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概述
系统综述又被称为系统评价,无论是在文献检索、选择和评价,还是对结果的综合上,都比叙述性综述更加科学和客观。在许多国际期刊中系统综述(评价)不是作为“综述”发表,而是作为“研究性论文”来发表的。关于系统综述(评价)和叙述性综述的具体区别,列为表4-1。
系统综述(评价)包括两种定性系统综述(评价)和定量系统综述(评价)两种类型。当原始文献的研究结果被总结但未经过统计学合并时,这种系统综述(评价)称作定性系统综述(评价)。定量系统综述(评价),又称荟萃分析(Meta analysis),是应用统计学方法对若干个研究的结果进行定量统计合并的过程。最近几年来,定性的系统综述(评价)和荟萃分析方法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很广泛,对运动生物力学研究非常有借鉴意义。
最早的系统综述(评价)文献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Simpson和Pearson[1]用系统综述(评价)方法综合了研究伤寒疫苗接种主题的文献,并用统计学方法得出了综合性的结论。由于科技文献质量参差不齐,尤其在与人体相关的研究中,即使相同的实验设计,也可能因为各种影响因素控制不一致而导致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研究之间偏差较大。系统综述(评价)和荟萃分析的目的就在于解决独立研究之间的矛盾,修正前人研究的不足,使结论趋于一致,并可以提出或解决以往研究中未考虑的新问题。系统综述(评价)可以被定义为:集合信息,对该信息进行批判性地评价,并从多角度综合初始研究的结果的一种二次文献研究方法。一篇标准的系统综述(评价)应该具备三个主要特征:对待研究问题进行精确而显性的定义和描述;可复制的检索策略,强调研究的可重复性;使用预先设定的初始研究纳入和剔除准则。
表4-1 叙述性综述与系统综述的区别一览表

系统综述(评价)是一项非常花时间和占资源的工作,通常一篇系统综述(评价)少则综合几十篇文献,多则综合数百篇文献。据统计,一个2~5人的团队,大约需要花600个小时来完成一篇研究问题很窄的系统综述(评价)。而多数高质量的系统综述(评价),尤其是定量的荟萃分析,常常花费研究人员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系统综述(评价)需要个人和团队多方面的能力,如信息检索、领域专业知识、统计学等,通常采用建立一个混合团队的方式来工作。一篇完整系统综述(评价)的主要步骤包括:
1.提出要评价的问题;
2.制定纳入研究的标准;
3.检索文献;
4.筛选文献和收集数据;
5.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
6.分析数据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荟萃分析;
7.解决报告偏倚;
8.陈述结果与制作结果摘要表格;
9.解释结果与得出结论;
10.完善和更新系统综述(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