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夏才初,潘国荣.岩土与地下工程监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2]夏才初,李永盛.地下工程测试理论与监测技术[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3]宰金珉,王旭东,徐洪钟.岩土工程测试与监测技术[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4]张晓娜,胡孟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5]吴乾坤,李大鹏,王忠彪.某深大基坑工程深层水平位移变形规律分析[J].北京测绘,2019,33(6):704-707.
[6]袁文忠.相似理论与静力学模型试验[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7]左启东.模型试验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84.
[8]王志伟,秦国鹏,杨振平,等.大型深基坑分区拆换撑施工技术[J].中国港湾建设,2019,39(7):28-32.
[9]吴加武.真空预压处理珠三角大面积软土的监测及效果分析[J].中国水运,2018(6):46-47.
[10]夏才初,那通兴,张平阳,等.智能隧道激光收敛仪监测隧道拱顶下沉的原理及其应用[J].现代隧道技术,2018,55(2):20-27.
[11]夏才初,那通兴,张平阳,等.智能隧道激光收敛仪的研制和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5(4):504-510.
[12]夏才初,那通兴,彭国才,等.公路隧道施工变形监测精度要求探讨[J].隧道建设,2016,36(5):508-512.
[13]杨峰,彭苏平.地质雷达探测原理与方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F80/1—2017[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8.
[15]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6]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2000[S].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17]郑晖,林树青.超声检测[M].2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18]陈凡,徐天平,陈久照,等.基桩质量检测技术[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19]夏才初,张国柱,孙猛.能源地下结构的理论与应用——地下结构内埋管的地源热泵系统[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
[20]夏才初,李强,吕志涛,等.各向均匀与单向冻结条件下饱和岩石冻胀变形特性对比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8,37(2):274-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