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消能减振方案对比
2025年10月13日
9.4 消能减振方案对比
本章分别采用了黏滞阻尼器和金属阻尼器两种技术方案对同一建筑结构进行了消能减振设计。黏滞阻尼器的减震机理是通过有效增加原结构的阻尼比,从而显著降低结构的地震反应;而剪切型金属阻尼器的消能减震机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结构提供附加阻尼,减小大震下结构的地震响应;二是通过附加刚度,提高结构抵抗侧向变形的能力,同时改善地震作用在结构抗侧力构件之间的分配。
通过选择合适的阻尼器性能参数,最终方案一中共布置黏滞阻尼器22个(如图9-3所示),方案二中共布置剪切型金属阻尼器18个(如图9-13所示)。从计算结果来看两个方案的减震效果基本持平:在多遇地震作用下,X、Y向基底剪力平均减震率约20%(取三条波的平均值),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X、Y向层间位移角减震率基本都能达到17%,满足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角限值。在8度(0.2g)罕遇地震作用下,X、Y向层间位移减震率最大值均大于20%。
因此通过对这两种方案的减震效果进行对比,可以得出不同形式阻尼器的减震特点,从而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