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游春图》
魏晋时代,玄学大兴,当时的文人“以玄对山水”,故山水画大量出现。到了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受到皇家贵族的赏好与青睐。这幅画展现了山川美丽辽阔,和煦的阳光照射着微波粼粼的水面,山间幽谷茂林,人们在堤岸上观赏春光美景……这幅山水画以细笔勾勒,没有皴笔金碧设色,山石树木为青绿色调,色彩明秀,山染石绿。山顶小树用墨绿圈涂,人物用白粉涂染,画面比例准确。水面上一叶小舟荡漾,根本不是“水不容泛”。山路上四人乘马一人步行,有一红衣白裙妇女倚门而望。巨大山体,可容千人万人,毫无“人大于山”之感。从山水画的发展而言,《游春图》的出现,结束了六朝时期“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稚拙阶段,从色彩上进入了“青绿重彩”“工细巧整”新时期。展子虔《游春图》的用色,开辟了墨与彩相结合(即所谓“墨上刷色”的着色法)的道路。

隋展子虔《游春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