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1 专利发展战略的制定

6.4.1 专利发展战略的制定

正如爱德华·卡恩在《创新或灭亡》中所言:全球化背景下那些拒绝采取知识产权战略的公司将走向灭亡,只有适应了创新的动态市场发展趋势的企业才能获得永久的成功。

基于元易创新方法的企业专利发展战略制定过程是一个涉及内容广泛的战略决策过程,主要包括前期准备、目标确定、可行方案拟订、方案选择和实施反馈等5个阶段。其中,在目标确定阶段需要借助多维空间专利地图拟确定可行发展目标,在可行方案拟订阶段利用元易创新方法提出多种方案以供选择。

1)前期准备阶段

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在具体战略制定前必须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和各种资源条件进行分析(企业诊断),因为其工作成效直接影响到企业制定的专利发展战略质量。

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战略制定组成人员

专利发展战略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科技发展战略、品牌战略等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确定组成人员应尽可能考虑各方面需要,不能仅仅局限于企业的技术人员,如此才能使制定的专利发展战略形成法律、技术、经济的有机结合并便于实施。

(2)确定投入资金

制定企业专利发展战略需要一定的资金保障,由此方可确定后续采用何种创新模式(如收购、委托研究还是自行研制等),同时必须满足资料收集、市场调研等活动所需要的资金。

(3)专利与市场调查

进行专利与市场调查旨在通过收集与企业相关的专利及市场资料以了解与企业有关的技术发展动态,进而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并得出调查结果。

(4)明确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正确确定战略目标必须首先找出企业专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分析在特定环境下应达到的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间的差距,为企业后续确定专利发展战略目标、解决长久发展问题奠定基础。

找出差距主要有两种方法:横向分析法,即与国内外同行业企业在专利发展战略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企业所处的地位和竞争对手的研发状态,研究本行业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和可能及热门应用领域,找出差距;纵向分析法,即分析比较企业专利发展战略各项技术指标间的变化幅度及趋势,预判本企业新产品的可能寿命、潜在市场和经济社会价值,找出差距。

2)目标确定阶段

错误的专利发展战略目标可能导致企业走向破产,制定专利发展战略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补足差距的基础上制定更高的技术发展目标,目标不明确或不合理就会无的放矢,从而导致企业发展战略的失误

所以企业应主要围绕占领市场(专利发展战略目标的核心内容)的弥补差距及保护专利等具体要求,结合企业实际确定专利发展战略目标。

另外,在确定专利发展战略目标时还应充分利用专利文献的情报价值,采用空间专利地图对已有专利进行分析,以研判企业专利开发的分布状况(专利稀疏区、密集区、空白区),以降低专利开发的不确定性和偏差可能带来的投资风险。

3)可行方案拟定阶段

此阶段的目的是围绕确定的专利发展战略目标拟订可供选择的各种可行方案。

拟定可行方案的具体要求是:方案必须具备多样性和可行性并保证专利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设计和列举所有的可行方案以避免漏掉最好的方案;不同的备选方案之间具有排他性和独立性;企业内外部环境能保证方案的实施。

4)方案选优和实施反馈阶段

科学合理的方案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价值标准、满意价值标准、期望值标准和实效等标准,因地制宜评价、选择并实施专利发展战略方案。

另外,在实施企业专利发展战略过程中,一旦执行情况与既定目标发生偏移,应及时加以反馈,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纠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