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简介
《色彩构成》这本书是由.范小春著创作的,《色彩构成》共有88章节
1
作者简介
...
2
目录
目 录 作者简介 前言 色彩构成教学与现代艺术设计 一、关于色彩构成 二、构成中的色彩形态对比问题 三、色彩构成的教学体系 两点说明: 四、色彩构成教学的明确性...
3
前言
...
4
色彩构成教学与现代艺术设计
当今社会,人类所处的是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观念,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于是人们提出了科学与...
5
一、关于色彩构成
在人类生活的发展过程中,色彩始终在焕发着神奇的魅力。人们不仅发现、观察、创造、欣赏着绚丽缤纷的色彩世界,还人为地不断深化着对色彩的认识和运用。而今,人类已不再简...
6
二、构成中的色彩形态对比问题
色彩到底是处于何种形态?它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人们很少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在这里稍微作一下探讨。 抽象是指没有描写或表现客观的具体形象,它...
7
三、色彩构成的教学体系
如今在我国,不仅美术学校、工艺美术学校和学院开设构成课,就连理工科院校的很多专业也开设构成课,可以说是非常普及了。然而,就其内容而言却相当滞后,甚至分不出教学层...
8
两点说明:
1.就设计基础教育体系而言,目前色彩构成教学的情况是内容不够充分,教师自身的认识深度不够,严重影响了与专业设计的联系。 2.在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又要遵循构...
9
四、色彩构成教学的明确性
对于造型艺术家来讲,色彩是须臾不可或缺的要素。诉诸视觉的图形是一种目的构成,无论是绘画或是工业设计的二次元表现,依照一般的理论认识,都将其构成要素分成四个部分,...
10
五、教学方法和步骤安排
通常的构成教学,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经常处于初级的造型基础阶段,还达不到设计基础的水平。因此,色彩构成的教学必须要从构成学科的范围及其体系入手,以色彩学...
11
课程设置
...
12
一、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设置适用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学科教学。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色彩原理、认识色彩体系;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色彩的搭配及构成法则,帮助大家分析和...
13
二、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掌握色彩构成方法,研究色彩构成美学,建立理性思维方法与现代审美意识,理解色彩构成在设计中的运用,能够自己独立完成色彩构成作业。通过多媒体...
14
三、课程教学进程计划表
课程名称:色彩构成 ...
15
四、考核与评分
平时到课与完成作业的态度以及课外的设计方案占50%,完成作业的数量、质量以及展览效果占50%。 集体评分制:由系主任、教研室主任、任课教师等组成评分小组,原则上...
16
五、教学参考资料
1.《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日]朝仓直已著,吕清夫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2.《色彩设计学》黄国松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17
第一章 色彩理论
...
18
第一节 色彩的物理原理
色彩是人们根据物体遇到可见光并分解可见光所产生的知觉。没有光源便没有色彩,人们凭借光才能看见物体的形状、色彩,从而认识客观世界。...
19
一、光与色
真正揭开光色之谜的是英国的科学家牛顿,1666年,牛顿进行了著名的色散实验。他把太阳白光用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束。同时,七色光束如果通过一...
20
二、光源色、物体色、固有色
所有物体的色彩总是在某种光源下产生的,同时随着光源色以及环境色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其中以光源色的影响最大(图1-5)。 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将呈现不同的色彩。在...
21
三、色彩与色温
一般的物体在温度变化时都可产生色光及色彩的变化。有经验的炼钢工人根据铁水的色彩可以判断出大致的温度,天文学家也是根据恒星发光的色彩来确定其温度。光线的质量影响物...
22
第二节 色彩的生理原理
人之所以有色彩感觉是由客观因素及主观因素造成的。客观因素有光源、可见光、不同质的物体、反射与吸收的作用等。但所有的色彩感觉(包括色相、明度、纯度)都是建立在人的...
23
一、视觉生理构造
人眼的形状像一个小球,通常称为眼球(图1-8),眼球内具有特殊的折光系统,使进入眼内的可见光因为凸透镜成像原理汇聚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含有感光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
24
二、色彩的视觉研究
视觉三色学说亦称三原感觉论,是由19世纪英国物理学家和法国物理学家共同建立的。 1802年英国物理学家杨格(T.Young)提出了颜色视觉生理器三原色的假说。后...
25
三、色彩的错觉与幻觉
物体是客观存在的,但视觉现象并非完全是客观存在,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东西在起作用。当人的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物进行分析、综合发生困难时就会造成错觉;当前知觉与过...
26
第三节 色彩的心理性
色彩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而产生色感时,必然导致人产生某种带有情感的心理活动。事实上,色彩生理和色彩心理过程是同时交叉进行的,...
27
一、色彩心理与年龄
根据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人随着年龄上的变化,生理结构也发生变化,色彩所产生的心理影响随之有别(图1-13)。有人作过统计:儿童大多喜爱极鲜艳的颜色。婴儿喜爱红色和...
28
二、色彩的心理错觉
色彩的直接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的直接影响。心理学家对此曾做过许多实验。他们发现,在红色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兴奋冲动。...
29
三、色彩表情
色彩本身是没有灵魂的,它只是一种物理现象,但人们却能感受到色彩的情感,这是因为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色彩的世界中,积累着许多视觉经验,一旦知觉经验与外来色彩刺激发生...
30
四、色彩的共同心理感应
共同的生理机制和情与欲以及生存环境使人类在对外界事物的感应心理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共性。 色彩的冷暖感 红、橙、黄色常常使人联想到旭日东升和燃烧的火焰,因此有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