人给他们洗衣服?当然是他们的家里人了。陈春香还知道,踢球特别糟蹋鞋子,再好的鞋子,哪能禁得住那样的跑、那样的踢呀?鞋子是要钱买的,毫无疑问,那些踢球的人,需要不断地买鞋子。

跟那些踢球的人一比,陈春香感到自己很幸运,幸运的是丁建国喜欢看别人踢球,而自己不踢球。否则的话,那日子真没办法过了。

一听丁冬要买足球,陈春香鼻孔里发出一声“哼”,说:“买足球?买足球做什么?足球能当饭吃吗?踢足球能考满分吗?天天净想着玩,能把书读好吗?要是摔着哪儿怎么办?是不是要妈妈天天给你洗衣服?是不是要妈妈天天给你买鞋子?我们家还欠着银行一大笔钱……”

丁冬只好闭上嘴巴。

跟爸爸妈妈提出要买足球,真是异想天开了。

吃过晚饭,丁建国又去看球赛了。

丁冬第一次觉得,自己在爸爸面前有了一种优越感:你从来没有踢过足球,你连一只足球都不愿意买,算什么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