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补充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法规类合同价款调整事项的是( )。
A.法律法规类合同价格调整,应在合同中约定由发包人承担
B.工程变更的原因
C.物价波动的原因
D.不可抗力的原因
2.关于项目特征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项目特征是确定综合单价的重要依据
B.承包人应按招标工程量清单中的项目特征表述确定综合单价
C.出现图样与招标工程量清单不一致时,应按招标工程量清单中特征描述执行
D.招标工程量清单被认为是准确和全面的
3.价格指数调整方法主要适用于( )。
A.品种较多,使用量大 B.品种较多,使用量少
C.品种较少,使用量大 D.品种较少,使用量少
4.在价格指数调整公式中涉及可调因子的现行价格指数和可调因子的基本价格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现行价格指数是基准日的指数,基本价格指数是付款证书的前43天的指数
B.现行价格指数是进度付款前42天的指数,基本价格指数是基准日的指数
C.现行价格指数是进度付款前43天的指数,基本价格指数是基准日的指数
D.现行价格指数是基准日的指数,基本价格指数是付款证书的前42天的指数
5.造价信息调整价格差额主要适用于( )。
A.品种较多,使用量较多 B.品种较少,使用量较多
C.品种较少,使用量较少 D.品种较多,使用量较少
(二)多项选择题
1.在价格指数调整方法中涉及权重和工期延误后的调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同中约定的权重不合理时,也不能调整
B.合同中约定的权重不合理时,由双方协商解决
C.发包人原因延误工期,调整价格时按较高的指数调整
D.承包人原因延误工期,调整价格时按较高的指数调整
E.承包人原因延误工期,调整价格时按较低的指数调整
2.当人工单价发生变化时,承包双方应按( )发布的人工成本文件调整。
A.县级主管部门 B.市级主管部门 C.省级主管部门
D.行业建设主管部门 E.造价管理机构
3.关于材料和设备价格调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承包人投标报价低于基准单价,材料涨幅以基准单价为基础
B.承包人投标报价高于基准单价,材料涨幅以投标报价为基础
C.承包人投标报价等于基准单价,材料跌幅以信息价为基础
D.发包人收到材料报价单2日内不予答复,则视为已经认可
E.承包人未经发包人确认自行采购材料,发包人同意,可调整合同价款
(三)答案及解析
单项选择题答案见下表:
【单选题第1题解析】本考题主要是让考生明白法律法规类价格调整是在合同中约定由发包人承担的。B、C、D选项属于价格调整其他的事项。
【单选题第2题解析】出现图样与招标工程量清单不一致时,应按实际施工的特征来重新确定综合单价。
【单选题第3题解析】采用价格指数调整价格的方法,主要适用于施工中所用的材料品种少,但每种材料使用量较大的土木工程,如公路、水坝等。考生还应注意价格指数调整法适用于“少又多”的关键词义,品种少,用量多。
【单选题第4题解析】根据教材,当发生物价波动的因素时,基本价格指数就是基准日的价格指数,此理解可详读关于基准日的描述,现行价格指数是以某个计算时点(进度付款、竣工付款、最终结清)前42天的价格指数,请考生注意此问题,在案例中必须用到的知识点。
【单选题第5题解析】此题正好与价格指数调整方法相反,造价信息调整方法主要适用于材料品种较多,相对而言每种材料使用量较小的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
多项选择题答案见下表:
【多选题第1题解析】按变更范围和内容所约定的变更,导致原定合同中的权重不合理时,由承包人和发包人协商后进行调整。由于发包人原因导致工期延误的,则对于计划进度日期(或竣工日期)后续施工的工程,在使用价格调整公式时,应采用计划进度日期(或竣工日期)与实际进度日期(或竣工日期)的两个价格指数中较高者作为现行价格指数。由于承包人原因导致工期延误的,则对于计划进度日期(或竣工日期)后续施工的工程,在使用价格调整公式时,应采用计划进度日期(或竣工日期)与实际进度日期(或竣工日期)的两个价格指数中较低者作为现行价格指数。在合同中约定的条款有些是不能调整的,有些是可以调整的,希望考生复习时多加注意。
【多选题第2题解析】当人工单价发生变化时,发承包双方应按省级或行业建设主管部门或授权的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人工成本文件调整合同价款,E选项并没有说明是否授权故不正确,望考生加强对关键字词的掌握。
【多选题第3题解析】参见教材其调整原则就是缩小补偿空间,D选项发包人3日内不答复视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