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典型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正常施工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建筑产品所需某材料的不可避免损耗量为0.90kg,已知该材料的损耗率为7.20%,则其总消耗量为( )kg。【2014年真题】
A.13.50 B.13.40 C.12.50 D.11.60
2.完成某单位分部分项工程需要用工4.2工日,超运距用工0.3工日,辅助用工1工日,人工幅度差系数为10%,则该单位分部分项工程预算定额人工消耗量为( )工日。【2014年真题】
A.5.92 B.5.95 C.6.02 D.6.05
3.某挖土机挖土一次正常循环工作时间为50s,每次循环平均挖土量为0.5m3,机械正常利用系数为0.8,机械幅度差系数为25%,按8h工作制考虑,挖土方预算定额的机械台班消耗量为( )台班/1000m3。【2014年真题】
A.5.43 B.7.2 C.8 D.8.68
4.我国多年来常用于编制预算定额的专业测定方法是( )。【2008年真题】
A.定额修正法 B.经验统计法 C.现场观察测定法 D.理论计算法
5.在编制预算定额时,对于那些常用的、主要的、价值量大的项目,分项工程划分宜细;次要的、不常用的、价值量相对较小的项目可以划分较粗,这符合预算定额编制的( )。
A.平均先进性原则 B.时效性原则 C.保密原则 D.简明适用原则
6.预算定额的人工工日消耗量包括( )。【2006年真题】
A.基本用工、其他用工 B.基本用工、辅助用工
C.基本用工、人工幅度差 D.基本用工、其他用工、人工幅度差
7.电焊点火用工属于劳动定额中的( )。
A.超运距用工 B.基本用工 C.辅助用工 D.人工幅度差
8.材料加工的用工在预算定额中计入( )。
A.基本用工 B.超运距用工 C.辅助用工 D.额外用工
9.在计算预算定额人工工日消耗量时,对于工种间的工序搭接及交叉作业相互配合影响所发生的停歇用工,应列入( )。【2007年真题】
A.辅助用工 B.人工幅度差 C.基本用工 D.超运距用工
10.下列用工项目中,属于预算定额与劳动定额人工幅度差的是( )。【2011年真题】
A.施工机械辅助用工 B.超过预算定额取定运距增加的运输用工
C.班组操作地点转移用工 D.机械维修引起的操作人员停工
11.下列用时中,同时包含在劳动定额和预算定额人工消耗量中的是( )。【2012年真题】
A.隐蔽工程验收的影响时间 B.工序搭接发生的停歇时间
C.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D.加工材料所需的时间
12.下列用时中,同时包含在劳动定额和预算定额人工消耗量中的是( )。
A.水电路转移所造成的停工
B.工序交接时对前一工序不可避免的修正用工
C.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
D.机械土方工程配合用工
13.概算指标与概算定额的区别在于( )。
A.概算指标是与设计阶段相适应的计价依据
B.概算指标通常是以整个建筑和构筑物为对象
C.概算指标的编制应遵循平均水平的原则
D.概算定额中含有消耗量指标
14.在计算预算定额人工工日消耗量时,基本用工中除包括完成定额计量单位的主要用工外,还应包括( )。【2009年真题】
A.劳动定额规定应增(减)计算的用工 B.劳动定额内不包括的材料加工用工
C.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其他零星用工 D.质量检查和隐蔽工程验收用工
15.预算定额消耗的编制方法中,其他用工是辅助基本用工消耗的工日,其不包括( )。
A.超运距用工 B.按劳动定额规定应增(减)计算的用工量
C.辅助用工 D.人工幅度差用工
16.砌筑10m3砖墙需基本用工20个工日、辅助用工为5个工日、超运距用工2个工日、人工幅度差系数为10%,则预算定额人工工日消耗量为( )工日/10m3。【2009年真题】
A.27.7 B.29.0 C.29.2 D.29.7
17.某预算定额项目的基本用工为2.8工日,辅助用工为0.7工日,超运距用工为0.2工日,人工幅度差系数为10%。该定额的人工工日消耗为( )工日。【2010年真题】
A.3.98 B.4.00 C.4.05 D.4.07
18.某砌筑工程工程量为10m3,每m3砌体需要基本用工0.86工日,辅助用工和超运距用工分别是基本用工的28%和18%,人工幅度差系数为15%,则该砌筑工程的人工工日消耗量是( )工日。
A.11.75 B.12.56 C.14.44 D.15.78
19.经现场观测得知,完成某分项工程需消耗某种材料1.76,其中损耗量为0.055,则该种材料的损耗率为( )。【2012年真题】
A.3.03% B.3.13% C.3.20% D.3.23%
20.下列施工机械的停歇时间,不在预算定额机械幅度差中考虑的是( )。【2012年真题】
A.机械维修引起的停歇 B.工程质量检查引起的停歇
C.机械转移工作面引起的停歇 D.进行准备与结束工作时引起的停歇
21.已知某挖土机挖土,一次正常循环工作时间是40s,每次循环平均挖土量0.3m3,机械正常利用系数为0.8,机械幅度差为25%。则该机械挖土方1000m3的预算定额机械耗用台班量是( )台班。【2006年真题】
A.4.63 B.5.79 C.7.23 D.7.41
22.在编制现浇混凝土柱预算定额时,测定每10m3混凝土柱工程量需消耗10.5m3的混凝土。现场采用500L的混凝土搅拌机,测得搅拌机每循环一次需4min,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为0.85。若机械幅度差系数为0,则该现浇混凝土柱10m3需消耗混凝土搅拌机( )台班。【2008年真题】
A.0.206 B.0.196 C.0.157 D.0.149
23.关于预算定额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的计算和确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3年真题】
A.人工消耗中包含超出预算定额取定运距后的超运距用工
B.材料损耗量按照材料消耗量的一定比率计算
C.各种胶结、涂料等材料的配合比用料,按换算法计算
D.按小组产量计算机械台班产量时,机械幅度差系数取10%
24.下列关于预算定额基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预算定额基价就是扩大的分项工程或扩大的结构构件的单价
B.预算定额基价的编制方法就是工、料、机消耗量和工、料、机单价的结合过程
C.预算定额基价是根据现行定额和当地的现行价格水平编制的,具有稳定性
D.预算定额基价主要用于编制施工预算
25.编制某预算定额基价,由现行预算定额得到的人工、甲材料、乙材料、机械台班的消耗量分别为20工日、10m3、0.5m3、2台班,预算单价与市场单价见下表。措施费为直接工程费的7%。则该预算定额的基价为( )元。
A.4525.00 B.4841.75 C.5147.50 D.5507.83
26.概算定额水平与预算定额水平之间的幅度差一般在( )以内。【2007年真题】
A.3% B.5% C.10% D.15%
27.概算定额水平与预算定额水平之间应有一定的幅度差,幅度差一般在5%以内是概算定额编制的( )。
A.准备阶段 B.编制初稿阶段 C.测算阶段 D.审查定稿阶段
28.预算定额按( )来确定的。
A.社会平均先进水平 B.社会先进水平 C.社会最高水平 D.社会平均水平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定额编制的描述中,符合预算定额简明适用原则的是( )。【2008年真题】
A.对于主要工种、主要项目、常用项目,定额步距要大些
B.对于不常用的、价值量小的项目,分项工程划分可以粗些
C.要注意补充因采用新技术、新材料而出现的新的定额项目
D.要合理确定预算定额计量单位,避免一量多用
E.尽可能多留活口,以适应不同条件下,调整使用定额的需要
2.下列用工项目中,构成预算定额人工工日消耗量、但并不包括在施工定额中的有( )。【2011年真题】
A.材料水平搬运用工 B.材料加工用工和电焊点火用工
C.工序交接时对前一工序修整用工 D.在施工定额基础上应增加计算的用工
E.完成施工任务必须消耗的技术工程用工
3.人工幅度差主要是指在劳动定额中未包括而在正常施工情况下不可避免但又很难准确计量的用工和各种工时损失,内容包括( )。
A.班组操作地点转移用工
B.工序交接时对前一工序不可避免的修整用工
C.半成品场内水平搬运用工
D.劳动定额内不包括而在预算定额内又必须考虑的用工
E.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其他零星用工
4.关于编制预算定额应遵循的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根据2010年真题改编】
A.反映社会平均水平 B.反映社会平均先进水平
C.反映先进施工企业实际机械装备水平 D.尽可能综合扩大
E.简明适用
5.下列属于预算定额机械台班消耗量中机械幅度差的是( )。
A.供电线路故障检修而发生的机械运转中断时间
B.气候变化影响机械工时利用的时间
C.工程收尾时工作量不饱满造成的机械停歇时间
D.施工机械因与其他配套机械相互影响造成的间歇时间
E.运输车辆在装货和卸货时的停车时间
6.概算指标根据具体内容的表示方法不同分为( )。
A.综合指标 B.单项指标 C.经济指标 D.专项指标 E.偿债指标
(三)答案及解析
单项选择题答案见下表:
【单选题第1题解析】考查的是材料损耗的计算,公式:①材料损耗率=损耗量/净用量×100%;②材料损耗量=材料净用量×损耗率(%);③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损耗量;④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1+损耗率(%)]=0.90/7.2%×(1+7.2%)=13.4(kg)。
【单选题第2题解析】考查的是人工消耗量的构成及人工幅度差的计算:①人工消耗量由基本用工和其他用工构成,其他用工又由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和人工幅度差构成;②人工幅度差公式: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辅助用工+超运距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数;③人工消耗量=(4.2+0.3+1)×(1+10%)=6.05(工日)。
【单选题第3题解析】考查的是机械台班消耗量的计算:①机械纯工作1h循环次数=60×60/50=72(次/台时);②机械台班产量=72×0.5×8×0.8=230.4(m3/台班);③1000/230.4×(1+25%)=5.43(台班)。
【单选题第4题解析】考查的是人工的工日数有两种确定方法:一种是以劳动定额为基础确定;另一种是以现场观察测定资料为基础计算。
【单选题第5题解析】考查的是简明适用原则,一是指在编制预算定额时,对于那些常用的、主要的、价值量大的项目,分项工程划分宜细;次要的、不常用的、价值量相对较小的项目可以划分较粗;二是预算定额要项目齐全;三是要求合理确定预算定额的计算单位,简化工程量的计算,尽可能地避免同一种材料用不同的计量单位,尽量减少定额附注和换算系数。
【单选题第6题解析】考查的是预算定额的人工工日消耗量包括基本用工和其他用工,其他用工包括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和人工幅度差。
【单选题第7、8题解析】考查的是辅助用工,是指劳动定额内不包括而在预算定额内又必须考虑的用工,如机械土方工程配合用工、材料加工、电焊点火用工等。
【单选题第9~12题解析】考查的是人工幅度差的内容,即预算定额与劳动定额的差额,主要是指劳动定额中未包括而在正常施工情况下不可避免但又很难准确计量的用工和各种工时损失。包括:①各工种间的工序搭接及交叉作业相互配合影响所发生的停歇用工;②施工机械在单位工程之间转移及临时水电线路移动所造成的停工;③质量检测和隐蔽工程验收工作的影响;④班组操作地点转移用工;⑤工序交接时对前一工序不可避免的修整用工;⑥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其他零星用工。
【单选题第13题解析】考查的是建筑安装工程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的主要区别:①概算定额是以单位扩大分项工程或单位扩大结构构件为对象,而概算指标则是以单位工程为对象;②概算定额是以现行预算定额为基础,通过计算之后才综合确定出各种消耗量指标,而概算指标中各种消耗量指标的确定,则主要来自各种预算或结算资料。
【单选题第14题解析】考查的是基本用工,包括完成定额计量单位的主要用工;按劳动定额规定应增(减)计算的用工量。
【单选题第15题解析】考查的是其他用工,包括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和人工幅度差。“按劳动定额规定应增(减)计算的用工量”属于基本用工。
【单选题第16题解析】考查的是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辅助用工+超运距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数;定额人工工日消耗量=基本用工+辅助用工+超运距用工+人工幅度差=(20+5+2)×(1+10%)=29.7(工日/10m3)。
【单选题第17题解析】考查的是人工工日消耗量=(2.8+0.7+0.2)×(1+10%)=4.07(工日)。
【单选题第18题解析】考查的是人工工日消耗量=[0.86×(1+28%+18%)]×(1+15%)×10=14.44(工日)。
【单选题第19题解析】考查的是材料净用量=材料的消耗量-材料损耗量=1.76-0.055=1.705;材料的损耗率=损耗量/材料净用量×100%=0.055/1.705×100%=3.23%。
【单选题第20题解析】考查的是机械台班幅度差,内容包括:①施工机械转移工作面及配套机械相互影响损失的时间;②在正常施工条件下,机械在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工序间歇;③工程开工或收尾时工作量不饱满所损失的时间;④检查工程质量影响机械操作的时间;⑤临时停机、停电影响机械操作的时间;⑥机械维修引起的停歇时间。
【单选题第21题解析】考查的是机械台班产量定额的计算,机械台班的产量定额=8×纯工作1h正常循环次数×一次循环生产的产品数量×机械的时间利用系数=8×(60×60÷40)×0.3×0.8=172.8(m3/台班)。时间定额=1/172.8(台班/m3)。预算定额机械台班消耗量=施工定额机械台班定额×(1+机械幅度差系数)=1000×1/172.8×(1+25%)=7.23(台班/1000m3)。
【单选题第22题解析】考查的是:①正常施工条件下1h循环次数=60/4=15(次);1h纯工作生产率=15×0.5=7.5(m3/h)。②机械一个台班的纯工作时间=8×0.85=6.8(h);③机械的产量定额=7.5×6.8=51(m3/台班)。机械的时间定额=1/51=0.0196(台班/m3)。其次,考虑机械幅度差,计算1m3预算定额的机械消耗量=0.0196×(1+0)=0.0196(台班/m3),10.5m3预算定额的机械消耗量为0.0196×10.5=0.206(台班)。
【单选题第23题解析】考查的是超运距,是指劳动定额中已包括的材料、半成品场内水平搬运距离与预算定额所考虑的材料、半成品场内水平运输距离之差;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材料损耗量;换算法,各种胶结、涂料等材料的配合比用料,可根据要求条件换算,得出材料用量;其他分部分项工程中如钢筋加工木材、水磨石等各项专用机械的幅度差为10%。
【单选题第24题解析】考查的是:①预算定额基价就是预算定额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的单价,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台班使用费,也称工料单价或直接工程费单价;②预算定额基价的编制方法,简单说就是工、料、机消耗量和工、料、机单价的结合过程;③预算定额基价是根据现行定额和当地的现行价格水平编制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④预算定额基价主要用于编制施工图预算。
【单选题第25题解析】考查的是预算定额基价=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人工费=∑现行预算定额中人工工日用量×人工日工资单价=20×80=1600(元);材料费=∑现行预算定额中各种材料耗用量×相应材料单价=10×280+0.5×50=2825(元);机械使用费=∑现行预算定额中机械台班用量×机械台班单价=2×50=100(元);预算定额基价=1600+2825+100=4525(元)。
【单选题第26~27题解析】考查的是概算定额水平与预算定额水平之间有一定的幅度差,幅度差一般在5%以内。
【单选题第28题解析】考查的是预算定额的编制原则,是按社会平均水平确定的。
多项选择题答案见下表:
【多选题第1题解析】考查的是简明适用原则,一是指在编制预算定额时,对于那些常用的、主要的、价值量大的项目,分项工程划分宜细;次要的、不常用的、价值量相对较小的项目可以划分较粗;二是预算定额要项目齐全;三是要求合理确定预算定额的计算单位,简化工程量的计算,尽可能地避免同一种材料用不同的计量单位,尽量减少定额附注和换算系数。
【多选题第2~3题解析】考查的是辅助用工,是指技术工程劳动定额内不包括而在预算定额内又必须考虑的用工。例如机械土方工程配合用工、材料加工(筛选、洗石、淋化石膏),电焊点火用工等。人工幅度差,即预算定额与劳动定额的差额,主要是指在劳动定额中未包括而在正常施工情况下不可避免但又很难准确计量的用工和各种工时损失。内容包括:①各工种间的工序搭接及交叉作业相互配合影响所发生的停歇用工;②施工机械在单位工程之间转移及临时水电线路移动所造成的停工;③质量检查和隐蔽工程验收工作的影响;④班组操作地点转移用工;⑤工序交接时对前一工序不可避免的修整用工;⑥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其他零星用工。
【多选题第4题解析】考查的是预算定额的编制原则,包括:①按社会平均水平确定预算定额的原则;②简明适用的原则。
【多选题第5题解析】考查的是预算定额机械台班消耗量中机械幅度差,包括:①施工机械转移工作面及配套机械相互影响损失的时间;②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施工机械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工序间歇时间;③工程开工或收尾时工作量不饱满所损失的时间;④检查工程质量影响机械操作的时间;⑤临时停机、停电影响机械操作的时间;⑥机械维修引起的停歇时间。
【多选题第6题解析】考查的是概算指标在具体内容的表示方法上,分为综合指标和单项指标两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