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态的情绪对针麻效果和针刺调整作用的影响
情绪状态在针麻中的作用是针麻中西医结合的一个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祖国医学认为“喜则气和志达”“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并且指出情绪对针刺调节的作用,“凡刺之真,必先治神”“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我们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既在针麻临床的情况下,又在术前无辅助用药的条件下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是横针不留针条件下的女性绝育术者。
划分情绪状态的依据分为单一性因素(如病员主观体验的主述、行为表情)和综合性因素(如病员主述行为、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变化等)两类。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以单一性因素与综合因素,还是以单一性因素之间而划分的镇静、一般、紧张,它们各自相互之间都具有显著性一致的关系。
1084例情绪状态与针麻效果的关系,经统计学考核,P<0.005,差异极为显著。
同体234例的6种时态的情绪(即①入病房,②入手术室,③进针,④诱导,⑤拔针后切皮前,⑥入手术室到切皮前的全过程)分别与手术四个主要步骤(切皮,找左、右输卵管,缝皮)的分评级和整个针麻效果的总评级,共30个P值均小于0.005,即6种不同时态的情绪与切皮、找左右输卵管、缝皮的分评级和整个针麻效果的总评级都有着极其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并从30个x2值的比较中得出①诱导时的情绪状态比其他5种时态的情绪状态对手术主要步骤和针麻效果的关系更密切。②6种不同时态的情绪与牵拉反应的关系比与镇痛(切皮、缝皮)的关系更密切。③情绪状态与整个针麻效果的总评级比与手术主要步骤的分评级的关系更密切。
本实验还证明了情绪对针刺调整作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血压、脉搏、呼吸、皮电、汗分泌、牵拉反应及鼓肠7个生理指标都有显著的影响,镇静的情绪能够协同促进针刺对上述的生理指标的调节作用,提高针麻效果,紧张的情绪则可削弱针刺的调整作用,削弱针麻效果。
本文在讨论中指出:①情绪状态是影响针麻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针麻原理的一个方面。②研究情绪状态与针刺调整作用的关系时,要注意情绪状态与生理指标的同步性。本文工作结果表明人的情绪状态与生理指标都是处在变化中。③情绪对针刺调整功能的影响是有物质基础的。④充分发挥病员与医务人员二者的积极性,是不断地增强针麻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针刺麻醉》,1977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