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色立体
色立体是借助于三维空间来表示色相、纯度、明度的概念。如果我们借助地球仪为模型(图2-5),色彩的关系可以用这样的位置和结构来表示:赤道部分表示纯色相环;南北两极连成的中心轴为无彩色系的明度序列,南极为黑,北极为白,球心为正灰;南半球为深色系,北半球为明色系;球的表面为清色系;球内为含灰色系(浊色系);球表面任何一个到球中心轴的垂直线上,表示着纯度序列;与中心轴相垂直的圆直径两端表示补色关系。可以发现纯度最大的黄色不在赤道上,而是靠近白色一极。纯度最大的紫色也不在赤道上,而是靠近黑色一极,这样就构成一个波浪起伏式偏赤道的色球仪。
2-3 伊顿色相环
2-4 日本色研会色环
奥斯特华德色立体
奥斯特华德是德国化学家,1921年他出版了一本《奥斯特华德色彩图示》,后被称为奥氏色立体(图2-6)。他将各个明度从0.891~0.035 分成8 份,分别用a、c、e、g、i、l、n、p表示,每个字母分别含白量和黑量(他这种分法是以韦伯的比率为依据的)。以明暗系列为垂直中心轴,并以此作为三角形的一条边,其顶点为纯色,上端为明色,下端为暗色,位于三角形中间部分为含灰色。各个色的比例为:纯色量+白+黑=100%。奥氏运动空间的方法是将纯色、白色、黑色按不同比例分别在旋转盘上涂成扇形,旋转混合,得出混合各种所需的色光,然后再以颜料凭感觉复制。
奥氏色立体的色相环由24 色组成,色相环直径两端的色互为补色,以黄、橙、红、紫、青紫(群青)、青(绿蓝)、绿(海绿)、黄绿(叶绿)为8 个主色,各主色再分三等份组成24色相环,并用1~24的数字表示。每个色都有色相号/含白量/含黑量。如8ga表示:8号色(红色),g是含白量,由表查得22;a是含黑量,查得是11,结论是浅红色。
孟塞尔色立体
孟塞尔是美国的色彩学家,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他在1915年就出版过《孟塞尔颜色图谱》。孟氏色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根据颜色的视知觉特点所制定的标色系统(图2-7)。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该标色系统作为颜色的分类和标定的办法。孟氏色立体的中心轴无彩色系从白到黑分为11个等级,其色相环主要有10个色相组成:红(R)、黄(Y)、绿(G)、蓝(B)、紫(P)以及它们相互的间色黄红(YR)、绿黄(GY)、蓝绿(BG)、紫蓝(PB)、红紫(RP)。R与RP 间为RP+R,RP与P 间为P+RP,P与PB 间为PB+P,PB与B 间为B+PB,B与BG间为BG+B,BG与G 间为G+BG,G与GY 间为GY+G,GY与Y 间为Y+GY,Y与YR 间为YR+Y,YR与R间为R+YR。为了作更细的划分,每个色相又分成10个等级。每5种主要色相和中间色相的等级定为5,每种色相都分出2.5、5、7.5、10四个色阶。任何颜色都用色相/明度/纯度(即H/V/G)表示,如5R/4/14表示色相为第5号红色,明度为4,纯度为14,该色为中间明度,纯度为最高的红。
2-5 色立体示意图
2-6 奥斯特华德色立体示意图
2-7 孟塞尔色立体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