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步辇图》

二、《步辇图》

阎立本(约601—673)的《步辇图》是唐代工笔重彩代表性杰作。画作是以贞观十五年(641)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画面中唐太宗坐在步辇上,被宫女簇拥着,身穿大红袍的是引见官员,中间是代表松赞干布前来求婚的禄东赞,最后一位穿白袍的是翻译官。《步辇图》整个色彩典雅绚丽,应用朱砂、石绿、淡黄、标号黄、白、黑。宫女们长裙上的红色和引见官员长袍的红色为接见场面增添了喜庆气氛。米芾在《画史》中说,阎立本“销银作月色布地”颇有写生环境色。又据元王恽的《玉堂嘉话》载,阎画《老子西升》还曾“用漆点眼”,增添神采。《后画录》评他“变古象今,天下取则”。可见阎立本画像成就之大,影响之深远。

阎立本绘画绢本历经千余年,现今已见部分经纬断裂,但其颜色仍不见斑驳。盛唐时期,以“画圣”著称的吴道子,据说他只用淡赭石染人面或树身,甚至有时连赭石也不用,“只以墨踪为之”,所以人称“吴装”。

唐阎立本《步辇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