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1 创新背景介绍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使得人们进入了移动互联时代。就现状而言,便携式电子产品正朝着外观小型化、功能多样化的趋势发展。而外观小型化必然需要减小电池的体积,功能多样化则加速了电池能量的消耗;但从另一方面看,电池技术的发展相对滞后则造成了便携式电子产品续航能力严重不足,导致电池能量无法满足人们日常使用的需要。
在此背景下,移动电源应运而生,解决了电子产品户外无法充电且需要长时间工作的问题,获得了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同时,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随身携带式电子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使得移动电源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以移动电源的专利情报为核心,运用多维空间专利地图从多个创新维度和创新法则全面挖掘、分析专利文献的内在价值信息,以了解相关技术的发展状况与动态趋势,发现新的技术生长点和盈利增长点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科学的技术预测大多建立在对已有技术归纳整理的基础上。专利作为技术信息的有效载体,包括了超过全球90%的最新技术情报,且具有内容新颖、系统详尽、分类科学等特点。
针对专利文献进行分析并对其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进行概括总结,是一种较好的技术预测途径,研究框架如图5-61所示,可分为以下3部分内容:

图5-61 研究框架图
1)信息层预测
在确定研究领域基础上进行相关文献查阅、专利试检索,以确定最终的检索关键词并进行布尔逻辑组合,检索后得到专利检索结果。基于关键词的检索具有噪声较大的缺点,可通过对检索结果抽样阅读,找出一些噪声较大的关键词进行过滤检索得到最终的核心专利。
2)分析层预测
从研究领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结合核心专利分析提取关键创新维度,可绘制相应的多维分析表格;同样地,在对具体技术影响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已有专利提取关键创新法则,构建该领域的多维空间专利地图,可以对专利文献中包含的技术要素深度挖掘、缜密剖析,同时将筛选的具体专利信息加以归类。
3)结果层预测
在预测分析层基础上,通过技术筛选可提取该领域最具发展前景的关键技术方案与发展趋势。同时,在多维空间专利地图构建基础上,可根据创新维度、创新法则的耦合得出一些专利中没有的可行技术方案供相关领域决策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