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典型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核心典型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测定和编制定额时,需对施工过程进行分解。对比工作过程的特点,工序还应具有的特征是( )。【2008年真题】

A.人员编制不变 B.劳动工具不变 C.工作地点不变 D.工作时段不变

2.施工过程可以分为工序、工作过程和综合工作过程,其分类标准是( )。

A.工艺特点 B.工具设备的机械化程度

C.组织的复杂程度 D.施工过程性质

3.从施工过程组织的复杂程度上说,砌砖墙应属于( )。

A.工序 B.工作过程

C.综合工作过程 D.非循环施工过程

4.关于工序特征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0年真题】

A.工作者、工作地点不变,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可变

B.劳动对象、劳动工具不变,工作者、工作地点可变

C.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工作地点不变,工作者可变

D.工作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工作地点均不变

5.下列因素中,影响施工过程的技术因素是( )。【2012年真题】

A.工人技术水平 B.操作方法 C.机械设备性能 D.劳动组织

6.运输汽车装载保温泡沫板,因体积大但重量不足而引起的汽车在降低负荷的情况下工作的时间属于机器工作时间消耗中的( )。【2006年真题】

A.有效工作时间 B.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

C.多余工作时间 D.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

7.在工人工作时间分类中,由于材料供应不及时引起工作班内的工时损失应列入( )。【2009年真题】

A.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 B.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

C.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 D.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8.工人的工作时间中,熟悉施工图样所消耗的时间属于( )。【2010年真题】

A.基本工作时间 B.辅助工作时间

C.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 D.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9.下列工人工作时间消耗中,属于有效工作时间的是( )。【2013年真题】

A.因混凝土养护引起的停工时间

B.偶然停工(停水、停电)增加的时间

C.产品质量不合格返工的工作时间

D.准备施工工具花费的时间

10.在编制人工消耗定额时,应给予合理考虑的是( )。

A.由于水源、电源中断引起的停工时间

B.由于施工组织不善引起的停工时间

C.由于材料供应不及时引起的停工时间

D.由于工作地点组织不良引起的停工时间

11.不可避免的中断所消耗的时间是由于( )引起的工作中断所必需的时间。

A.工作面准备 B.施工工艺特点

C.工作结束后的整理工作 D.劳动工具的准备工作

12.在机械工作时间消耗的分类中,由于工人装料数量不足引起的砂浆搅拌机不能满载工作的时间属于( )。【2011年真题】

A.有根据地降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

B.机械的多余工作时间

C.违反劳动纪律引起的机械时间损失

D.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

13.用计时观察法测定时间消耗的诸多方法中,精确度较高的方法是( )。【2010年真题】

A.数示法 B.图示法 C.接续法 D.选择法

14.下列机械消耗时间中,属于机械必须消耗时间的是( )。【2012年真题】

A.未及时供料引起的机械停工时间B.由于气候条件引起的机械停工时间

C.装料不足时的机械运转时间D.因机械保养而中断使用的时间

15.定额测定是制定定额的一个主要步骤,测定定额通常采用计时观察法,在计时观察法中,精确度最高的是( )。【2007年真题】

A.接续法测时 B.选择法测时 C.写实记录法 D.工作日写实法

16.下列对于测时法的特征描述中,正确的是( )。【2014年真题】

A.测时法既适用于测定重复的循环工作时间,也适用于测定非循环工作时间

B.选择测时法比接续测时法准确、完善,但观察技术也较之复杂

C.当所测定的各工序的延续时间较短时,接续测时法较选择测时法更方便

D.测时法的观测次数应该根据误差理论和经验数据相结合的方法确定

17.获得各种产品的基本工作时间和辅助工作时间合并称为( )。

A.规范时间 B.定额时间C.工序工作时间 D.必须消耗时间

18.根据计时观察资料测得某工序工人工作时间有关数据如下: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12min,基本工作时间68min,休息时间10min,辅助工作时间11min,不可避免中断时间6min,则该工序的规范时间为( )min。【2007年真题】

A.33 B.79 C.28 D.27

19.根据计时观察法测定,某人工挖基坑二类土1m3的有关数据如下:基本工作时间180min,辅助工作时间占工序作业时间的百分比为10%,规范时间占工作日时间百分比为20%,则挖该基坑1m3的定额时间为( )min。【2008年真题】

A.243 B.247.5 C.250.0 D.257.1

20.通过计时观察,完成某工程的基本工作时间为6h/m2,辅助工作时间为工序作业时间的8%,规范时间占工作时间的15%,则完成该工程的时间定额是( )工日/m2。【2013年真题】

A.0.93 B.0.94 C.0.95 D.0.96

21.通过计时观察资料得知:人工挖二类土1m3的基本工作时间为6h,辅助工作时间占工序作业时间的2%。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休息时间分别占工作日的3%、2%、18%。则该人工挖二类土的时间定额是( )。【2006年真题】

A.0.765工日/m3 B.0.994m3/工日 C.1.006工日/m3 D.1.307m3/工日

22.在对材料消耗过程测定与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产品数量和材料消耗量的计算而确定各种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是( )。【2014年真题】

A.实验室试验法 B.现场技术测定法

C.现场统计法 D.理论计算法

23.根据材料消耗的性质划分,施工材料可以划分为( )。【2006年真题】

A.实体材料和非实体材料 B.必须消耗的材料和损失的材料

C.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 D.一次性消耗材料和周转材料

24.1m3的一砖厚砖墙中,若材料为标准砖(240mm×115mm×53mm),灰缝厚度为10mm,砖损耗率为2%,砂浆损耗率为1%,则砂浆消耗量为( )m3。【2009年真题】

A.0.062 B.0.081 C.0.205 D.0.228

25.砌筑每m3一砖厚砖墙,砖(240mm×115mm×53mm)的净用量为529块,灰缝厚度为10mm,砖的损耗率为1%,砂浆的损耗率为2%。则每m3一砖厚砖墙的砂浆消耗量为( )m3。【2011年真题】

A.0.217 B.0.222 C.0.226 D.0.231

26.已知1m2砖墙的勾缝时间为8min,则每m3一砖半厚墙所需的勾缝时间为( )min。【2013年真题】

A.12.00 B.21.92 C.22.22 D.33.33

27.根据计时观测资料得知,每m2标准砖墙勾缝时间为10min,辅助工作时间占工序作业时间的比例为5%,准备结束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休息时间占工作班时间的比例分别为3%、2%、15%。则每m3砌体1标准砖厚砖墙勾缝的产量定额为( )m3/工日。

A.8.621 B.8.772 C.9.174 D.14.493

28.某土方施工机械一次循环的正常时间为2.2min,每循环工作一次挖土0.5m3,工作班的延续时间为8h,机械正常利用系数为0.85。则该土方施工机械的产量定额为( )m3/台班。【2007年真题】

A.7.01 B.7.48 C.92.73 D.448.80

29.出料容量为500L的砂浆搅拌机,每循环工作一次,需要运料、装料、搅拌、卸料和中断的时间分别为120s、30s、180s、30s、30s,其中运料与其他循环组成部分交叠的时间为30s。机械正常利用系数为0.8,则500L砂浆搅拌机的产量定额为( )m3/台班。(1m3=1000L)【2011年真题】

A.27.43 B.29.54 C.32.00 D.48.00

30.某工程现场采用斗容量为0.5m3的挖掘机挖土,每一次循环中,挖土提升斗臂、回转斗臂、卸土、反转斗臂并落下土斗四个组成部分的时间分别为25s、15s、10s和15s,两次循环之间有5s交叠时间,若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为0.85,则该机械的台班产量定额为( )m3/台班。

A.188 B.240 C.204 D.222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工人工作时间中,虽属于损失时间,但在拟定定额时又要适度考虑它的影响的是( )。【2008年真题】

A.施工本身导致的停工时间 B.非施工本身导致的停工时间

C.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D.多余工作时间

E.偶然工作时间

2.工人工作时间中的损失时间包括( )。【2007年真题】

A.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 B.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

C.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 D.休息时间

E.偶然工作时间

3.根据工人工作时间分类,下列属于必须消耗的时间是( )。【2006年真题】

A.工人下班前工具整理所耗的时间

B.钢筋工在钢筋下料前熟悉图样所耗的时间

C.墙体砌筑工人等待砂浆所耗的时间

D.因短暂停电而导致配合机械工作的工人停工所耗的时间

E.工序交接时对前一工序不可避免的修理所耗的时间

4.计时观察法的作用包括( )。【2006年真题】

A.取得编制劳动定额、材料定额、机械定额所需的基础资料

B.研究先进工作法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具体影响

C.研究先进技术操作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具体影响

D.研究减少工时消耗的潜力

E.研究定额执行情况,反馈信息

5.在定额测定中,写实记录法是测定时间定额的常用方法,其特点包括( )。【2009年真题】

A.主要适用于测定定时重复的循环工作

B.能够获得分析工作时间消耗和制定定额必需的全部资料

C.能够通过测定检查定额的执行情况

D.能反映工人或机器工作日工时消耗的全部情况

E.观测对象可以是一个工人,也可以是一个工人小组

6.关于测定时间消耗的工作日写实法的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2011年真题】

A.工作日写实法用于检查定额执行情况时,需要测定3~4次

B.能够获得整个工作班内各种工时的消耗量

C.需要记录产品数量和影响工时消耗的各种因素

D.记录时间时需要将有效工作时间分成不同组成部分

E.应按工时消耗的性质分类记录各类工时消耗量

7.为保证写实记录法数据的可靠性,写实记录延续时间的确定,应满足的要求有( )。【2013年真题】

A.算术平均值精准确度 B.被测定个人或小组的最低数量

C.测定的数列的稳定系数 D.测定总延续时间的最小值

E.测定完成产品的最低次数

8.下列施工工作时间分类选项中,属于工人有效工作时间的有( )。【2014年真题】

A.基本工作时间 B.休息时间

C.辅助工作时间 D.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

E.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9.通过计时观察,完成某工程的基本工作时间为6h/m3,辅助工作时间占工序时间的8%,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休息时间分别占工作班时间的3%、10%、2%,则下列计算结果中正确的有( )。【2012年真题】

A.基本工作时间为0.750工日/m3 B.工序作业时间为0.815工日/m3

C.辅助工作时间为0.060工日/m3 D.规范时间为0.122工日/m3

E.定额时间为0.959工日/m3

10.挂贴墙面花岗石板材的施工中,所用下列材料属于形成工程实体材料的有( )。【2010年真题】

A.花岗石板材 B.水泥砂浆 C.钢龙骨 D.脚手架

E.安全网

(三)答案及解析

单项选择题答案见下表:

978-7-111-49900-8-Chapter02-13.jpg

【单选题第1题解析】考核工序的特征。工序的特征是:工作者不变,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工作地点也不变。工作过程特点是人员编制不变,工作地点不变,而材料和工具则可以变换。

【单选题第2题解析】施工过程根据施工过程组织上的复杂程度,可以分解为工序、工作过程和综合工作过程。

【单选题第3题解析】综合工作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在组织上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并且最终能获得一种产品的施工过程的总和。例如,砌砖墙这一综合过程,由调制砂浆、运砂浆、运砖、砌墙等工作过程构成。

【单选题第4题解析】考核工序的特征。工序的特征是:工作者不变,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工作地点也不变。

【单选题第5题解析】技术因素包括产品的种类和质量要求,所用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类别、规格和性能,所用工具和机械设备的类别、型号、性能及完好情况等。

【单选题第6题解析】考核有效工作时间,在有效工作的时间消耗中又包括正常负荷下、有根据地降低负荷下的工时消耗、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汽车运输重量轻而体积大的货物时,不能充分利用汽车的载重吨位属于有根据地降低负荷下的工时消耗;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属于必须消耗的时间;多余工作时间和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属于损失时间。

【单选题第7题解析】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是由于施工组织不善、材料供应不及时、工作面准备工作做得不好、工作地点组织不良等情况引起的停工时间。

【单选题第8题解析】任务的准备和结束时间是在一批任务的开始和结束时产生的,如熟悉图样、准备相应的工具、事后清理场地等,通常不反映在每一个工作班里。

【单选题第9题解析】有效时间包括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基本工作时间是工人完成能生产一定产品的施工工艺过程所消耗的时间。通过这些工艺过程可以改变材料的结构与性质。如混凝土制品的养护干燥等。

【单选题第10题解析】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是由于水源、电源中断引起的停工时间,这种情况定额中应给予合理的考虑。

【单选题第11题解析】不可避免的中断所消耗的时间是由于施工工艺特点引起的工作中断所必需的时间。

【单选题第12题解析】低负荷工作时间是由于工人或技术人员的过错所造成的施工机械在降低负荷的情况下工作的时间。例如,工人装车的砂石数量不足引起的汽车在降低负荷的情况下工作所延续的时间。

【单选题第13题解析】考核计时观察法的方法,数示法和图示法属于写实记录法,而写实记录法比较简便、精确度稍差于测时法。连续法和选择法属于测时法。接续法测时是连续测定一个施工过程各工序或操作的延续时间。接续法测时也称为连续法测时。它比选择法测时准确、完善。

【单选题第14题解析】机器工作时间在必须消耗的工作时间里,包括有效工作、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和不可避免的中断三项时间消耗。不可避免的中断工作时间是与工艺过程的特点、机器的使用和保养、工人休息有关的中断时间。

【单选题第15题解析】考核计时观察法的方法,数示法和图示法属于写实记录法,而写实记录法比较简便、精确度稍差于测时法。连续法和选择法属于测时法。接续法测时,是连续测定一个施工过程各工序或操作的延续时间。接续法测时也称为连续法测时。它比选择法测时准确、完善。

【单选题第16题解析】测时法主要适用于测定定时重复的循环工作的工时消耗。接续法测时比选择法测时准确、完善,但观察技术也较之复杂。当所测定的各工序或操作的延续时间较短时,连续测定比较困难,用选择法测定时比较方便且简单。确定观测次数较为科学的方法应该依据误差理论和经验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来判断。

【单选题第17题解析】根据计时观察资料的分析和选择,可以获得各种产品的基本工作时间和辅助工作时间,将这两种时间合并称之为工序作业时间。

【单选题第18题解析】规范时间内容包括工序作业时间以外的准备与结束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以及休息时间。规范时间=12+10+6=28(min)。

【单选题第19题解析】考核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工序作业时间=180+工序作业时间×10%,工序作业时间=180/(1-10%)=200;工作日时间=工序作业时间+规范时间,工作日时间=200+20%×工作日时间,工作日时间=200/(1-20%)=250(min)。

【单选题第20题解析】考核基本工作时间=6/8=0.75(工日/m2);工序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0.75/(1-8%)=0.8152(工日/m2);定额时间=工序时间+规范时间=0.8152/(1-15%)=0.959(工日/m2)≈0.96(工日/m2)。

【单选题第21题解析】考核基本工作时间=6/8=0.75(工日/m3);工序时间=基本工作时间/(1-辅助工作时间占工序作业时间%)=0.75/(1-2%)=0.7653(工日/m3);时间定额=0.7653/(1-3%-2%-18%)=0.9939(工日/m3)≈0.994(工日/m3)。

【单选题第22题解析】现场技术测定法是根据对材料消耗过程的测定与观察,通过完成产品数量和材料消耗量的计算,而确定各种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方法。

【单选题第23题解析】据材料消耗的性质划分,施工中材料的消耗可分为必须消耗的材料和损失的材料两类性质。

【单选题第24题解析】标准砖净用量=529(块);砂浆的净用量=1-砖数×砖体积=1-529×0.24×0.115×0.053=0.226(m3);砂浆的实际用量=净用量×(1+损耗率)=0.226×1.01=0.228(m3)。

【单选题第25题解析】砂浆的净用量=1-砖数×砖体积=1-529×(0.24×0.115×0.053)=0.2262(m3);砂浆消耗量=砂浆的净用量×(1+损耗率)=0.2262×(1+2%)=0.2307(m3)。

【单选题第26题解析】标准砖的规格240mm×115mm×53mm,则每m3一砖半厚墙所需的勾缝面积=1/(0.240+0.115+0.010)=2.74(m2);每m3一砖半厚墙所需的勾缝时间=2.74×8=21.92(min)。

【单选题第27题解析】考核1m3砌体1标准砖厚砖墙的面积换算系数=1/0.24=4.17;1m3砌体1标准砖厚砖墙勾缝的基本工作时间=10×4.17=41.7(min);工序作业时间=41.7/(1-5%)=43.895(min);定额时间=43.8947/(1-3%-2%-15%)=54.869(min)=0.114(工日);产量定额=1/0.114=8.772(m3/工日)。

【单选题第28题解析】考核机械台班产量定额的计算,机械1h纯工作正常生产率×工作班延续时间×机械正常利用系数=60/2.2×0.5×8×0.85=92.73(m3/台班)。

【单选题第29题解析】考核施工机械台班产量定额的计算,搅拌机一次循环的正常延续时间=2+0.5+3+0.5+0.5-0.5=6(min)=0.1(h),纯工作1h的循环次数为10次,纯工作1h的正常生产率=10×500=5000(L)=5(m3),台班的产量定额=5×8×0.8=32(m3/台班)。

【单选题第30题解析】机械一次循环时间=∑(每一循环组成部分时间之和)-两次循环的交叠时间=25+15+10+15-5=60(s);一小时内的循环次数=3600/60=60(次);一小时纯工作正常生产率=60×0.5=30(m3);机械台班产量定额=30×8×0.85=204(m3/台班)。

多项选择题答案见下表:

978-7-111-49900-8-Chapter02-14.jpg

【多选题第1题解析】由于偶然工作能获得一定产品,拟定定额时要适当考虑它的影响。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是由于水源、电源中断引起的停工时间,在定额中应给予合理的考虑。

【多选题第2题解析】损失时间中包括由多余和偶然工作、停工、违背劳动纪律所引起的工时损失。停工时间按其性质可分为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和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

【多选题第3题解析】必须消耗的工作时间包括有效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和不可避免中断时间。工人下班前工具整理所耗的时间、钢筋工在钢筋下料前熟悉图样所耗的时间属于有效工作时间,工序交接时对前一工序不可避免的修理所耗的时间属于不可避免中断时间。

【多选题第4题解析】考核计时观察法的具体用途:①取得编制施工的劳动定额和机械定额所需的基础资料和技术根据;②研究先进工作法和先进技术操作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具体影响,并应用和推广先进工作方法和先进技术操作;③研究减少工时消耗的潜力;④研究定额执行情况,包括研究大面积、大幅度超额和达不到定额的原因,积累资料,反馈信息。

【多选题第5题解析】写实记录法可以获得分析工作时间消耗和制定定额必需的全部资料。写实记录法的观察对象可以是一个工人,也可以是一个工人小组。

【多选题第6题解析】工作日写实法是一种研究整个工作班内的各种工时消耗的方法。工作日写实的结果要获得观察对象在工作班内工时消耗的全部情况,以及产品数量和影响工时消耗的影响因素。其中,工时消耗应该按工时消耗的性质分类记录。工作日写实法用于取得编制定额的基础资料,通常需要测定3~4次。工作日写实法记录时间时不需要将有效工作时间分为各个组成部分,只需划分适合于技术水平和不适合于技术水平两类。

【多选题第7题解析】写实记录法确定延续时间应满足测定的个人或小组的最低数,测定总延续时间的最小值(h),测定完成产品的最低次数。

【多选题第8题解析】工日有效工作时间包括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

【多选题第9题解析】考核定额时间的计算,基本工作时间=6/8=0.75(工日/m3)。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0.75+8%×工序作业时间,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1-8%)=0.75/(1-8%)=0.8152(工日/m3)。辅助工作时间为=工序作业时间×8%=0.8152×8%=0.0652(工日/m3);定额时间=休息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定额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3%+10%+2%)=0.8152/(3%+10%+2%)=0.959(工日/m3)。规范时间=休息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0.959×(3%+10%+2%)=0.1439(工日/m3)。

【多选题第10题解析】根据材料消耗与工程实体的关系划分,施工中的材料可分为实体材料和非实体材料。①实体材料是指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它包括工程直接性材料和辅助材料。工程直接性材料主要是指一次性消耗、直接用于工程上构成建筑物或结构本体的材料。②非实体材料是指在施工中必须使用但又不能构成工程实体的施工措施性材料,主要是指周转性材料,如模板、脚手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