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点与闪点的关系

二、燃点与闪点的关系

可燃物没有达到燃点时,不会被点燃。可燃物的燃点越低,越容易点燃,火灾危险性也就越大。部分常见可燃物的燃点见表5-11。

表5-11 部分常见可燃物的燃点 (单位:℃)

978-7-111-46757-1-Chapter05-20.jpg

一切可燃液体的燃点都高于闪点。其一般规律是:易燃液体的燃点比闪点高1~5℃,而且液体的闪点越低,这一差值越小。例如,汽油、丙酮等闪点低于0℃的液体,这一差值不足1℃;闪点在100℃以上的可燃液体,这一差值可达到30℃以上。实际上,在敞开容器中很难把易燃液体的闪点与燃点区别开来。因此,在评定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时,一般以闪点为参数。

但是,燃点对可燃固体和闪点比较高的可燃液体却具有实际意义。根据可燃物的燃点高低,可以衡量其火灾危险程度,燃点低的物质在接触火、热或受外力作用时,往往引起强烈连续地燃烧。例如,硫黄、樟脑、萘等,其分子组成简单,熔点和燃点都低,受热后迅速蒸发,其蒸气遇明火或高温即迅速燃烧。在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上,通常以燃点300℃作为划分易燃固体和可燃固体的界限。根据燃点可以在防火和灭火工作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控制这些物质的温度在燃点以下,就可防止火灾的发生;在灭火中用冷却法灭火,其原理就是将着火物质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使火熄灭。

【思考与练习题】

1.简述闪燃和点燃的区别。

2.简述闪点和燃点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