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航空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通用航空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我国通用航空工业发展同运输航空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不平衡发展会严重影响整个航空事业的经济发展、安全与服务质量保障和技术进步,最终会造成全行业衰退、在迎接WTO和参与国际竞争中失去应有的国内市场地位。作为运输航空发展相辅相成的基础产业,通用航空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为什么通用航空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裹步不前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管理体制问题是制约通用航空事业的主要因素之一。首先,航空管制对600米以下空域严格控制,严重削弱了通用航空的灵活、快速的行业优势。其次,通用航空在行业管理上存在多头分散管理,难以形成刺激市场快速发展的管理政策,在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鼓励政策、发展重点企业等方面没有良策。国家民航局、教育部门、军队、各公司分别管理属下的企业,不利于通用航空业的宏观调控,容易造成市场混乱,企业规模小、信息分割和管理措施不能有效到位,从而制约了整个通用航空业的发展。其三,缺乏系统的通用航空管理法规和技术标准。通用航空中使用品种繁多的航空器,飞行有高空、低空、超低空,使用空域随机性大,飞行作业项目复杂多样,飞行时间不确定等行业特殊性质,目前套用运输航空法规和技术标准不适合通用航空的实际情况,迫切需要建立保证飞行安全、规范市场运作、运营审批、飞行申报、适航审查、对非经营性补贴、保障投资者利益、价格管理等一整套法规和标准体系迫在眉睫。

第二,通用航空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性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巨大资金投入。然而,近20年来,国家除民航通用航空专项资金外,对通用航空业的国家资本投入很少,又无积极的吸引其他形式的投资政策,使得通用航空业处于发展停顿状态。

第三,目前,我国通用航空市场公司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一方面,由于通用航空业运行成本较高,使得能够使用通航飞机进行商务或其他业务的消费者还刚性地存在于有较高支付能力的阶层。另一方面,通用航空消费市场的发现和创造是远远不够的,甚至远远没有组织好和利用好当前的市场要求。正是这样的原因造成通用航空业的徘徊局面。

当然,造成通用航空业不景气的原因还有有关部门对通用航空业认识不足的问题,也有管理不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内在原因。

要改变通用航空事业的被动局面,就必须在管理体制上和管理政策上开放搞活,需要彻底放弃航空体制的独家垄断的局面。在航线管理上,应彻底开放除边境外的通用航空飞行空域,提高航线、飞行的申报、审批手续的效率;加强民航部门的行业统一管理职能,建立行业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保证通用航空市场健康快速发展,保证航空服务的安全和高效,促进航空机队的结构配置和合理布局,提高资源有效配置;在企业市场化转轨中,建立企业市场运行机制,转变服务职能是十分重要的,逐步摆脱政企不分的影响。

国家应建立积极鼓励灵活多样的通航发展投资政策,实现“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吸引国家投资之外的民营、外资、企业等形式的资本流入通航建设市场,企业的组织形式也要多样化,可以有合资、股份制等形式参与通航市场。如果政策到位,通用航空业会吸引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来发展这项基础产业。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我国通用航空市场的一只生力军,通过向社会募集资金可以新增6架直升机,有利地促进了公司的业务经营能力和通用航空事业的发展。这是通用航空事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而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