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燃烧学》简介
《消防燃烧学》这本书是由和丽秋创作的,《消防燃烧学》共有172章节
1
高等学校消防指挥专业规划教材编委会名单
编委会主任:胡玉勤 编委会副主任:陈宏伟 吕显智 编委会委员:张宏宇 唐朝纲 周白霞 本书从燃烧学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燃烧基础、火灾烟气、着火与灭火理论和燃烧...
2
前言
教材建设是院校建设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配套、适用、体系化的专业教材不但能满足教学发展的需要,还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3
目录
...
4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 1.了解燃烧学的应用及火灾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2.熟悉燃烧学发展简史。 3.掌握火灾的概念及火灾分类。...
5
一、燃烧学发展简史
火的使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据考古发现,人类用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170万~180万年以前。人类利用火来烧烤食物、御寒取暖、防御野兽,逐渐发展到利用火来...
6
二、燃烧学的应用
如上所述,燃烧学是一门内容丰富,发展迅速,既古老又年轻,且实用性很强的交叉学科。首先看看在全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用于燃烧的矿物燃料所占的地位,见表1-1。 ...
7
三、火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如果用火不当,或者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人们对燃烧反应无法控制,以致在人们根本不希望的地方或时间发生了燃烧...
8
四、火灾分类
...
9
(一)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类
2009年4月1日实施的《火灾分类》(GB/T 4968—2008)中,根据火灾中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火灾划分为A、B、C、D、E、F共6个不同的类别。 (...
10
(二)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类
公安部根据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493号令)的规定,于2007年6月1日起,将火灾等级调整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火灾4个等级,火灾等级...
11
(三)按火灾原因分类
在《中国消防年鉴》中,按起火原因把火灾分为以下11类: (1)电气。违反电气安装安全规定和使用安全规定,导致电气线路故障、电器设备故障或电加热器具故障而引发火灾...
12
五、学习消防燃烧学的主要任务和方法
消防燃烧学是消防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研究内容包括物质的燃烧条件、着火机理、燃烧类型、燃烧过程、各种可燃物的燃烧特征以及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等,并为建立...
13
第二章 燃烧基础
燃烧,俗称“着火”,是一种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为进一步加深对燃烧现象的认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火灾,本章将对燃烧的本质、燃烧的条件、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燃烧温度、...
14
第一节 燃烧的本质
【学习目标】 1.了解燃烧与氧化的关系。 2.熟悉影响燃烧反应速度的因素。 3.掌握燃烧概念与本质。...
15
一、燃烧
人们通过长期的用火实践和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一种放热发光的剧烈化学反应。因此,国家标准《消防基本术语》(GB5907—1986)规...
16
二、燃烧与氧化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或其他氧化剂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但由于氧化速度的不同,或成为燃烧反应,或成为一般的氧化反应。剧烈氧化的结果,放热发光,成为燃烧;而一般氧化,仅...
17
三、燃烧反应速度方程
燃烧反应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速度方程可以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论得到。 (一)质量作用定律 对于简单反应 aA+bB=cC+dD 其反应速度在恒温条件下与反...
18
第二节 燃烧的条件
【学习目标】 1.了解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的概念。 2.熟悉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3.掌握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
19
一、燃烧的必要条件
燃烧现象十分普遍,但其发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作为物质的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燃烧反应必须有氧化剂和还原剂参加,此外还要有引发燃烧的物质,即可燃物、助燃物、点...
20
二、燃烧的充分条件
(一)一定浓度的可燃物 要燃烧,必须具备一定浓度的可燃物。如果可燃物的浓度不能达到一定比例,燃烧就不一定发生。例如,氢气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4%~75%之间时遇点...
21
三、燃烧条件的应用
燃烧不仅需要一定的条件,而且燃烧条件是一个整体,无论缺少哪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掌握了燃烧条件,就可以有效防火和灭火,同火灾作斗争。 (一)防火的基本方法 防火...
22
第三节 阻燃原理和技术
【学习目标】 1.了解固体材料的阻燃和防护技术。 2.熟悉阻燃剂及其分类。 3.掌握阻燃的基本原理。 阻燃、探测、灭火和控烟是控制火灾的重要环节。在完善消防功能...
23
一、阻燃剂及其分类
(一)阻燃剂及其阻燃性 所谓阻燃剂,就是用以提高材料抗燃性即阻止材料被引燃及抑制火焰传播的助剂。通过阻燃处理,使固体材料具有防止、减缓或终止有焰燃烧以及提高耐火...
24
二、固体材料的阻燃和防护技术
(一)高聚物的阻燃技术 塑料是以聚合物(或称树脂)为主要成分,再加入填料、增塑剂、抗氧化剂、阻燃剂及其他一些为实现某种功能而添加的助剂,并经过某种方法加工而成的...
25
三、阻燃技术的最新进展
随着我国阻燃法规的健全、加工设备的改进、研究力量的日益增强以及阻燃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阻燃剂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目前,阻燃剂在塑料助剂中已占第二位,而且对阻燃剂的...
26
第四节 火焰
【学习目标】 1.了解火焰的概念及其分类。 2.熟悉火焰的结构。 3.掌握火焰的特征及对灭火工作的影响。...
27
一、火焰及其分类
火焰是燃料和空气混合后迅速转变为燃烧产物的化学过程中出现的可见光或其他的物理表现形式,也是一种物理现象。它是有焰燃烧的基本特征。 气态可燃物燃烧时形成的火焰,有...
28
二、火焰的特征
火焰的存在通常是燃烧发生的标志,而火焰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发光。由不同化学组成的可燃物以及在不同条件下燃烧时,其火焰特征则不同。火焰有显光的(光亮的)和不显光的(...
29
三、火焰对灭火工作的影响
一般地说,可燃物着火都有火焰形成,火焰温度与火焰颜色、亮度等有关。火焰温度越高,火焰越明亮,辐射强度越高,对周围可燃物和人员威胁就越大。因此,在火场上可以根据火...
30
第五节 热传递
【学习目标】 1.熟悉热传递对火灾的影响。 2.掌握热传递的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由于温度差而引起热量传递的过程,称为传热或称为热传递。燃烧放出的热量,以热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