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一)单选题
1.房屋建筑制图的基本标准是( )。
A.《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B.《建筑制图标准》
C.《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D.《房屋建筑制图基本标准》
2.《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的代号是( )。
A.GB/T50104 B.GB/T50105
C.GB/T50106 D.GB/T50001
3.A1图纸的幅面尺寸是( )。
A.841mm×1189mm B.594mm×841mm
C.420mm×594mm D.297mm×420mm
4.A3图纸的图框至图纸边缘(除装订边)的尺寸是( )mm。
A.25 B.15 C.10 D.5
5.房屋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通常采用( )的比例绘制。
A.1∶50 B.1∶100 C.1∶150 D.1∶200
6.代号“GB/T 50104—2001”中的“T”代表汉语中的( )。
A.土建 B.图样C.土木工程 D.推荐
7.剖切位置线应以( )绘制。
A.粗实线 B.中实线 C.细实线 D.加粗实线
8.剖切位置线的长度宜为( )mm。
A.2~4 B.4~6 C.6~10 D.8~10
9.剖切符号( )采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依次进行编号。
A.应 B.不应 C.宜 D.不宜
10.剖切符号宜接( )的顺序依次进行编号。
A.由左至右,由下至上 B.由右至左,由下至上
C.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D.由右至左,由上至下
11.建筑剖面图的剖切符号宜标注在( )上。
A.总平面图 B.标准层平面图 C.底层平面图 D.二层平面图
12.索引符号的圆的直径为( )mm。
A.6 B.8 C.10 D.14
13.详图符号的圆的直径为( )mm。
A.6 B.8 C.10 D.14
14.索引出的详图,如与被索引的详图同在一张图样内,应在索引符号的( )。
A.上半圆中用阿拉伯数字注明该详图的编号,在下半圆中间画一段水平中实线
B.上半圆中用阿拉伯数字注明该详图的编号,在下半圆中间画一段水平细实线
C.下半圆中用阿拉伯数字注明该详图的编号,在上半圆中间画一段水平细实线
D.直接在圆中用阿拉伯数字注明该详图的编号
15.索引出的详图,如与被索引的详图不在同一张图样内,应在索引符号的( )。
A.上半圆中用阿拉伯数字注明该详图的编号,在下半圆中用阿拉伯数字注明该详图所在图样的编号
B.下半圆中用阿拉伯数字注明该详图的编号,在上半圆中用阿拉伯数字注明该详图所在图样的编号
C.直接在圆中用阿拉伯数字注明该详图的编号
D.直接在圆中用阿拉伯数字注明该详图的编号,同时在附近注明该详图所在图样的编号
16.详图符号的圆应以直径为( )绘制。
A.14mm的粗实线 B.16mm的粗实线
C.14mm的细实线 D.16mm的细实线
17.对称符号中,每对平行线的长度和间距宜分别为( )mm。
A.2~3,6~10 B.2~3,4~6
C.6~10,2~3 D.6~10,4~6
18.连接符号应以( )表示需连接的部位。
A.粗实线 B.波浪线 C.细实线 D.折断线
19.多层构造引出线,文字说明宜注写在( )。
A.水平线的上方 B.水平线的下方
C.垂直线的上方 D.垂直线的下方
20.指北针圆的直径宜为( )mm,用细实线绘制;指针尾部的宽度宜为3mm。
A.16 B.20 C.24 D.30
21.定位轴线应用( )绘制。
A.细线B.细点画线C.中点画线D.双点画线
22.平面图上横向定位轴线的编号,应用( )顺序编写,竖向编号应用大写拉丁字母,从下至上顺序编写。
A.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B.阿拉伯数字,从右至左
C.大写拉丁字母,从左至右D.大写拉丁字母,从右至左
23.定位轴线的编号圆圈的直径宜为( )mm。
A.6~8 B.8~10 C.10~12 D.10
24.2号轴线之后的第一根附加轴线,在定位轴线的编号圆圈内应写成( )。
A.1/2 B.2/1 C.1/02 D.2/01
25.如果定位轴线的编号圆圈内标注成2/01,则表示( )。
A.2号轴线之后的第一根附加轴线
B.2号轴线之前的第一根附加轴线
C.1号轴线之后的第二根附加轴线
D.1号轴线之前的第二根附加轴线
26.圆形平面图中定位轴线的编号,其径向轴线宜用( )表示,从( )开始,按( )顺序编写。
A.阿拉伯数字,左下角,逆时针
B.阿拉伯数字,右下角,逆时针
C.大写拉丁字母,左下角,逆时针
D.大写拉丁字母,左下角,顺时针
27.圆形平面图中定位轴线的编号,其圆周轴线宜用( )表示,按( )顺序编写。
A.阿拉伯数字,从内向外 B.大写拉丁字母,从内向外
C.阿拉伯数字,从外向内 D.大写拉丁字母,从外向内
28.两个相邻的涂黑图例(如混凝土构件、金属件)间,应留有空隙,其宽度不得小于( )mm。
A.0.2 B.0.5 C.0.7 D.1.0
29.我国的工程制图采用的是第( )角画法。
A.一 B.二 C.三 D.四
30.图1中正确的镜像识别符号是( )。
图 1
31.图2中,1-1断面画法正确的是( )。
图 2
32.下列关于尺寸单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平面图上的尺寸以米为单位
B.平面图上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
C.总平面图上的尺寸以米为单位
D.标高以米为单位
33.尺寸数字下面的线称为( )。
A.尺寸界线 B.尺寸起止符号
C.尺寸线 D.尺寸底线
34.尺寸起止符号应用( )线画。
A.粗 B.中 C.细 D.虚
35.尺寸起止符号与尺寸线成( )夹角。
A.45° B.-45° C.30° D.-30°
36.标高符号为( )。
A.任意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37.下列标高中,错误的是( )。
A.+3.600 B.-1.200 C.±0.00 D.±0.000
38.我国把青岛黄海平均海平面作为定位( )的零点。
A.绝对标高 B.相对标高 C.建筑标高 D.结构标高
39.“WB”表示( )。
A.空心板 B.槽形板 C.屋面板 D.密肋板
40.“MB”表示( )。
A.楼梯板 B.槽形板 C.屋面板 D.密肋板
41.“TB”表示( )。
A.平台板 B.楼梯板 C.挡雨板 D.屋面板
42.“QB”表示( )。
A.檐口板 B.天沟板
C.墙板 D.吊车安全走道板
43.“DDL”表示( )。
A.吊车梁 B.单轨吊车梁 C.轨道连接 D.车挡
44.“DGL”表示( )。
A.吊车梁 B.单轨吊车梁 C.轨道连接 D.车挡
45.“DL”表示( )。
A.吊车梁 B.单轨吊车梁 C.轨道连接 D.车挡
46.“LL”表示( )。
A.基础梁 B.圈梁 C.过梁 D.连系梁
47.“GL”表示( )。
A.基础梁 B.圈梁 C.过梁 D.连系梁
48.“QL”表示( )。
A.基础梁 B.圈梁 C.过梁 D.连系梁
49.“JL”表示( )。
A.基础梁 B.圈梁 C.过梁 D.连系梁
50.“TL”表示( )。
A.楼梯梁 B.框架梁 C.框支梁 D.屋面框架梁
51.“KL”表示( )。
A.楼梯梁 B.框架梁 C.框支梁 D.屋面框架梁
52.“KZL”表示( )。
A.楼梯梁 B.框架梁 C.框支梁 D.屋面框架梁
53.“WKL”表示( )。
A.楼梯梁 B.框架梁 C.框支梁 D.屋面框架梁
54.“CT”表示( )。
A.承台 B.设备基础 C.桩 D.挡土墙
55.“SJ”表示( )。
A.承台 B.设备基础 C.桩 D.挡土墙
56.“ZH”表示( )。
A.承台 B.设备基础 C.桩 D.挡土墙
57.“DQ”表示( )。
A.承台 B.设备基础 C.桩 D.挡土墙
58.“CJ”表示( )。
A.天窗架 B.柱间支撑 C.垂直支撑 D.水平支撑
59.“ZC”表示( )。
A.天窗架 B.柱间支撑 C.垂直支撑 D.水平支撑
60.“CC”表示( )。
A.天窗架 B.柱间支撑 C.垂直支撑 D.水平支撑
61.“SC”表示( )。
A.天窗架 B.柱间支撑 C.垂直支撑 D.水平支撑
62.“WJ”表示( )。
A.屋架 B.托架 C.框架 D.刚架
63.“TJ”表示( )。
A.屋架 B.托架 C.框架 D.刚架
64.“KJ”表示( )。
A.屋架 B.托架 C.框架 D.刚架
65.“GJ”表示( )。
A.屋架 B.托架 C.框架 D.刚架
66.“T”表示( )。
A.梯 B.雨篷 C.阳台 D.梁垫
67.“YP”表示( )。
A.梯 B.雨篷 C.阳台 D.梁垫
68.“YT”表示( )。
A.梯 B.雨篷 C.阳台 D.梁垫
69.“LD”表示( )。
A.梯 B.雨篷 C.阳台 D.梁垫
70.“M”表示( )。
A.预埋件 B.钢筋网 C.钢筋骨架 D.基础
71.“W”表示( )。
A.预埋件 B.钢筋网 C.钢筋骨架 D.基础
72.“G”表示( )。
A.预埋件 B.钢筋网 C.钢筋骨架 D.基础
73.“J”表示( )。
A.预埋件 B.钢筋网 C.钢筋骨架 D.基础
74.在构件结构施工图中,为了突出表示钢筋的配置情况,把钢筋画成( )。
A.粗实线 B.中实线 C.细实线 D.加粗实线
75.在构件结构施工图中,构件的外形轮廓画成( )。
A.粗实线 B.中实线 C.细实线 D.加粗实线
76.( )必须用粗双点长画线绘制。
A.定位轴线 B.预应力钢筋线
C.对称线 D.中心线
77.( )必须用细双点长画线绘制。
A.垂直支撑 B.预应力钢筋线
C.原有结构轮廓线 D.对称线
78.表示( )钢筋。
A.HPB235(Q235)
B.HRB335(20MnSi)
C.HRB400(20MnSiV、20MnSiNb、20MnTi)
D.RRB400(K20MnSi)
79.表示( )钢筋。
A.HPB235(Q235)
B.HRB335(20MnSi)
C.HRB400(20MnSiV、20MnSiNb、20MnTi)
D.RRB400(K20MnSi)
80.表示( )钢筋。
A.HPB235(Q235)
B.HRB335(20MnSi)
C.HRB400(20MnSiV、20MnSiNb、20MnTi)
D.RRB400(K20MnSi)
81.R表示( )钢筋。
A.HPB235(Q235)
B.HRB335(20MnSi)
C.HRB400(20MnSiV、20MnSiNb、20MnTi)
D.RRB400(K20MnSi)
82.S表示( )。
A.钢绞线 B.光面钢丝
C.螺旋肋钢丝 D.刻痕钢丝
83.P表示( )。
A.钢绞线 B.光面钢丝
C.螺旋肋钢丝 D.刻痕钢丝
84.H表示( )。
A.钢绞线 B.光面钢丝
C.螺旋肋钢丝 D.刻痕钢丝
85.I表示( )。
A.钢绞线 B.光面钢丝
C.螺旋肋钢丝 D.刻痕钢丝
86.表示( )。
A.无弯钩的钢筋端部 B.带半圆形钩的钢筋端部
C.带螺纹的钢筋端部 D.无弯钩的钢筋搭接
87.表示( )。
A.无弯钩的钢筋端部 B.带半圆形钩的钢筋端部
C.带螺纹的钢筋端部 D.无弯钩的钢筋搭接
88.表示( )。
A.无弯钩的钢筋端部 B.带半圆形钩的钢筋端部
C.带螺纹的钢筋端部D.无弯钩的钢筋搭接
89.表示( )。
A.无弯钩的钢筋端部B.带半圆形钩的钢筋端部
C.带螺纹的钢筋端部 D.无弯钩的钢筋搭接
90.表示( )。
A.带半圆弯钩的钢筋搭接 B.带直钩的钢筋搭接
C.花篮螺纹钢筋接头 D.机械连接的钢筋接头
91.表示( )。
A.带半圆弯钩的钢筋搭接 B.带直钩的钢筋搭接
C.花篮螺纹钢筋接头 D.机械连接的钢筋接头
92.表示( )。
A.带半圆弯钩的钢筋搭接 B.带直钩的钢筋搭接
C.花篮螺纹钢筋接头 D.机械连接的钢筋接头
93.表示( )。
A.带半圆弯钩的钢筋搭接 B.带直钩的钢筋搭接
C.花篮螺纹钢筋接头 D.机械连接的钢筋接头
94.表示( )。
A.单面焊接的钢筋接头 B.双面焊接的钢筋接头
C.用帮条单面焊接的钢筋接头 D.用帮条双面焊接的钢筋接头
95.表示( )。
A.单面焊接的钢筋接头 B.双面焊接的钢筋接头
C.用帮条单面焊接的钢筋接头 D.用帮条双面焊接的钢筋接头
96.表示( )。
A.单面焊接的钢筋接头 B.双面焊接的钢筋接头
C.用帮条单面焊接的钢筋接头 D.用帮条双面焊接的钢筋接头
97.表示( )。
A.单面焊接的钢筋接头 B.双面焊接的钢筋接头
C.用帮条单面焊接的钢筋接头 D.用帮条双面焊接的钢筋接头
98.表示( )。
A.接触对焊的钢筋接头(闪光焊、压力焊)
B.坡口平焊的钢筋接头
C.坡口立焊的钢筋接头
D.用角钢或扁钢做连接板焊接的钢筋接头
99.表示( )。
A.接触对焊的钢筋接头(闪光焊、压力焊)
B.坡口平焊的钢筋接头
C.坡口立焊的钢筋接头
D.用角钢或扁钢做连接板焊接的钢筋接头
100.表示( )。
A.接触对焊的钢筋接头(闪光焊、压力焊)
B.坡口平焊的钢筋接头
C.坡口立焊的钢筋接头
D.用角钢或扁钢做连接板焊接的钢筋接头
101.表示( )。
A.接触对焊的钢筋接头(闪光焊、压力焊)
B.坡口平焊的钢筋接头
C.坡口立焊的钢筋接头
D.用角钢或扁钢做连接板焊接的钢筋接头
102.图中,两端带斜短划线的横穿细线,表示( )。
A.每组相同的钢筋的起止范围
B.每组相同的钢筋及起止范围
C.钢筋的长度
D.构件的尺寸
103.表示( )。
A.混凝土 B.钢筋混凝土
C.粘土 D.普通粘土砖
104.表示( )。
A.砂、灰土 B.普通砖 C.空心砖 D.耐火砖
105.表示( )。
A.墙体 B.隔断 C.栏杆 D.单层固定窗
106.表示( )。
A.墙体 B.隔断 C.栏杆 D.单层固定窗
107.表示( )。
A.墙体 B.隔断 C.栏杆 D.单层固定窗
108.表示( )。
A.墙体 B.隔断 C.栏杆 D.单层固定窗
109.表示( )。
A.底层楼梯 B.中间层楼梯 C.顶层楼梯 D.各层楼梯
110.表示( )。
A.检查孔 B.孔洞 C.墙预留洞 D.空门洞
111.表示( )。
A.检查孔 B.孔洞 C.墙预留洞 D.空门洞
112.表示( )。
A.检查孔 B.孔洞 C.墙预留洞 D.空门洞
113.表示( )。
A.检查孔 B.孔洞 C.墙预留洞 D.空门洞
114.表示( )。
A.单扇平开门 B.推拉门
C.对开折叠门 D.单扇双面弹簧门
115.表示( )。
A.单扇平开门 B.推拉门
C.对开折叠门 D.单扇双面弹簧门
116.表示( )。
A.单扇平开门 B.推拉门
C.对开折叠门 D.单扇双面弹簧门
117.表示( )。
A.单扇平开门 B.推拉门
C.对开折叠门 D.单扇双面弹簧门
118.竖向承重构件是用粘土砖、粘土多孔砖或钢筋混凝土小型砌块砌筑的墙体,水平承重构件是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这样的建筑属于( )。
A.框架结构 B.砌体结构
C.钢筋混凝土板墙结构 D.大跨度空间结构
119.在多层和高层建筑中,由钢筋混凝土或钢材制成的梁、板、柱承重,墙体只起围护和分隔作用。这样的建筑属于( )。
A.框架结构 B.砌体结构
C.钢筋混凝土板墙结构 D.大跨度空间结构
120.多层建筑是指( )层的建筑。
A.1~2 B.1~3 C.4~6 D.6~8
121.高层建筑是指( )层的建筑。
A.≥10 B.≥12 C.≥9 D.≥20
122.超高层建筑是指层数为( )层以上,建筑总高度在( )m以上的建筑。
A.30,80 B.40,100 C.50,150 D.60,200
123.平衡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所谓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 )的状态。
A.处于静止
B.保持直线运动
C.处于静止或保持直线运动
D.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处于静止
124.在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都保持不变的物体,在力学中称之为( )。
A.刚体 B.构件 C.变形体 D.不变体系
125.力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一作用称为力的( )效应。
A.运动 B.内 C.外 D.机械
126.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定于力的大小、方向和( )三个要素。
A.作用点 B.作用线
C.作用点或作用线 D.作用点和作用线
127.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是使( )处于平衡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A.刚体 B.变形体
C.刚体和变形体 D.任何物体
128.作用在( )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而不改变此力的作用效应。
A.刚体 B.变形体
C.刚体和变形体 D.任何物体
129.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限制物体的运动方向( )。
A.相同 B.相反 C.无关 D.垂直
130.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 )。
A.代数量 B.矢量
C.矢量或标量 D.不确定的量
131.力使物体产生( )效应的物理量,用力矩来度量。
A.移动 B.绕某一点转动
C.转动和移动 D.加速移动
132.力对点的矩是一个( )。
A.代数量 B.矢量
C.矢量或者标量 D.无法确定的量
133.当力的作用线通过( )时,力对点的矩为零。
A.物体形心 B.物体重心 C.矩心 D.坐标原点
134.力偶对其作用面内任一点之矩恒等于( )。
A.零 B.力偶矩
C.力矩 D.力偶矩的大小但转向不定
135.力偶在任一轴上的投影恒等于( )。
A.力的大小的两倍 B.零
C.力偶矩 D.其中一个力的大小
136.钢筋混凝土柱子用沥青麻丝填实于杯形基础内时,可简化成( )。
A.固定铰 B.可动铰
C.固定端 D.固定端或固定铰
137.图3所示两物体A、B受力F1和F2作用,且F1=F2,假设两物体间的接触面光滑,则( )。
A.A物体平衡 B.B物体平衡
C.两物体都平衡 D.两物体都不平衡
图 3
138.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以平移到刚体上的任一点,但必须同时附加一力偶矩,此附加力偶矩等于( )的矩。
A.原力对新作用点 B.新力对原作用点
C.原力对任意点 D.新力坐标原点
139.对物体的移动和转动都起限制作用的约束,称为( )约束,其约束力可用一对正交分力和一个力偶来表示。
A.固定铰 B.固定端 C.可动铰 D.滑动支承
140.当梁插入墙少许,可简化为( )约束。
A.滑动支承 B.固定端 C.可动铰 D.固定铰
141.钢筋混凝土柱子用细石混凝土浇注于杯形基础内,可简化为( )约束。
A.可动铰 B.滑动支承 C.固定铰 D.固定端
142.钢筋混凝土梁中的纵向受力筋,其主要作用是承受由( )在梁内产生的( )。
A.弯矩、拉应力 B.弯矩、压应力
C.剪力、拉应力 D.弯矩和剪力、主拉应力
143.图4所示滑轮O在力F和力偶矩为M的力偶作用下处于平衡,这说明( )。
A.固定铰O处的约束力与力F平衡
B.固定铰O处有一个约束力偶与力偶M平衡
C.固定铰O处的约束力和力F组成力偶与力偶M平衡
D.力偶M与力F平衡。
144.构件的强度是指其抵抗( )的能力。
图 4
A.变形 B.破坏 C.弯曲 D.屈服
145.塑性材料失效的形式是( )。
A.弯曲 B.屈服 C.脆断 D.断裂
146.脆性材料失效的形式是( )。
A.弯曲 B.断裂 C.扭断 D.屈服
147.与截面相切的应力称为( )应力。
A.正 B.拉 C.压 D.剪切
148.材料的许用应力等于( )除以安全因数。
A.工作应力 B.许用应力 C.最大应力 D.极限应力
149.以下是光圆钢筋的是( )。
A.HRB335级 B.HPB235级 C.HRB400级 D.RRB400级
150.钢丝的直径小于( )。
A.3mm B.4mm C.5mm D.6mm
151.在普通低合金钢钢筋中,合金元素总质量分数小于( )。
A.2% B.3% C.5% D.6%
152.在低碳钢钢筋中,碳的质量分数小于( )。
A.0.15% B.0.25% C.0.35% D.0.45%
153.热轧钢筋分批验收时,同直径、同炉号的一批钢筋,重量不超过( )。
A.10t B.20t C.40t D.60t
154.热轧钢筋验收时,每个炉号的钢筋碳的质量分数差不得超过( )。
A.0.02% B.0.04% C.0.06% D.0.08%
155.对屈服现象不明显的钢筋,规定以产生( )残余变形时的应力作为屈服强度。
A.0.1% B.0.2% C.0.3% D.0.4%
156.冷拉钢筋分批验收时,同级别、同直径的钢筋重量应不超过( )。
A.10t B.20t C.40t D.60t
157.冷拉钢筋的验收中,计算冷拉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时,应采用( )的截面面积。
A.冷拉前 B.冷拉后
C.冷拉前或冷拉后 D.冷拉前和冷拉后的平均值
158.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 )的保证率。
A.80% B.85% C.90% D.95%
159.吊具中的夹头,连接力最强的是( )。
A.骑马式 B.压板式 C.拳握式 D.楔块式
160.吊具中的夹头,在施工中应用最广的是( )。
A.骑马式 B.压板式 C.拳握式 D.楔块式
161.称为“铁扁担”的是( )。
A.钢丝绳 B.夹头 C.卡环 D.横吊梁
162.为了使钢筋冷拉时受力均匀,要求卷扬机的牵引速度一般小于( )m/min。
A.1 B.0.5 C.2 D.3
163.随着钢筋中含碳量的增加,钢筋的强度( )。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影响不大
164.随着钢筋中含碳量的增加,钢筋的塑性( )。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影响不大
165.随着钢筋中含碳量的增加,钢筋的冲击韧度( )。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影响不大
166.随着钢筋中含碳量的增加,钢筋的焊接性能( )。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影响不大
167.硅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钢筋的( )。
A.强度 B.韧性 C.塑性 D.焊接性能
168.硅对钢筋的韧性( )。
A.提高 B.降低 C.不影响 D.影响不大
169.硅对钢筋的塑性( )。
A.提高 B.降低 C.不影响 D.影响不大
170.锰可( )钢筋的强度。
A.提高 B.降低 C.不影响 D.影响不大
171.锰可( )钢筋的硬度。
A.提高 B.降低 C.不影响 D.影响不大
172.锰可改善钢筋的( )。
A.热加工性质 B.韧性 C.塑性 D.焊接性能
173.锰含量较高时,将显著降低钢筋的( )。
A.热加工性质 B.韧性 C.塑性 D.可焊性
174.钢筋的磷含量提高,其( )增大。
A.冷脆性 B.韧性 C.塑性 D.可焊性
175.直径在( )以内的热轧光圆钢筋为盘圆(盘条)形式。
A.8mm B.10mm C.12mm D.6mm
176.( )又称为调质钢筋。
A.热轧钢筋 B.冷拉钢筋
C.冷拔钢筋 D.热处理钢筋
177.在碳素钢钢筋中,碳的质量分数大于( )为高碳钢。
A.0.3% B.0.5% C.0.6% D.0.7%
178.在40SiMnV中,40指( )的含量。
A.硅 B.锰 C.钒 D.碳
179.构件配筋图中注明的尺寸一般是指( )。
A.钢筋内轮廓尺寸 B.钢筋外皮尺寸
C.钢筋内皮尺寸 D.钢筋轴线尺寸
180.钢筋被严重锈蚀就会( ),从而降低构件的承载力。
A.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B.影响与混凝土的粘结
C.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D.降低钢筋的强度
181.弯曲时,下列允许操作的选项是( )。
A.通常使用手摇扳手,一次可以弯1~4根钢筋
B.机械弯曲时,在运转过程中更换心轴,加润滑油或保养
C.脚手架上弯制粗钢筋
D.弯曲钢筋放置方向可和挡轴、工作盘旋转方向不一致。
182.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
A.300mm B.200mm C.100mm D.25mm
183.当点焊不同直径的钢筋时,( )。
A.焊接骨架较小,钢筋直径小于或等于10mm时,大小钢筋直径之比应大于3
B.若较小钢筋直径为12~16mm时,大小钢筋直径之比,不宜大于2
C.焊接网较小,钢筋直径可大于较大钢筋直径的0.6倍
D.焊接网较小,钢筋直径应大于较大钢筋直径的0.8倍
184.钢筋冷拉是指在( ),以超过钢筋屈服强度的拉力拉伸钢筋,使钢筋产生塑性变形,以达到调直钢筋、除锈、提高强度、节约钢材的目的。
A.低温下 B.高温下 C.常温 D.特定温度下
185.冷拔的工艺流程为( )。
A.钢筋扎头、剥皮、拔丝 B.钢筋剥皮、扎头、拔丝
C.钢筋拔丝、剥皮、扎头 D.钢筋扎头、拔丝、剥皮
186.弯曲机弯曲钢筋时,心轴和同心轴是同时转动的,( ),这是与人工弯曲的一个最大区别。
A.会带动钢筋向前滑动 B.不会带动钢筋向前滑动
C.与钢筋没有关系 D.会增加钢筋的阻力
187.在任何情况下,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mm。
A.100 B.200 C.300 D.400
188.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 )mm。
A.15 B.20 C.25 D.30
189.GJ5—40型钢筋切断机切断直径为8mm的钢筋时,每次可切断( )根。
A.15 B.10 C.7 D.5
190.悬挑构件的主筋布置在构件的( )。
A.下部 B.上部 C.中部 D.上部和下部
191.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架立钢筋( )。
A.可以不设 B.直径不宜小于10mm
C.直径不宜小于12mm D.直径不宜小于8mm
192.当梁的跨度为4~6m时,架立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mm。
A.4 B.6 C.8 D.10
193.钢材中,磷能( )钢材的塑性、韧性、焊接性。
A.显著提高 B.显著降低 C.略微提高 D.略微降低
194.螺纹钢筋直径是指它的( )。
A.内缘直径 B.外缘直径
C.当量直径 D.当量直径和内线直径
195.拉力试验包括( )。
A.屈服点、抗拉强度
B.抗拉强度和伸长率
C.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
D.冷拉、冷拔、冷轧、调直四种
196.板的上部钢筋为保证其有效高度和位置,宜做成直钩伸至板底,当板厚( )mm时,可做成圆的。
A.>80 B.>200 C.120 D.150
197.梁柱中箍筋和构造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mm。
A.20 B.15 C.10 D.5
198.厚度大于100mm的墙板,保护层厚度为( )mm。
A.30 B.25 C.20 D.15
199.现浇板中,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小于( )mm。
A.4 B.4~6 C.6 D.8
200.钢筋混凝土梁中,弯起钢筋的角度一般为( )。
A.30° B.45° C.45°或60° D.60°
201.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 )mm。
A.200 B.300 C.400 D.500
202.HPB235级钢筋末端的弯钩应做成( )。
A.180° B.90° C.135° D.90°或135°
203.成形钢筋变形的原因是( )。
A.成形时变形 B.堆放不合格
C.地面不平 D.钢筋质量不好
204.钢筋混凝土板的配筋构造有( )。
A.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
B.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
C.受力钢筋
D.受力钢筋、构造钢筋和分布钢筋
205.用HPB235级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制作的箍筋,其末端应做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 )倍。
A.2 B.2.5 C.3 D.3.5
206.当混凝土强度为C20时,HPB235级钢筋(纵向受力筋)最小搭接长度为( )。
A.45d B.25d C.35d D.30d
207.HPB235级光面钢筋末端应做( )弯钩。
A.135° B.180° C.90 °D.90°或180°
208.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倍。
A.25 B.5 C.10 D.4
209.弯曲调整值是一个在钢筋下料时应( )的值。
A.扣除 B.增加 C.随便 D.都不是
210.用于电渣压力焊的焊剂使用前,须经恒温烘培( )h。
A.3 B.24 C.1~2 D.12
211.加工钢筋时,箍筋内净尺寸允许偏差为( )mm。
A.±2 B.±3 C.±5 D.±10
212.使用型号为GW40弯曲机时,可弯曲钢筋直径范围为( )mm。
A.6~40 B.25~50 C.6~50 D.6~25
213.手摇扳适于弯制直径在( )mm以下的钢筋。
A.8 B.10 C.12 D.16
214.钢筋冷拉不宜在低于( )的环境下进行。
A.-10℃ B.-20℃ C.0℃ D.-15℃
215.HPB235级钢筋180°弯钩时,弯弧内直径大于等于( )d。
A.2.5 B.3.5 C.2 D.3
216.同一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 )d。
A.5 B.10 C.15 D.50
217.钢筋安装完毕后,它的上面( )。
A.可以放脚手架 B.铺上木板后可以行走
C.不准走人和堆放重物 D.铺上木板可行车
218.用砂浆垫块保证主筋保护层的厚度,垫块应绑在主筋( )。
A.外侧 B.内侧 C.之间 D.箍筋之间
219.双排网片的定位应用( )。
A.砂浆垫块 B.塑料卡片
C.支撑筋或拉筋 D.箍筋
220.钢筋绑扎后,外形尺寸不合格采取的措施是( )。
A.用小橇杠扳正 B.用锤子敲正
C.将尺寸不准的部位松动重绑扎 D.可以不绑扎
221.钢筋绑扎箍筋间距的允许偏差是( )mm。
A.±20 B.±15 C.±10 D.±5
222.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20时,HPB235和HRB335级钢筋最小搭接长度分别为( )。
A.45d和55d B.25d和35d
C.35d和45d D.55d和45d
223.对于双向双层板钢筋,为确保筋体位置准确要垫( )。
A.木块 B.垫块 C.铁马凳 D.钢筋笼
224.简支板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长度不应小于( )。
A.5d B.10d
C.5d且不小于50mm D.5d且小于100mm
225.钢筋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 )倍。
A.20 B.15 C.10 D.50
226.钢筋冷拉后需要切断,( )。
A.宜立刻切断 B.不宜立刻切断
C.没有时间要求 D.视钢筋规格而定
227.钢筋冷拉操作时,操作人员应在冷拉线( )。
A.上部 B.前端 C.尾端 D.两侧
228.一个电源开关刀可以接( )个用电器。
A.4 B.3 C.2 D.1
229.在同一垂直面遇有上下交叉作业时,必须设有安全隔离层,下方操作人员必须( )。
A.穿工作服 B.戴安全帽 C.戴防护手套 D.系安全带
230.使用钢筋弯曲机时,应注意钢筋直径与弯曲机的变速齿轮相适应。当钢筋直径小于18mm时可安装( )。
A.快速齿轮 B.中速齿轮 C.慢速齿轮 D.都可以
231.切断钢筋短料时,手握的一端长度不得小于( )cm。
A.80 B.60 C.40 D.20
232.在高空作业时,同一块脚手板上可以站( )人操作。
A.4 B.3 C.2 D.1
233.高空作业的脚手板的宽度不得小于( )cm。
A.40 B.20 C.10 D.15
234.钢筋绑扎,分项工程质量检验,主筋的间距允许偏差为( )mm。
A.±20 B.±15 C.±10 D.±5
235.钢筋搭接,搭接处应用铁丝扎紧。扎结部位在搭接部分的中心和两端,共( )处。
A.1 B.2 C.3 D.5
236.绑扎独立柱时,箍筋间距的允许偏差为±20mm,其检查方法是( )。
A.用尺连续量三档,取其最大值
B.用尺连续量三档,取其平均值
C.用尺连续量三档,取其最小值
D.随机量一档,取其数值
237.受力钢筋的排距允许偏差为( )mm。
A.±20 B.±15 C.±10 D.±5
238.建筑安装工程的分项工程主要按( )分。
A.工种 B.主要建筑部位
C.施工分包 D.楼层
239.钢筋工在施工中要看懂( )。
A.总平面图
B.土建施工图
C.结构施工图
D.土建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
240.焊接进口钢筋的焊工,应持有( ),并应在焊接某种进口钢筋前进行焊接试验和检验,合格后方准焊接。
A.施工计划表 B.班组计划表
C.交接手续 D.焊工合格证
241.钢筋在加工使用前,必须核对有关试验报告(记录),如不符合要求,则( )。
A.请示工长 B.酌情使用
C.增加钢筋数量 D.停止使用
242.钢筋焊接时,熔接不好,焊不牢有粘点现象,其原因是( )。
A.电流过大 B.电流过小 C.压力过小 D.压力过大
243.绑扎钢筋一般用20号铁丝,每吨钢筋用量按( )计划。
A.30kg B.5kg C.10kg D.15kg
244.浇筑混凝土时,应派钢筋工( ),以确保钢筋位置准确。
A.在现场值班 B.施工交接
C.现场交接 D.向混凝土工提出要求
245.钢筋弯起点位移的允许偏差为( )mm。
A.30 B.20 C.15 D.10
246.高处作业人员的身体,要经( )合格后才准上岗。
A.自我感觉 B.班组公认 C.医生检查 D.工长允许
247.钢筋对焊的质量检查,每批检查( )%的接头,并不得小于10个。
A.20 B.15 C.10 D.5
248.钢筋对焊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大于( ),同时不得大于2mm。
A.0.5d(d为钢筋直径) B.0.3d
C.0.2d D.0.1d
249.焊接接头处的钢筋折弯角度不得大于( ),否则切除重焊。
A.5° B.4° C.3° D.2°
250.夜间施工,在金属容器内行灯照明的安全电压不超过( )V。
A.220 B.380 C.36 D.12
251.钢筋绑扎的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受力钢筋间距允许偏差为( )mm。
A.±20 B.±15 C.±10 D.±5
252.当柱中全部纵向受力筋的配筋率超过3%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 )mm。
A.12 B.10 C.8 D.6
253.钢筋调直机是用来调直( )mm以下的钢筋。
A.ϕ14 B.ϕ12 C.ϕ10 D.ϕ8
254.对焊接头作拉伸试验时,( )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规定抗拉强度值。
A.4 B.3 C.2 D.1
255.若电源电压降低到( )时,应停止焊接。
A.12% B.10% C.8% D.6%
256.施工现场使用氧气瓶、乙炔瓶和焊接火钳,三者距离不得小于( )m。
A.10 B.8 C.5 D.3
257.分部工程一般应( )。
A.按建筑的主要部位划分 B.按土建和安装划分
C.按主要工程工种划分 D.按土建、安装、装修划分
258.冷拉钢筋试验取样数量为每批( )个。
A.6 B.2 C.4 D.3
259.在受力钢筋直径30倍范围内(不小于500mm),一根钢筋( )个接头。
A.只能有1 B.≤2 C.≤3 D.≤4
260.对梁钢筋接头检验时,允许偏差的检查数量为( )。
A.在同一检验批内,按构件数的10%抽查,但不能少于3件
B.在同一检验批内,按构件数的10%抽查,但不能少于6件
C.在同一检验批内,按构件数的20%抽查,但不能少于3件
D.在同一检验批内,按构件数的20%抽查,但不能少于6件
(二)多选题(下列各题中,选对一个得0.5分,全部选对得满分,选错一个不得分)
1.绘制结构施工图时要执行的制图标准有( )。
A.《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B.《建筑制图标准》
C.《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D.《房屋建筑制图基本标准》
2.图纸的图框至图纸边缘(除装订边)的尺寸是10mm的图纸有( )。
A.A0 B.A1 C.A2 D.A3
3.下列比例中属于常用比例的有( )。
A.1∶20 B.1∶30 C.1∶40 D.1∶50
4.剖面图或断面图,若与被剖切图样不在同一张图内,可( )。
A.在剖切位置线的顶端注明其所在图样的编号
B.在剖切位置线的另一侧注明其所在图样的编号
C.在剖切位置线的附近侧注明其所在图样的编号
D.在图上集中说明
5.在圆圈内直接注写数字的情况有( )。
A.索引出的详图,如与被索引的详图同在一张图样内,在索引符号内
B.索引出的详图,如与被索引的详图同在一张图样内,在详图符号内
C.零件、钢筋、杆件、设备等的编号圆圈
D.定位轴线的编号圆圈
6.引出线应以细实线绘制,宜采用水平线或与水平方向成( )的直线,或经以上角度再折成水平线。
A.30° B.45° C.60° D.75°
7.引出线的文字说明宜注写在水平线的( )。
A.上方 B.下方 C.端部 D.起点
8.指北针头部应注( )字。
A.“指北针” B.“北” C.“S” D.“N”
9.平面图上定位轴线的编号,宜标注在图样的( )。
A.上方 B.下方 C.左侧 D.右侧
10.拉丁字母的( )不得用做轴线编号。
A.I B.U C.O D.Z
11.定位轴线的字母数量不够用时,可用( )的形式。
A.Aa B.A—A C.AA D.A1
12.比例的字高宜比图名的字高( )。
A.大一号 B.大二号 C.小一号 D.小二号
13.复杂平面图中采用分区编号时分区号宜采用( )表示。
A.罗马字母 B.阿拉伯数字
C.大写拉丁字母 D.小写拉丁字母
14.某详图同时适用于1号轴线和3号轴线时,可按图5中选项( )的形式表示。
图 5
15.关于常用建筑材料图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标准》中只规定了常用建筑材料的图例画法,制图时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立图例
B.制图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中规定的常用建筑材料图例的画法绘制建筑材料图例
C.《标准》中对常用建筑材料图例的尺度比例未作具体规定,使用时可根据图样大小而定
D.图例线应间隔均匀,疏密适度
16.两个相同的图例相接时,图例线应( )。
A.连续绘制,且方向不变 B.错开
C.使倾斜方向相反 D.采用不同的比例
17.下列情况:( )可不加图例,但应加文字说明。
A.一张图样内的图样只用一种图例时
B.图形较小无法画出建筑材料图例时
C.需画出的建筑材料图例面积过大时,可在断面轮廓线内,沿轮廓线作局部表示
D.找不到规定的建筑材料图例时
18.下列关于尺寸单位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平面图上的尺寸以米为单位
B.平面图上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
C.总平面图上的尺寸以米为单位
D.标高以米为单位
19.建筑图中尺寸起止符号可用( )等形式表示。
A.45°短斜线 B.小圆点 C.单面箭头 D.双面箭头
20.下列标高中,正确的有( )。
A.+3.000 B.-2.000 C.±0.00 D.±0.000
21.“GB”表示( )。
A.盖板 B.挡雨板 C.沟盖板 D.檐口板
22.“YB”表示( )。
A.盖板 B.挡雨板 C.沟盖板 D.檐口板
23.在结构图中,( )应用粗实线绘制。
A.主钢筋线 B.图名下划线 C.剖切线 D.箍筋线
24.在结构图中,( )应用中实线绘制。
A.墙身轮廓线 B.标注引出线 C.基础轮廓线 D.箍筋线
25.在结构图中,( )应用细实线绘制。
A.构件的轮廓线 B.标注引出线
C.墙身轮廓线 D.索引符号
26.( )必须用粗单点长划线绘制。
A.柱间支撑 B.垂直支撑
C.设备基础轴线图中的中心线 D.预应力钢筋线
27.( )必须用细单点长划线绘制。
A.柱间支撑 B.定位轴线 C.对称线 D.中心线
28.在结构平面图中配置双层钢筋时,底层钢筋的弯钩应( )。
A.向上 B.向下 C.向左 D.向右
29.在结构平面图中配置双层钢筋时,顶层钢筋的弯钩应( )。
A.向上 B.向下 C.向左 D.向右
30.钢筋混凝土墙体配双层钢筋时,在配钢筋立面图中,远面钢筋的弯钩应( )。
A.向上 B.向下 C.向左 D.向右
31.钢筋混凝土墙体配双层钢筋时,在配钢筋立面图中,近面钢筋的弯钩应( )。
A.向上 B.向下 C.向左 D.向右
32.图中粗实线表示( )。
A.每组相同的钢筋 B.每组相同的箍筋
C.每组相同的环筋 D.一根粗钢筋
33.下列属于构筑物的有( )。
A.办公楼 B.水池 C.支架 D.烟囱
34.( )属于大跨度空间结构。这种结构一般用在大跨度的公共建筑中,通常又称为空间结构,它包括悬索、网架、拱、壳体等形式。
A.悬索结构 B.网架结构 C.壳体结构 D.框架结构
35.建筑物的围护结构有( )。
A.外墙体 B.楼板 C.屋顶 D.楼梯
36.屋顶的功能有( )。
A.承重 B.保温(隔热) C.防潮 D.防水
37.门的作用主要是( )。
A.采光 B.交通 C.疏散 D.通风
38.窗的作用主要是( )。
A.采光 B.交通 C.疏散 D.通风
39.单层厂房横向排架包括( )等构件。
A.屋架(或屋面梁) B.柱子
C.基础 D.支撑系统
40.纵向连系构件包括( )。
A.屋架(或屋面梁) B.吊车梁
C.连系梁 D.大型屋面板
41.图6所示两物体A、B受力F1和F2作用,且F1=F2,假设两物体间的接触面光滑,则( )。
A.A物体不平衡 B.B物体不平衡
C.两物体都平衡 D.两物体都不平衡
图 6
42.图7所示三角架ABC,杆AB、BC的自重不计,根据力的可传性,若将AB杆上的力F沿作用线移到BC杆上,则A、C处的约束力( )。
A.A处、C处都变 B.A处变
C.A、C处都不变 D.C处变
43.图8所示三铰刚架,在D处受力偶矩为M的力偶作用,若将该力偶移到E点,则支座A、B的约束力( )。
A.A、B处都变化 B.A、B处都不变
C.A处变 D.B处变
图 7
图 8
44.可动铰支座的约束力过铰的中心,并( )支承面,指向未知。
A.垂直于 B.平行于 C.相切于 D.正交于
45.垂直于截面的应力可能为( )应力。
A.正 B.拉 C.压 D.剪
46.以下是变形钢筋的是( )。
A.HRB335级 B.HPB235级
C.HRB400级 D.RRB400级
47.钢丝按生产工艺分为( )。
A.粗钢丝 B.细钢丝 C.碳素钢丝 D.低碳钢丝
48.钢筋按钢筋外形分类,有( )。
A.光面圆钢筋 B.变形钢筋
C.钢丝及钢绞线 D.碳素钢钢筋
49.钢筋按生产工艺分为( )。
A.热轧钢筋 B.热处理钢筋
C.冷轧带肋钢筋 D.冷拉钢筋
50.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中,钢筋经历了( )阶段。
A.弹性 B.屈服 C.强化 D.颈缩
51.钢筋中除了铁元素以外,常见的化学成分有( )。
A.碳 B.硅 C.锰 D.磷
52.钢筋的验收内容包括( )。
A.查对标牌 B.外观检查
C.力学性能检查 D.其他专项检验
53.冷拉钢筋的验收中,拉伸试验包括( )指标。
A.焊接 B.屈服强度 C.抗拉强度 D.伸长率
54.钢筋中的常见的合金元素有( )。
A.锰 B.铝 C.钛 D.钒
55.吊具中的夹头有三种,即( )。
A.骑马式 B.板式 C.拳握式 D.楔块式
56.钢筋中的有害元素有( )。
A.氮 B.硅 C.氧 D.磷
57.钢筋调直机分为( )部分。
A.调直 B.牵引 C.定长切断 D.电机
58.钢筋调直机作为一种多功能机械,具有( )等功能。
A.冷拉 B.切断 C.钢筋除锈 D.调直
59.钢筋冷拉需要的基本设备有( )等几个部分。
A.拉力装置 B.测量装置 C.承力结构 D.钢筋夹具
60.钢筋冷拉中的常见的拉力装置有( )。
A.冷拉用卷扬机 B.长行程液压拉伸机
C.丝杠冷拉机 D.阻力轮冷拉机
61.常见的钢筋冷拉夹具有( )。
A.槽式夹具 B.楔块式夹具
C.月牙式夹具 D.偏心式夹具
62.常见的钢筋冷拉测量装置有( )。
A.弹簧测力器 B.千斤顶测力装置
C.电子秤测力装置 D.示力仪
63.常用的手工除锈工具有( )。
A.钢丝刷 B.除锈沙盘 C.大锤 D.钳子
64.磷含量较高的钢筋,其( )降低。
A.冷脆性 B.韧性 C.塑性 D.焊接性
65.硫会降低钢筋的( )。
A.热加工性 B.韧性 C.塑性 D.焊接性
66.钢筋配料单的内容包括( )。
A.工程及构件名称 B.钢筋编号
C.钢筋接头 D.加工根数
67.钢筋下料长度为各段外皮尺寸之和( )。
A.减去弯曲处的量度差 B.加上两端弯钩的增长值
C.加上弯曲处的量度差 D.减去弯钩的增长值
68.钢筋除锈方法有( )。
A.手工除锈 B.机械除锈
C.钢丝刷除锈 D.酸洗除锈
69.点焊过热的原因有( )。
A.通电时间太短 B.变压器级数过低
C.电流过小 D.上下电极不对中心
70.防止焊点脱落的措施有( )。
A.降低变压器级数 B.延长通电时间
C.减小弹簧压力或调小气压 D.缩短通电时间
71.为了保证钢筋冷拉后强度有所提高,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塑性,就需要合理地控制( )。
A.冷拉力 B.冷拉率
C.冷拉的方向 D.冷拉时间
72.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挤压机的挤压力进行标定( )。
A.新挤压设备使用前
B.旧挤压设备大修前
C.挤压设备使用超过一年
D.挤压的接头数超过5000个
73.下列作业情况时应先切断电源的有( )。
A.改变焊机接头
B.更换焊件、改接二次回路
C.焊机转移作业地点
D.焊机检修
74.钢筋保护层的最小厚度的确定要考虑以下因素( )。
A.混凝土强度等级 B.环境类别
C.构件种类 D.荷载大小
75.钢筋代换的基本方法( )。
A.等强度代换 B.等面积代换
C.按配筋率代换 D.等长度代换
76.冷拉钢筋的基本方法有( )。
A.控制冷拉应力法 B.控制冷拉率
C.千斤顶法 D.自锚法
77.钢筋常用机械连接方法有( )。
A.套筒冷压接头 B.锥形螺纹钢筋接头
C.闪光对焊接头 D.电渣压力焊接头
78.钢筋与混凝土能共同工作,关键靠两者之间的粘结力。这种粘结力的产生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
A.因为混凝土收缩将钢筋紧紧握裹而产生的摩擦力
B.因为混凝土颗粒的化学作用而产生的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胶合力
C.由于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力
D.钢筋与混凝土的性能相似,强度接近
79.钢筋拉伸试验主要测以下几个指标( )。
A.屈服强度 B.抗拉强度 C.伸长率 D.冷弯
80.绑扎梁和柱的箍筋时,除了设计特殊要求外,还应有以下要求( )。
A.应与受力筋垂直设置
B.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C.应采用封闭式箍筋
D.应采用开口式箍筋
81.受拉焊接网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的确定跟以下因素有关的是( )。
A.钢筋类型 B.混凝土强度等级
C.焊接方式 D.钢筋直径
82.钢筋电弧焊接头主要形式有( )。
A.搭接接头 B.帮条接头
C.坡口焊接头 D.单面焊缝
83.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包含内容有( )。
A.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 B.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C.施工质量检验制度 D.施工现场组织管理制度
84.建筑工程中应进行现场验收的材料有( )。
A.建筑工程中采用的辅助材料
B.建筑工程中采用的建筑构配件
C.建筑工程中采用的成品
D.建筑工程中采用的器具和设备
85.建筑工程中涉及安全、功能的有关产品,应按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进行复验,并应经( )检查认可。
A.监理工程师
B.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
C.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员
D.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
86.施工过程中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 )。
A.自检 B.互检
C.交接检 D.施工企业技术主管检查
87.建筑工程相关各专业工种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并形成记录。未经( )检查认可,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A.监理工程师
B.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
C.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员
D.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
8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按( )要求进行验收。
A.建筑工程施工应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
B.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规定的资格
C.建设单位负责人的标准
D.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89.检验批的质量应按( )验收。
A.主控项目 B.关键项目
C.一般项目 D.非关键项目
90.检验批的质量检验,应根据检验项目的特点,抽样方案在( )中进行选择:
A.计量、计数或计量-计数等抽样方案
B.一次、二次或多次抽样方案
C.对重要的检验项目当可采用简易快速的检验方法时,可选用全数检验方案
D.随机抽样方案
91.单位工程的划分应按( )的原则确定。
A.具备独立施工条件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及构筑物为一个单位工程
B.建筑规模较大的单位工程,可将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为一个子单位工程
C.建设单位的分包意愿,将一个分包工程作为一个单位工程
D.施工企业成本核算方式,将一个独立工程队所完成的工程量作为一个单位工程
92.分部工程的划分应按( )的原则确定。
A.当工程较大或较复杂时,可按施工班组完成的工程任务划分为若干分部工程
B.当工程较大或较复杂时,可按施工程序、专业系统及类别等划分为若干分部工程
C.当工程较大或较复杂时,可按材料种类、施工特点等划分为若干分部工程
D.应按专业性质、建筑部位划分为若干分部工程
93.分项工程可由一个或若干检验批组成,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 )等进行划分。
A.楼层 B.施工段 C.工作面 D.变形缝
94.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 )的规定。
A.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含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B.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含工程的质量90%应验收合格
C.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和设备安装等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
D.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95.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 )的规定。
A.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合格概率达到0.95
B.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C.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
D.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96.当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 )规定进行处理。
A.经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
B.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
C.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D.经返工后,经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员检验达到设计要求,应予以验收97.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 )。
A.检验批及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B.分部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C.建设单位收到工程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含分包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
D.当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一致时,可请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协调处理
98.钢筋分项工程是普通钢筋( )等一系列技术工作和完成实体的总称。
A.钢筋生产 B.进场检验 C.钢筋加工 D.钢筋安装
99.钢筋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可根据( )的需要确定。
A.施工工序 B.施工段
C.验收 D.质量检查人员的时间安排
100.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 )。
A.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B.钢筋的连接方式,受力特性,接头质量等
C.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D.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10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08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检验方法包括( )。
A.检查产品合格证 B.出厂检验报告
C.同类工程使用合格证明 D.进场复验报告
102.钢筋加工时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 )的规定。
A.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B.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按钢筋工负责人规定执行
C.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D.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103.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除焊接封闭式箍筋外),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 )的规定。
A.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受力钢筋的弯钩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B.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C.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只需满足受力钢筋的弯钩规定
D.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104.受力钢筋采用机械接头或焊接接头连接时,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 )的规定。
A.在受压区不宜大于50%
B.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C.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D.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105.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时,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 )的规定。
A.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B.对建筑工程的所有构件,应满足建设单位负责人的要求
C.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D.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106.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 )规定。
A.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B.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5倍
C.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D.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107.施工现场按有关规定应悬挂( )。
A.各种警示标语 B.施工标牌
C.现场规章制度 D.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