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陶盆和酱釉五联瓶的色彩
2025年09月26日
第八节 彩绘陶盆和酱釉五联瓶的色彩
西汉 彩绘陶鱼鸟纹盆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西汉彩绘陶鱼鸟纹盆,是1968年河北省满城陵山窦绾墓出土的,是色彩配置相当成功的一件文物。盆体以黑、白、褐、红色描绘塑造,周边用线描绘首尾相对五条大鱼,中部二方连续块面与底部相隔;底部为一鸟正在捕食鱼的画面,盆面用三条红线分隔开。鸟食鱼是古代常用题材,比喻男女配偶,象征生育繁盛,是一种生殖崇拜。该盆色彩整体古朴和谐,点线形成对比,给人以形式美的感受。特别是鲜艳的红色,虽是线条,面积不大,但格外鲜活。底部的鸟,姿态生动,其身体为白色块面,被黑褐色的底色衬托,格外显眼,主题突出。
原始瓷器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产地多在南方地区,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至东汉时期终于出现了科学意义上的真正瓷器(引自李家治《我国瓷器出现时期的研究》)。浙江北部的绍兴、上虞等地从东汉起出现施青釉的瓷器,这些瓷经过1260~1310℃高温烧成。我们可以从越窑青瓷瓶和越窑青瓷弦纹罐上看到最初瓷器的色彩。
西汉 凸雕龙凤彩绘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东汉 酱釉五联瓶
余姚博物馆藏
1978年浙江余姚石堰翁家山出土东汉越窑酱釉五联瓶。所谓酱釉即酱色釉,是一种以铁为着色剂的高温釉,因釉色如柿黄色或芝麻酱色而得名。酱釉在发酵之初、中、末期,会呈现不同颜色,如乳黄色、黄色、黄红色、棕红色、棕黑色、棕黄色等。这件东汉酱釉五联瓶偏紫赭色,符合酱釉基本特征,其造型优美,釉层丰厚,色彩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