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 基于维法耦合的技术创新方案形成

5.4.3 基于维法耦合的技术创新方案形成

1)防爆型移动冷库的设计

维度:底座(结构维)+库体(结构维)+制冷方法(机理维)+防爆方法(机理维);

法则:组合与集成+动态化。

防爆型移动冷库设计的具体创新方案如下:

如图5-57所示,使底座动态化,形成可移动底座,同时将结构维与机理维进行组合与集成,在已有冷库设计基础上采取多种防爆方法。主要包括将移动冷库整体安装固定于钢结构形式的可移动式底座上,库体分为机房和库房,在机房内布置、安装防爆制冷压缩机组、防爆电控箱和防爆发电机组,库房中安装铝排管或吊装一台或数台防爆冷冻蒸发器和防爆照明系统;在可移动式底座上焊接吊环,利用起重设备实现冷库的整体移动;冷库机械电气设备均采取防爆措施,且在机房中安装通风系统,以控制形成爆炸条件,有效提高冷库的防爆等级;冷库中的电缆、电线均穿过预留特制管道,避免因线路老化产生电火花而引发的爆炸。

图5-57 防爆型移动冷库设计示意图

2)气调式冷库密封方法的设计

维度:围护结构(结构维)+聚氨酯(材料维)+密封方法(机理维);

法则:组合与集成+局部优化。

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如图5-58所示,首先在结构维采用全封闭一体化方法对土建式气调库的围护结构设置气密层;将材料维与机理维结合,对冷库进出管线进行处理,初步解决局部“跑冷”问题。

图5-58 气调式冷库密封方法示意图

其次,对冷库内侧表面预处理,以解决墙体局部缺陷与裂缝问题,满足平整光洁的要求。

再次,进行全封闭一体化喷涂,特别针对局部预处理后的墙体喷涂密封胶以加强其气密性。该设计方法可采用局部强化、整体优化技术措施,特别可针对土建存在的墙体问题进行局部加强,将墙体的直角连接转变为圆角连接,以有效降低连接应力,保证冷库良好的气密性;同时采用全封闭一体化喷涂技术,利用连续气密层覆盖整个围护结构所有内表面,以满足气调式冷库的高气密性要求。

3)装配式冷库密封方法

维度:围护结构(结构维)+库体(结构维)+聚氨酯(材料维)+密封方法(机理维);

法则:组合与集成+局部优化。

具体内容如下:

如图5-59所示,该方法采用“湿”法连接与塞缝隔气结合的方法,有效解决了装配式冷库“跑冷”的问题。其采用的装配式冷库密封方法在穿板管线过程中采用预埋穿墙体的套管、管道(图5-60)与墙洞间用聚氨酯发泡填充形成弹性结构连接,可保证冷库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不会造成库板变形;另外,在围护结构预处理中,清除库体内侧表面污渍和密封胶滴后进行的干燥处理,可保障后续气密层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库板对接缝采用环氧树脂加无纺织玻璃纤维布作为预制夹芯板接缝的隔气材料并喷刷高性能密封胶,强化了对接缝的密封性能。该方法采用的普通简易密封工艺简化了装配式气调库的密封操作,高效解决了冷库的“跑冷”问题,满足了装配式气调库的高气密性要求。

图5-59 装配式冷库库板对接缝结构示意图

图5-60 预埋穿墙体的塑料管道及套管示意图

企业将上述方法与技术应用于冷库制造生产,在对冷库装配创新进行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高效率、低成本地解决了企业遇到的相关技术创新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