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闪燃与闪点
闪燃是可燃液体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一定的温度下,液体表面上产生的可燃蒸气只能维持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各种液体表面都有一定数量蒸气,蒸气浓度取决于该液体温度,液体温度越高,其蒸气浓度越大。当液体升温至一定的温度,蒸气达到一定浓度时,若有火焰或炽热物体靠近液体表面,就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采用闭杯法测定),液体蒸气与空气混合遇火源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叫液体的闪点。在闪点时,液体生成的蒸气还不多,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液体蒸发速度还不快,来不及补充新的蒸气以维持稳定的燃烧,所以闪燃一下就熄灭了。闪燃往往是着火的先兆,当可燃液体加热到闪点以上时,一经火焰或火星的作用,就不可避免地引起着火。
闪燃这个概念主要使用于可燃性液体,某些能够在室温下挥发或缓慢蒸发(升华)的固体,也会发生闪燃现象,也有闪点,如萘和樟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