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5 结论

9.3.5 结论

本方案采用金属阻尼器对结构进行消能减振设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多遇地震作用下,X向基底剪力平均减震率约23%,Y向基底剪力平均减震率约17%(取三条波的平均值),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X、Y向层间位移角减震率基本都能达到17%,满足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角限值。在8度(0.2g)罕遇地震作用下,X向层间位移减震率最大可达到21%,Y向层间位移减震率最大可达到25%,主体结构的塑性发展程度较小,损伤程度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使得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更有利于实现结构“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

此外,与阻尼器相连的结构构件在计入消能部件传递的附加内力后内力发生变化,需要对与阻尼器相连的框架梁、柱构件单独进行截面设计。

图9-20 X向某阻尼器(最大力约594.16 kN,最大位移约19.88 mm)

图9-21 Y向某阻尼器(最大力约581 k N,最大位移约18.47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