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神经系统患者的护理
第16章 神经系统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及脑疝患者的护理
1. 枕骨大孔疝与小脑幕切迹疝的临床表现主要区别是前者
A.头痛剧烈 B. 呕吐频繁
C. 呼吸骤停出现早 D. 意识障碍
E. 血压升高,脉缓有力
2. 颅内压增高的表现除外
A.喷射性呕吐 B.视盘水肿
C.黄疸 D.双侧瞳孔不等大
E.库欣反应
3. 以下有关颅内压增高患者呕吐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常呈喷射状 B. 多出现在剧烈头痛时
C. 常与饮食有关 D. 呕吐后头痛有所缓解
E. 可伴恶心
4. 颅内压增高三主征是
A.血压升高、脉缓有力、呼吸深慢
B.头痛、高热、共济失调
C.头痛、呕吐、视盘水肿
D.昏迷,双侧瞳孔缩小,对侧肢体痉挛性瘫痪
E.头痛、颈项强直、病理反射阳性
5. 男性,65岁,颅内压升高,医嘱给予输注20%甘露醇250 mL,输注时间至多
A.10 min B. 30 min
C.60 min D. 90 min
E. 120 min
6. 颅内压增高患者取床头抬高卧位的目的是
A.减轻颅内出血 B. 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
C. 便于鼻饲 D. 防止呕吐误吸
E. 改善呼吸功能
7. 患者,男性,74岁,患高血压20余年。突然剧烈头痛伴呕吐,继而昏迷,出现脑疝症状。在通知医生的同时,首先要做好的准备是
A.吸入经20%~30%乙醇湿化氧气
B. 静脉滴注甘露醇
C. 静脉滴注5%葡萄糖液
D. 取“V”形卧位
E. 脑疝易压迫脑干导致死亡,应尽快准备辅助呼吸并密切监测呼吸
8. 护士护理急性颅内压增高的患者时,应注意患者每日液体的入量不宜超过
A. 800 mL B. 1200 mL
C. 2000 mL D. 2300 mL
E. 3000 mL
9. 护士为颅内高压的患者输注20%甘露醇250 mL,估计静脉滴注需要的时间是
A. 5~10 min B. 15~30 min
C. 31~45 min D. 40~50 min
E. 61~80 min
10. 女性,45岁,因脑肿瘤. 颅内压增高,行脑室引流术后3 h,引流管无脑脊液流出,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C. 将引流管轻轻旋转 D. 生理盐水冲洗
E. 必要时换管
11. 患者,男性,54岁,脑出血入院2 d。患者浅昏迷,颅内压持续升高,生命体征尚可,心、肾功能良好。脑CT示小脑出血约20 mL,侧脑室有扩大征象。目前采取最适合的治疗手段是
A.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B. 使用降压药
C. 输血 D. 手术清除血肿
E. 使用止血药
12. 患儿,1岁。外伤致颅内出血,前囟隆起,喷射性呕吐,嗜睡,对光反射迟钝。观察中可提示脑疝发生的表现是
A.血压下降 B. 四肢肌力减退
C. 由嗜睡转为浅昏迷 D. 双侧瞳孔不等大
E. 自主活动减少或消失
13. 患者,男性,50岁。因颅内压增高行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穿刺术后突然发生呼吸骤停,血压下降。该患者最可能发生了
A.颞叶疝 B. 脑肿瘤
C.大脑镰下疝 D. 脑干缺血
E. 枕骨大孔疝
14. 患儿女,5岁。因多次行走时摔倒. 近日出现癫痫发作而住院治疗。责任护士对其父母进行健康教育时不宜
A.指导安抚患儿,避免其哭闹
B. 指导保暖,防止感冒
C. 指导喂食,防止饥饿
D. 指导大小便护理,防止便秘
E. 指导鼓励患儿多参与奔跑,嬉闹等体力活动
第二节 头皮损伤患者的护理
1. 头皮血肿患者,在抽吸出积血后应给予
A.加压包扎 B. 热敷
C. 红外照射 D. 用力揉搓切开引流
E. 切开引流
2. 下列导致头皮损伤最严重的是
A.头皮裂伤 B. 头皮撕脱伤
C. 皮下血肿 D. 帽状腱膜下血肿
E. 骨膜下血肿
3. 患者,男性,30岁。头部被钝器击伤后出现头皮血肿,在抽吸出积血后应给予
A.加压包扎 B.切开引流
C.手法按摩 D.局部超短波理疗
E.涂抹跌打药酒
4. 患者,女性,27岁,因外伤导致头皮裂伤。处理方式为清创术,护士向患者解释行清创术的时间为
A.10 h B.12 h
C.18 h D.24 h
E.72 h
第三节 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1. 严重脑损伤患者的急救首先应
A.CT检查明确诊断 B. 检查神志、瞳孔、眼底
C. 监测生命体征 D. 准备手术
E. 保持呼吸道通畅
2.下列颅脑损伤最急需处理的是
A.脑震荡 B. 顶部的凹陷骨折,深度达1.5 cm
C. 颅底骨折引起外耳道出血 D. 开放性颅脑损伤,脑组织外溢
E. 颅内血肿并脑疝形成
3. 脑震荡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脑脊液无明显改变 B.有头痛、头晕、呕吐
C.血压下降 D.脸色苍白出冷汗
E.短暂的意识障碍
4. 颅脑损伤患者意识改变出现中间清醒期时。应注意发生
A.硬脑膜外血肿 B. 硬脑膜下血肿
C. 脑内血肿 D. 脑挫伤
E. 脑疝
5. 下列瞳孔变化提示脑干损伤的是
A.伤后一侧瞳孔立即缩小 B.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固定
C.双侧瞳孔大小多变 D.双侧瞳孔散大
E.双侧瞳孔不等大
6. 颅脑外伤患者临终状态的瞳孔表现是
A.一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 B. 一侧瞳孔放大,对光反射迟钝
C. 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D. 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E. 双侧瞳孔大小多变,对光反射迟钝
7. 抢救颅内血肿患者,最根本措施是
A. 20%甘露醇250 mL快速静点 B. 气管切开,减轻脑水肿
C. 清除血肿 D. 人工冬眠及物理降温
E. 去骨瓣减压
8. 患者,男,35岁。车祸致头部受伤,呼唤能睁眼,回答问题错误,检查时躲避刺痛,其GCS评分为
A. 5分 B. 8分
C. 10分 D. 12分
E. 15分
9. 患者,男,32岁。因颅脑外伤入院,护士对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评估后,确认患者存在以下健康问题,其中应优先解决的问题是
A.清理呼吸道无效 B. 大便失禁
C. 沟通障碍 D. 活动无耐力
E. 皮肤完整性受损
10. 有一名患者,脑损伤后6 h,意识清晰,头痛,下列哪项处理原则不可取
A.意识清晰,故回家观察 B. 观察意识,瞳孔,生命征等变化
C. 作头颅CT检查 D. 对症处置
E. 向家属交待有迟发性颅内血肿可能
11. 有一名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右侧瞳孔散大,紧急处置首选
A.头颅CT扫描,明确血肿部位 B. 快速静点甘露醇
C. 尽快钻孔探查血肿 D. 气管切开防止脑乏氧
E. 脑室穿刺放脑脊液
12. 患者,男,27岁。头部受伤后立即昏迷,5 min后清醒,三 h后再度昏迷,X线发现颅骨线状骨折,且骨折线越过脑膜中动脉沟,提示为
A.脑挫伤 B. 急性硬膜外血肿
C. 急性硬膜下血肿 D. 外伤性脑内血肿
E. 脑水肿
13. 患者,女性,38岁。因颅脑外伤后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入院后护士给予此患者头高足低位,将床头抬高15~30 cm的目的是
A.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 B.有利于心脏血液回流
C.有利于患者进食喝水 D.有利于缓解呼吸困难
E.防止呕吐物误入呼吸道
14. 女性,24岁,头部外伤后昏迷10 min,清醒后诉头痛、头昏、恶心。检查无阳性体征。首先考虑的诊断
A.脑震荡 B. 硬脑膜下血肿
C. 硬脑膜外血肿 D. 脑挫裂伤
E. 脑内血肿
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
1. 符合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特点是
A.头痛、呕吐剧烈半径强直,双侧肢体活动受限
B.晨起床时发现一侧口角喁斜
C.情绪激动可并发脑血栓
D.突然偏瘫,脑脊液正常
E.晨起床时发现一侧肢瘫,神志清醒
2. 老年人夜间安静睡眠时易出现脑血栓,原因是
A.血稠流动慢 B.长期服用抗凝血药所致
C.脑缺血加重 D.情绪激动
E.脑血管痉挛
3. 蛛网膜下隙出血最具有特征性的表现是
A.剧烈头痛 B. 呕吐
C. 脑膜刺激征 D. 短暂意识障碍
E. 一侧动眼神经麻痹
4. 护理脑出血患者时,动作轻柔的目的是
A.患者舒适 B. 预防压疮
C. 减少情绪波动 D. 防止损伤皮肤黏膜
E. 避免加重脑出血
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持续的时间最长不超过
A. 24 h B. 20 h
C. 16 h D. 12 h
E. 6 h
6. 脑出血最好发的部位是
A.内囊 B. 小脑
C. 脑桥 D. 脑室
E. 脑叶
7. 患者,女性,61岁,晨起觉左侧上、下肢麻木,但可自行去厕所,回卧室时因左下肢无力而跌倒。查体:患者意识正常,左侧上、下肢瘫痪,口眼不歪斜。患者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脑出血 B.高血压脑病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脑血栓形成
E.面神经病变
8. 患者,男性,60岁,脑血栓形成。患者语言障碍,左侧肢体偏瘫。进入康复期,护理首先应考虑
A.心理康复
B.早日下地活动
C.进食营养丰富的饮食,增强抵抗力
D.语言训练
E.患肢功能训练
9. 男,70岁,原有高血压病,血压为23.9/12.6 kPa,某日因故与人争吵, 突然跌倒,立即昏迷,伴四肢抽搐,待医务人员赶到检查发现口眼歪斜、左侧上下肢不能活动,尚未送CT室时,仅上述表现可考虑
A.脑梗死 B. 脑血栓形成
C. 高血压脑出血 D. 蛛网膜下腔出血
E. 短暂脑缺血发作
10. 患者,63岁,睡醒后发现一侧偏瘫,神志清楚,血压20.0/13.0 kPa,脑脊液正常,应考虑为
A.脑出血 B. 脑血栓形成
C. 脑栓塞 D. 蛛网膜下腔出血
E. 高血压脑病
11. 69岁男性患者,在发怒时感到眩晕,即跌倒在地,不省人事。检查:浅昏迷,右侧偏瘫,下列各种体位中,适合该患者的是
A.头部抬高30°,左侧卧位
B. 半坐位
C. 头部抬高,右侧卧位
D. 头低脚高位
E. 头高脚高位
12. 梁某,男,80岁。因意识模糊,频繁呕吐诊断为脑出血入院。身体评估:血压208/120 mmHg,右侧瞳孔大,左侧偏瘫。目前应禁止使用的护理措施为
A.绝对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
B. 应用脱水降颅压治疗
C. 将瘫痪肢体置于功能位
D. 吸氧
E. 协助生活护理,采用灌肠保持大便通畅
13.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为防止再出血,下列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
B. 保持病室的清洁、安静
C. 严格限制探视
D. 去枕平卧
E. 病情稳定后可逐渐进行轻微的活动
14. 蒋某,男,65岁,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清晨起床自行上厕所时摔倒,家人发现其口角歪斜,自觉左侧上下肢麻木送入院。身体评估:神志清楚,左侧偏瘫。CT见低密度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出血 B. 脑挫伤
C. 脑震荡 D. 蛛网膜下腔出血
E. 脑梗死
15. 患者,女性,52岁,做家务时突然头痛,意识丧失1 h。急诊查体:血压200/120 mmHg,意识不清,左侧鼻唇沟变浅;CT示右侧内囊出血。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A.禁用冰敷
B.去枕平卧,头偏一侧
C.及时鼻饲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
D.24 h后给予肢体被动运动
E.侧卧位,头抬高15°~30°
16. 患者,男,48岁。高血压15年,上班途中出现头晕. 头痛,同事将其送往医院治疗,血压180/100 mmHg ,不久症状好转,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该病常见的病因是
A.饮酒 B. 吸烟
C. 高血压 D. 情绪激动
E. 动脉粥样硬化
第五节 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护理
1.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鉴别要点是
A.触发点的存在
B.有无面部痛觉减退和角膜反射减退
C.脑脊液性状
D.伴有牙齿疾患
E.疼痛性质
2. 三叉神经痛治疗首选
A.布洛芬 B. 卡马西平
C. 地西泮 D. 吗啡
E. 阿司匹林
第六节 急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患者的护理
1. 急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的主要首发症状是
A.体位性低血压
B. 双侧下肢无力
C. 各种感觉缺失呈手套袜子形分布
D. 一侧肢体抽搐
E. 绿视
2. 下列病症中属于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危及生命的合并症是
A.癔症发作 B.脑神经损伤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肌障碍
E.压疮
3患者,女性,34岁,吉兰-巴雷综合征。病后5 d出现严重面神经麻痹、吞咽困难,呼吸麻痹、构音含糊。首要的治疗措施是
A.糖皮质激素治疗 B. 鼻饲营养丰富的流质
C. 营养神经治疗 D. 抗生素治疗
E. 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
第七节 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
1. 可以引起帕金森综合征的药物是
A.苯巴比妥钠 B.卡马话平
C.利血平 D.他巴唑
E.苯妥英钠
2. 患者,男, 帕金森患者,躯体呈前倾前屈姿势,行走时上肢摆动动作消失或减少、起动和终止均有困难,步距缩小,这种特殊步态称为
A.醉酒步态 B. 跨阈步态
C. 剪刀步态 D. 鸭步
E. 慌张步态
3. 郭某,女,55岁。因患帕金森病长期服用左旋多巴,下列哪项不是左旋多巴的副作用
A.恶心、呕吐 B. 腹胀
C. 症状波动 D. 精神症状
E. 过敏性休克
(4~6题共用题干)
宋某,男,65岁。双手颤抖和动作迟缓6年余。身体评估:面具脸,双手静止性震颤,右侧明显,右上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手指扣纽扣. 系鞋带等困难,慌张步态。
4. 根据临床征象,患者最可能是是患了何种疾病
A. HLD B. PD
C. 神经衰弱 D. 特发性震颤
E. 脑梗死
5.本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
A.肌强直 B. 面部表情少
C. 静止性震颤 D. 运动迟缓
E. 顽固性便秘
6. 关于该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下列哪项不正确
A.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
B. 疾病早期鼓励患者加强主动运动
C. 药物治疗从大剂量开始,缓慢递减
D. 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适量优质蛋白的清淡饮食
E. 晚期患者应加强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第八节 癫痫患者的护理
1. 癫痫首选、对癫痫的诊断及分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检查是
A.头部CT B.头部PET
C.脑血流图 D.脑磁共振
E.脑电图
2. 癫痫单纯失神发作的特征性表现是
A.头晕头痛 B. 恶心呕吐
C. 全身抽搐 D. 口吐白沫,角弓反张
E. 短暂意识障碍、活动中断、呆滞凝视
3. 癫痫持续状态时首选药物疗法是
A.苯巴比妥钠静注 B. 地西泮静注
C. 水合氯醛肌注 D. 苯妥英钠静注
E. 水合氯醛灌肠
4. 持续性部分性癫痫发作的表现是
A.局部抽搐持续数 h或数日
B.持续性运动性发作
C.失神性发作
D.发作间歇期限内患者持续昏迷
E.强直-阵挛性反复发作
5. 癫痫大发作时,下列哪项护理措施是错误的
A.迅速扶患者就地躺下
B. 放松患者领扣,裤带
C. 用纱布包裹的压舌板塞入患者上下臼齿间
D. 用力按压患者抽搐的肢体
E. 保持患者侧卧
6. 患者,男,35岁。癫痫病史6年,曾有强直-阵挛发作。其最适宜的职业是
A.电工 B. 邮递员
C. 高空作业工人 D. 办公室职员
E. 汽车驾驶员
第九节 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
1. 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特有的临床表现为
A.脑疝
B. 脑膜刺激征
C. 头痛、呕吐
D. 前囟饱满、颅缝增宽
E. 惊厥
2. 患儿,男,11个月,出现喷射性呕吐,前囟饱满,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其不正确的护理措施为
A.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及瞳孔的变化
B. 保持室内安静,避免一切刺激
C. 将患儿头肩抬高150~300侧卧位
D. 给予甘露醇
E. 增加补液量
第十节 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
1. 患儿,男,5岁,一周前流涕。继之高热、头痛、嗜睡、精神异常、意识障碍、口唇有疱疹。白细胞正常。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基本正常。首先应考虑
A.结核性脑膜炎 B. 化脓性脑膜炎
C. 脑栓塞 D. 脑脓肿
E. 病毒性脑膜炎
2. 患儿,男,8岁,因病毒性脑膜炎入院,现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惊厥,下列处理不正确的是
A.抬高床头30°
B. 快速注入20%甘露醇
C. 给氧
D. 快速补液
E. 保持患儿绝对安静,避免躁动
第十一节 小儿惊厥的护理
1. 对于惊厥发作患儿的护理措施,应除外
A.严密监护患儿发作过程,防损伤
B.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C.轻轻将舌向外牵拉
D.手心和腋下放纱布
E.将牙垫置于上下磨牙间
2. 小儿惊厥发作时,应首先做哪项护理工作
A.立即送人抢救室 B. 立即解松衣领,平卧,头侧位
C. 将舌轻轻向外牵拉 D. 手心和腋下放入纱布
E. 置牙垫于上下磨牙之间
(3~4题共用题干)
患儿,男,2岁,因发热. 咳嗽2 d,惊厥1次就诊。查体:39.5℃,咽红,心肺(-)。
3. 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是
A.窒息 B. 低血糖
C. 热性惊厥 D. 低血钙
E. 化脓性脑膜炎
4. 对该患儿家长的健康指导,正确的是
A.高热惊厥日后不会发生
B. 如有发作,立即抱往医院抢救
C. 患儿发作时应摇晃呼喊,将其唤醒
D. 如患儿日后再有体温升高,应积极实施物理降温
E. 高热惊厥可以自行好转,好转后不需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