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折断一根树枝,就是折了我的手指
播种需要耕耘,上课需要复习,种树需要管树。谷文昌对木麻黄种植的要求是:造一片成一片,发展一片巩固一片,保种保活保生长。
全县建立了六十二个林业队,组织护林员一千一百多人,广泛开展护林教育,加强病虫害防治。县政府专门下发文件,对小树苗要实行“妈妈式”管护。
干旱幼树不返青怎么办?头顶烈日,脚踩烫沙,磨破肩膀也要挑水浇树。
遇到台风天气怎么办?及时挖开掩埋幼苗的沙土,把被吹歪了的树苗扶正。
肥料不足怎么办?下海捞小鱼小虾积肥喂幼苗。
谷文昌想,成活的木麻黄需要管理和保护,种树需要工具,养护树苗也需要工具呀。于是,谷文昌来到县农械厂,请师傅帮他打制一把小锄头。
从那天开始,谷文昌下乡就带一把剪刀、一把小锄头,看见歪倒的小树就扶起来,看到该剪的枝杈就随手剪掉,看到树底下干涸就培土浇水。谷文昌像幼儿园阿姨爱护小朋友那样爱护树苗,他见人就说:“谁要伤一棵树,就是伤了我的胳膊;谁折断一根树枝,就是折了我的手指。”
白埕村是风沙重灾区,那里的防风林造好后,谷文昌放心不下,隔三岔五来查看。他总是悄悄地来,也不告诉大队干部,把自行车放在路边,走向林地,蹲下身子,像抚摸自己的孩子那样摸摸这棵树,摸摸那棵树,吹去树上的沙土,剪掉多余的枝条,挖松板结的土。
这一天,谷文昌像往常一样,扛着小锄头,顶着风沙,与护林员蔡海福并肩走在茫茫的飞沙滩林带巡查。突然,谷文昌停住了脚步,旋即快步走向前,蔡海福紧跟谷文昌,发现不远处几株木麻黄幼苗歪倒了。他们一同蹲了下来,发现几个牛的脚印清晰地印在树苗上,有的不偏不倚正好在树的根部,使幼小的树根露出来,甚至折断。
谷文昌痛心地对蔡海福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栽活一棵树多不容易。谁这么不小心?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谷文昌跪在沙地上,把一株株被踩倒的树苗重新扶正、培土、浇水。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谷文昌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的实际行动,蔡海福看在眼里,全县人民也看在眼里。在谷文昌的带动下,全县管树护林蔚然成风。
谷文昌要把植树事业像家业一样,一代代传下去,让东山人民把种树作为人生的必修课,而且要从娃娃抓起。
山口村、白理村、和坛村的学生们在谷文昌的带领下,学会了种树和养树护树。一个月过去,两个月过去,木麻黄活了,长大了,慢慢抽出新叶,挺直腰杆,不再枯萎和倒下,不再畏惧风沙的暴虐。
这一天早晨,强劲的海风掠过木麻黄的树梢,小小的一片树林就醒了。它们互相致意,清脆响亮地喧哗起来。一群学生来到树林中间,小树高昂着绿枝萌发的头,在空中随风骄傲地摇摆时,大家都笑了。谷文昌见状也笑了,热泪从他布满皱纹的眼角流出。
一位学生在他的作文中写道:“谷文昌书记双手叉在腰间,敞开打补丁的衣襟,用破旧的帽子擦去脸上的汗珠,消瘦的脸上绽开粗糙的笑纹。那是多么爽朗的笑啊,笑绿了荒沙丘,笑出了东山人的欢乐与幸福。”
听说孩子种的树也长大成林,乡亲们都高兴地徜徉在小树林中,这不仅仅是一片小树林,而且意味着植树治沙有了接班人,有了未来。
谷文昌笑了!同学们笑了!乡亲们笑了!多少年、多少代的盼望,今天呈现在眼前,沙丘有了绿色的生命。
被木麻黄过滤的海风不再夹带沙土,而是和煦如春风,宛如一只温暖的手,抚摸世世代代受伤的东山人。跟同学们一样,谷文昌的快乐是童真的快乐,风把他们的快乐传遍东山岛,传遍整个龙溪地区,传遍整个福建省。
一位老阿婆心里还是怕怕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紧紧攥住老伴儿的手问:“风沙这个恶魔,真的被谷文昌捆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