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染

一、石染

人类最早用于着色的颜料是矿石和炭黑。商周时期,曾用多种矿物颜料为衣服着色,并把这种方法称为“石染”。其实矿物颜料与纤维没有亲和力,只有物理性的沾染,颜色只涂在纤维的表面而已。当时的矿物颜料主要是赤铁矿,即赭石,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该颜色呈暗红色,不鲜明,后来成为囚犯的标识。《荀子·正论》:“赭衣而不纯。”无领赭衣是囚犯的衣服,赭衣便成了囚犯的代名词。朱砂不限于涂染,也有浸染丝线而后用于织锦,或直接用于绘画。朱砂色泽鲜艳,朱砂和朱砂染过的织物,被视为上品。

石染的颜料石黄也是其中之一。石黄分雌黄和雄黄(三硫化二砷和硫化砷),它们都是天然黄色颜料,色相纯正,日晒牢度好。

空青,又名青雘,是一种结构疏松的碱性碳酸铜,呈绿色,即青铜器表面生成的铜绿。作为矿石它叫孔雀石,作为颜料叫作石绿,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翡翠色。还有一种碱式碳酸铜矿石,是蓝铜矿石,呈蓝色。作为鲜明漂亮的矿物颜料的蓝色,产量稀少,故价格昂贵,只有在表现佛祖头发时才会使用,以表示对神明的虔诚和尊敬之意。

夏商周所用的白色颜料,可能是胡粉和蜃灰。胡粉又名粉锡,即铅白,碱式碳酸铅。蜃灰是传统的白色涂料,常用于织物花纹突出部位和画作的底色。《吕氏春秋·诚廉》:“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坚与赤,性之有也。”丹石磨成粉是物理变化,它的性质没有变化,仍旧是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