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心理因素对痛觉、针刺镇痛和针麻效果的作用

某些心理因素对痛觉、针刺镇痛和针麻效果的作用

一、某些心理因素对痛觉的作用

某些心理因素(注意、痛的记忆、思维、听音乐的心理状态)对痛觉的作用

情绪状态对痛觉的作用,被试情绪镇静的23名,针前痛阈平均为116.09克,情绪紧张的17名,针前痛阈平均为85.88克,P<0.05,差异显著。43例情绪状态与耐痛阈的关系,P<0.005;144例情绪状态与痛区间的关系,P<0.05;119例情绪状态与痛反应的关系,P<0.005,差异均显著。

二、某些心理因素对针刺镇痛的作用

(1)思维对针刺镇痛的作用:29例被试在针刺条件下痛阈平均数是182.41克,在针刺时口算条件下的痛阈平均数是236.70克,P<0.001,差异极显著。

(2)听音乐的心理状态对针刺镇痛的作用:37名被试在针刺条件下痛阈平均数为177.84克,在针刺时听音乐的条件下,痛阈平均数为224.86克,P<0.001,差异极显著。

(3)情绪状态对针麻镇痛的作用:被试情绪镇静的74例,针刺中耐痛平均数为458.24克,情绪紧张的23人,针刺耐痛阈平均数为374.78克,P<0.001,差异极显著。129例情绪状态与针刺中痛区间和108例情绪状态与痛反应的关系,P值均小于0.005,差异极显著。

三、对针麻有无顾虑、情绪状态与针麻效果的关系

在101例对针麻有无顾虑与针麻效果的关系和111例情绪状态与针麻效果的关系试验中,P值均小于0.005,差异极显著。

总结:本工作证实了某些心理因素对痛觉、针刺镇痛和针麻效果的作用,为心理因素在针刺镇痛和针麻效果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新医药学》,1975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