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种得活树,我把胡子拔下来给你洗马桶

你种得活树,我把胡子拔下来给你洗马桶

东山岛的仲春什么也看不到,只有黄沙依然与狂风抱成一团到处撒野,到处是滚动的沙丘,它们在阳光下像大海的波浪起起伏伏。这一天,谷文昌带人来到风口观察地形。

这段时间,县里动用几十号劳动力测量适合种树的沙丘面积,林嫩惠向谷文昌汇报:“这里的面积将近一百七十亩,平均每四平方米种上一棵木麻黄,每人一天种十五棵……”

谷文昌认真听着,偶尔侧着身体躲风,听完汇报,操起竹竿重新测量。其实,今时不同往日,谷文昌的身体状况已经大不如前,胃部与肺部都开始有了反常的征兆。谷文昌感到从沙丘的底部爬到山口非常艰难,呼吸急促,虚汗淋漓,不像以前能一口气爬上顶部。

细心的蔡海福注意到了谷文昌脸上的疲惫,把手里的竹竿递给他:“拿着,会轻松点。”

谷文昌跌跌撞撞地站在风口上,风大,气喘,说话艰难。他指着沙堆,示意大家开始工作。

这次测量,是谷文昌做出全面绿化决策的依据。他要求把所有的沙滩面积准确地计算出来,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观察风沙的变化,掌握季节变化中的沙尘走向,制订出符合实际的种树方案。谷文昌把大家每天提供的数据记在本子上,进行反复对比,比刚入学的新生还认真。

蔡海福催促谷文昌快走:“今天的会议很重要,大家都在等你呢。”

谷文昌一行人一路爬,一路走,到了白埕村天都黑了。县委召集林业技术员在白埕村开现场会,做最后的战前决策。

大家都在白埕村公所等候,谷文昌一进来就宣布:“开会吧,客套话我就不讲了,直接说怎么种树。”

这时,几个农民代表进来了,有湖坛村的蔡兰丁,白埕村的林长德,山口村的陈加福。这些老农民见到谷文昌都很尴尬,因为他们都嘲笑过在沙丘上种树。可是他们喜欢来,喜欢谷文昌,眼看谷文昌这回要动真格的,心里又喜又忧。喜的是,他们做梦都想种树,彻底改变生活环境,子子孙孙不再受沙灾之苦;忧的是,这位让人敬重的县委书记一旦再次种树失败,那可就永远抬不起头了。

谷文昌亲切地跟这些老农民打招呼,首先问林长德:“长德,你说说看,树要怎么种才能活?”

林长德苦笑着说:“我说不上来,反正我怎么种树都不会活。”

谷文昌摆摆手:“那是你的方法不科学,科学种树就能活。”

林长德是个直性子,跳起来说:“谷书记,你种得活树,我把胡子拔下来给你洗马桶。”

大家哄堂大笑,谷文昌没有笑,他从林长德的话中听出了种树的难度。谷文昌等大家安静下来,郑重地说:“今天是‘诸葛亮会’,老规矩,大家说,我听,过一会儿樊县长也会过来。”

林长德的赌气话带动了气氛,大家放开讲,各抒己见。不同意见的人争得面红耳赤,谷文昌也不劝,他坚信,真理总是越辩越明的。

林周发第一个建议说:“木麻黄应该在最难生存的地方试种,如果在最恶劣的环境中都能活,在其他地方自然就能活。”

每次开这样的讨论会,谷文昌都不急于表态,他就是要让大家开动脑筋,畅所欲言。他从口袋里摸出烟盒,动手卷烟,低头看看本子上的数字,抬头看看大家,若有所思。

有人提议:“先进行小面积的试种,有了成功的经验后,再进行推广。”

“试种是一个办法。”靳国富表示赞同,“我们要选一个地方,或者两个地方,甚至三个地方试种,试种的地方应该是环境典型的,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才会有推广的基础。”

“我反对试种。”县长樊生林推门进来说。

听樊生林这么说,谷文昌和参加会议的人都很惊讶,等他往下说。

“植树治沙是千秋万代的大事业,谷书记说过,不拔掉东山县的穷根子,他不走。我也说过,没有完成东山县的环境改造任务,给我个省长当也不去。”樊生林环顾大家,语重心长地说,“但是同志们,时不我待呀。我们要跟风沙抢时间,要科学种树没错,但也不等于畏首畏尾裹足不前哪。在这里,我不得不批评大家,你们是被失败吓破胆了。”

谷文昌站起来,拍拍樊生林的肩膀说:“县长,我们再也失败不起了,一定要慎重再慎重,确保木麻黄种植成功。”

樊生林扶谷文昌坐下,感慨地说:“书记呀,你的试验小组旬旬造林,掌握了大量数据,还把六大技术要点印成小册子,分发到各大队、生产小队,社员人手一册。这不是科学依据是什么?”

蔡海福试探着问:“谷书记,我们是不是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啊?”

靳国富一挥手:“谷书记,放手干吧,东山岛等不起呀。”

樊生林鼓励大家:“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有责任,我跟谷书记一起承担。”

大家的决心让谷文昌又激动又感到安慰,他高兴地说:“樊县长的看法大家都听到了,林业技术员对种树的规律也摸透了,群众的认识也提高了,我认为,在全县种树的时机已经成熟。”

“好!”不知道谁大声叫好,村公所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大家先冷静冷静。”樊生林没有鼓掌,他提出了一个横在大家面前的难题,“全县种树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如何调动群众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