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黏滞阻尼器研究进展[1][8][11-13][22-24][79]

1.3 黏滞阻尼器研究进展 [1][8][11-13][22-24][79]

黏滞阻尼器一般由缸体、活塞、阻尼孔(或间隙或两者兼有)、黏滞流体阻尼材料和导杆等部分组成,活塞在缸筒内作往复运动,活塞上有适量小孔称为阻尼孔(和活塞与缸筒间配合间隙),缸筒内装满黏滞流体阻尼材料。当活塞与缸筒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由于活塞前后的压力差使流体阻尼材料从阻尼孔(或间隙)中通过,从而产生阻尼力,达到耗能的目的。流体阻尼器对结构进行振动控制的机理是将结构振动的部分能量通过阻尼器中黏滞流体阻尼材料的黏滞耗能耗散掉,达到减小结构振动(地震或风振)反应的目的。

已有的理论分析以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黏滞阻尼器能够提供较大的阻尼,因而可以有效地减小结构振动;此外,多数研究者认为黏滞阻尼器一般不提供附加的刚度,不会因为安装阻尼器而改变原结构的自振周期,从而增加地震作用。黏滞阻尼器与黏弹性阻尼器相比,受激励频率和温度的影响较小。这些优点使得黏滞阻尼器在结构的抗震和抗风控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