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树,谁都不安宁
谷文昌所有的希望都落在一个树种—木麻黄上。
这种名不见经传的树,到底神奇在哪里呢?从广东电白的经验来看,木麻黄生长迅速,萌芽力强,由于它的根系扎得又深又广,所以具有耐干旱、抗风沙和耐盐碱的特性,成为热带海岸防风固沙的优良先锋树种。
“太好了!我太喜欢了!”谷文昌抱住一捆树苗,高兴得像是抱住失散多年的亲人。
植树造林需要大量的木麻黄树苗,光靠从广东电白带回来的三捆树苗是远远不够的,靠县苗圃育苗也不够。县委决定由县长樊生林指挥调种,派出二百三十多人组成采种队,大规模采集木麻黄树种,并通过福建省林业厅请示国家林业部,通过外交途径引进越南等国的木麻黄种子。那段时间,饱含绿色希望的木麻黄种子,从厦门、永春、平和、南靖等地源源不断运往东山岛。全县迅速建成了一批木麻黄苗圃,组建了五十三支造林队,为大规模种植木麻黄做好准备。
谷文昌和干部群众一起,分别在西山岩、赤山、白堤种植木麻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注重传统的中国人,清明节都要上坟扫墓,祭奠祖先,寄托哀思。东山人祭奠祖先的感情更复杂,不但有哀思,还有忧伤,更有悲凉。哀思是因为怀念那些被战争夺去生命的亲人;忧伤是因为不能改变先人留下的一穷二白的面貌;悲凉是因为黄沙无法深深掩埋先人的尸骨。
是啊,世世代代的东山人都盼望有一座绿色的海岛家乡,有肥沃的土地养育子孙后代,有绿水青山以告慰先人。
谷文昌早就听说,光秃秃的沙丘经常发出“怪叫”。风和沙交织在一起,纠缠摩擦,就会产生各种各样奇怪的声音,这些怪叫还会因为风力的大小、方向变化而如泣如诉或如鬼哭狼嚎。
谷文昌种树的时候,旁边的群众就说:“谷书记呀,这一带的夜里,经常能听到瘆人的声音,人人都说这是祖宗都不得安宁啊。”
谷文昌回过头,笑着回答:“没有树,没有草,成日里飞沙走石的,谁都不得安宁,所以我们一定要种树,要治风沙。”
谷文昌就想给所有人灌输绿化东山岛的思想,把植树防沙的理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个人的脑海中。
清明节后这几天,东山县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找到谷文昌,跟他一起种树。大嫂背起刚刚喂完奶的孩子,扛起锄头踏上沙丘;大叔祭奠过先人后,扛起铲子向荒沙地进发;教师从学校走向山头;渔民从海边来到沙滩;孩子们的歌声响彻风沙漫卷的天空;民兵的口号声把海潮声淹没。
苗圃里的木麻黄种子还没发芽呢,从广东电白带回来的三捆木麻黄树苗早就种完,大家就种别的树苗,只要是树苗就种,因为每棵树苗都是一个希冀、一个憧憬、一个盼望。东山人民在合力创造一段历史,合奏一首崭新而壮丽的时代进行曲。
有人问:“谷书记,你调走了我们还种树吗?”
谷文昌回答:“没有种好树,我绝不离开东山。”
有人问:“谷书记,除了种树,你就不领导我们干别的吗?”
谷文昌回答:“不拔除沙灾这个祸根,别的干不了,穷日子也改变不了。”
所以,有人说:“谷文昌要种树,是为了我们老百姓。”
有人表态:“我跟定这个谷文昌了。”
有人起誓:“谷文昌种树不要命,我就拿出命来陪谷文昌把树种好!”
有人很乐观:“有谷文昌在,我们还怕什么?天大的困难也不怕!”
带着春天的希望,木麻黄在春风中落户了,干部群众像相信谷文昌一样相信万木喜逢春。
人算不如天算,北风乍起,气温骤降,让人胆战心惊的倒春寒来了,而且来了就不走,整整持续了一个月。倒春寒像一记重锤,再一次残酷地击碎了东山人的绿色之梦:木麻黄全被冻死了。
难道,东山岛真的不能种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