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4 预测结果总结
基于上述多维空间专利地图的构建与分析,通过创新维度与创新法则的耦合,可得到一些尚没有申请专利的方案供决策者参考。
移动电源的具体方案见表5-10,如图5-62—图5-67所示。
表5-10 技术耦合方案


图5-62 技术创新方案一的维法耦合二维平面图

图5-63 技术创新方案二的维法耦合二维平面图

图5-64 技术创新方案三的维法耦合二维平面图

图5-65 技术创新方案四的维法耦合二维平面图

图5-66 技术创新方案五的维法耦合二维平面图

图5-67 技术创新方案六的维法耦合二维平面图
同时,在提取多个创新维度与创新法则基础上可结合移动电源的技术创新案例进行预测,具体如下:
1)从创新维度看
①从结构维看,随着消费者使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大,可运用“局部优化法则”对移动电源结构进行防水处理。因其相关专利申请数量较少,且防水处理的方法较为单一,所以,对其结构进行改进与研究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另外,近年的无线充电专利申请数量和种类虽然较多,但实际应用却较少,究其原因是尚未解决充电效率低、充电距离短的问题,所以对其技术难题进行研究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②从动力体系维看,专利申请数量较多的是对太阳能的运用,主要是利用柔性薄膜、光伏板对太阳能进行收集,分析后可知这些专利产品对太阳能的转换效率不高,且突破难度大,所以对这些专利进行技术改进或新技术研发具有较多的机会。另外,关于动能、势能、核能、温差能提供动力的专利申请数量较少,投入较多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势在必行。
③从功能维看,关于电量显示、照明、防盗、音乐播放等功能的研究均是为了实现用户的某种特殊需求,而电子产品的智能化是其发展趋势,利用智慧化法则进行技术创新有着广阔的空间。
2)从创新法则看
组合与集成、局部优化、自服务是运用较多的法则,从已申请专利的案例看,这些法则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分解与去除、替代、智慧化法则应用不多。把握消费趋势,选取适当的创新法则进行产品优化十分必要。
技术预测是指基于现有技术的发展态势评价该项技术在未来应用的潜能及发展前景。在总结创新领域中取得的科技成果及创新原理基础上,可以构建基于多维空间专利地图的技术预测方法,并定义多个创新维度与创新法则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以移动电源领域技术预测为例,可从多个维度提取专利中隐藏的技术要素,运用创新法则进行剖析,预测移动电源的技术创新趋势,验证该模型在进行技术预测活动中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使得传统的技术创新过程更加具象。
进一步地,鉴于多维空间专利地图的开放性特征,可根据科学技术的演进规律,满足对技术进化的理想化、动态化、协调化、集成化、专业化等发展需求,选择科学的创新维度与法则进行创新。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等的不断涌现,应不断对多维空间专利地图的创新维度与创新法则进行补充与完善,构建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创新发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