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昌:绿色蝴蝶》简介
《谷文昌:绿色蝴蝶》这本书是由吴尔芬创作的,《谷文昌:绿色蝴蝶》共有24章节
1
前折页
...
2
写给小读者的话
亲爱的小读者,在中国的东南沿海、福建省的最南端,有一座蝴蝶形的岛屿,面积只有二百二十平方公里,它就是东山岛。东山岛属于东山县,新中国成立前,东山岛风沙太大了,埋...
3
目录
...
4
中国独一无二的习俗
福建省最南端的东山岛,关于中轴线基本对称,像一只展翅飞翔的蝴蝶。东山岛面积只有二百二十平方公里,步行一天就可以绕岛一圈。东山岛虽然小,名气却很大哟!六十年前,一...
5
床为什么没有脚
一九五三年八月的东山岛,如同一座火山,漫漫风沙铺天盖地,让人睁不开眼。沙滩冒起热气,远处的简陋民房像是要蒸发了。当时还是县长的谷文昌身穿蓝色带补丁的中山装,脚下...
6
这个县长要做白日梦
春节过后,谷文昌按计划实现自己的梦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全家人去种树。 谷文昌要妻子史英萍准备好劳动工具,史英萍因为手脚不便,不高兴了:“我也要去吗?” “当...
7
牛绳能测绘出沙荒地图吗
果然,一家人种的树真的死光了,谷文昌愁眉苦脸,县委一班人忧心如焚。可是,树死了,谷文昌治理风沙的决心没有死。 一九五五年,刚刚担任东山县委书记的谷文昌抓紧做两件...
8
我就是当今的愚公
谷文昌带领沙荒调研组探风口、查沙丘,历尽坎坷,走遍了东山岛四百一十二个山头,把一个个风口的风向、风力,一座座沙丘的位置、向背详细记录并绘图,终于弄清楚位于东山岛...
9
木麻黄是何方神树
“筑堤拦沙、搬土压沙、种草固沙、造林防沙”四套治沙方案全部宣告失败,但是挫折只会使弱者认输,绝不会压垮坚强的谷文昌。他说:“我们要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走前人没有...
10
清明节谁敢走夜路
东山岛民间的习俗,清明节夜晚通常是不外出的。陈掌国是东山人,他当然知道这个习俗,所以心里直打鼓,怕怕的。 两把手电筒的光柱晃来晃去,一辆自行车,车上两个人。月亮...
11
没有树,谁都不安宁
谷文昌所有的希望都落在一个树种—木麻黄上。 这种名不见经传的树,到底神奇在哪里呢?从广东电白的经验来看,木麻黄生长迅速,萌芽力强,由于它的根系扎得又深又广,所以...
12
男人的眼泪
“命啊……”面对成片枯死的树苗,东山人除了摇头就是叹息。 “这沙滩,冬天站不住脚,睁不开眼,夏天烫得可以煮鸡蛋,烤地瓜差不多,怎么能长树呢?” “沙丘能长树,鸡...
13
三棵树,三颗定心丸
信心不等于办法。谷文昌有植树治沙的信心,但如何植树,却是一道解不开的难题。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县委召开三级干部扩大会议,就是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14
你种得活树,我把胡子拔下来给你洗马桶
东山岛的仲春什么也看不到,只有黄沙依然与狂风抱成一团到处撒野,到处是滚动的沙丘,它们在阳光下像大海的波浪起起伏伏。这一天,谷文昌带人来到风口观察地形。 这段时间...
15
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
县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县造县有,社造社有,房前屋后植树归个人所有”的鼓励政策,也就是说,县里造林归县里,集体造林归集体,个人造林归个人。集体种树实行包工、包...
16
狗吃猪肝有罪
西埔村的几十个农民在亲营山风沙口种树,忙了一上午的生产队长林坤福冷得不行,中午喝了几杯随身带来的米糠酒。不料,疲劳的林坤福有了酒意,竟然在树苗底下睡着了。 林坤...
17
树种多了,自然就悟出来了
蔡海福是个“树痴”,他参加了第一期木麻黄育种培训班,培育出第一批木麻黄树苗,在湖塘的沙滩上种上了第一棵木麻黄。在东山植树造林的热潮中,蔡海福亲手栽种下的木麻黄不...
18
下雨就是命令
木麻黄简直是“见风长”,比发育期的孩子长得还快。种植成活后,几个月就能蹿到三米多高,不但能抵挡台风,还能把沙子固定在树底下。木麻黄成年后,树干笔直,枝繁叶茂,树...
19
谁折断一根树枝,就是折了我的手指
播种需要耕耘,上课需要复习,种树需要管树。谷文昌对木麻黄种植的要求是:造一片成一片,发展一片巩固一片,保种保活保生长。 全县建立了六十二个林业队,组织护林员一千...
20
小喇叭里谈种树
一九六二年,广播站干部朱才茂去省城福州开会回来,找谷文昌汇报工作,反映广播站发不出工资、职工生活有困难的情况。 谷文昌听完,马上挂电话到县财政预算股股长刘姜办公...
21
砍一棵树,罚种一千棵
木麻黄长大了,可以当木材用了,谷文昌担心的就不再是树能不能种活,会不会被踩死,而是如何防止被偷砍。木麻黄虽然不是上好的木材,但毕竟能当普通木材用。东山岛上的每一...
22
“沙土蝴蝶”变成“绿色蝴蝶”
东山岛先后植树八万二千亩,四百多座山头,三万多亩沙滩,全部披上了绿装。一百七十七条宽五十至一百米,总长达一百九十四公里的林带,覆盖了东山全岛。一排排木麻黄四季常...
23
永远的思念
谷文昌长眠在东山岛,他是赤山林场的植树人,却一生都没用过一块像样的木材,现在,他拥有整片的森林。 又是一个清明节,谷文昌认识的、不认识的,本地的、外地的,许许多...
24
后折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