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染潢

一、染潢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极广泛的影响。桓玄废掉晋安帝以后曾下令云:“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初学记》)。魏晋南北朝时,纸张成了主要书写材料,造纸技术更是迅速发展,在纸浆中加入黄色染料染纸是当时一项重要的工艺技术。通常是将黄柏(黄檗)皮中的柏碱作为染色的染料,加入纸浆中,使纸张成为淡淡的黄棕色或黄褐色。这种纸颇受欢迎,其原因有两个:其一,它可以防蛀;其二,自古以来人们崇尚黄色,认为这种颜色是高贵的颜色,如大臣给皇帝的奏章用黄纸,给王公上书用白纸。黄檗植物染料染色称为染潢,“装潢”一词的“潢”的使用与造纸中的“染潢”颇有关系。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说:“凡潢纸,灭白便是。不宜太深,深色年旧色暗也。”可见当时的人们对染潢就有了充分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