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后 记

从历史发展来看,现代设计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我国工艺美术的基础教育一直以图案课为主,构成课的引进,只有短短的三十多年的历史。从刚开始构成基础教学理论的贫乏,到逐步完善和成熟,无数美术教育者费尽了心机始有今日的辉煌。然而,近些年来很多高校围绕设计专业如何进行色彩构成教学的问题还一直争论不休。有些人认为,解决设计基础的色彩问题只需懂得一些主观色彩的表达就够了,而不需要研究条件色理论和进行写生色彩的训练;而与之对立的观点,则认为只要学好了绘画性的写实色彩,就可以代替设计色彩的表达。这些观点均失之偏颇。色彩构成作为专业设计的基础课程,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但是,笔者在给本科高年级或研究生分析作业的时候,几乎每次都会发现其问题是在色彩构成这门课程中得到的系统训练不够而造成的。

就色彩构成这门课程而言,其实已完整地包含了设计专业所有横向和纵向的理论知识。本书是作为基础教材编写的,笔者的想法是通过本书,让学生在学习色彩构成时,能了解色彩构成在整个设计领域的地位与重要作用,对色彩的原理、规律、法则和技法等基本理论知识务必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但由于篇幅所限,因此,在很多具体方面讲得不够全面,还敬请各位谅解。

本教程中布置了许多思考题和作业,是为了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可作为任课教师的参考。

在此特别对黄国松、朝仓直巳、王受之、赵奉堂、辛华泉、尹定邦、张继渝等专家学者们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的作品范例选用了美术院校大量的师生作品,同时还斗胆选用了一些国内外的优秀作品,本着教学的目的,用以举例说明。由于有些作者姓名或地址不详,又无法联系,如有冒犯或不妥之处,敬请原谅!在此对这些作者深表感谢!

本书也是笔者对自己多年来设计教学和实践的一次总结,由于水平有限,难免有许多不足之处。真诚地期望能得到来自各方面的赐教、批评和指正,并欢迎提出宝贵意见,以便笔者进一步学习和改进。

作者

201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