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大课间啦啦操的评分方法及奖励
1 评分标准及分值
校园大课间啦啦操成套动作的评分采用100分制,裁判根据下列内容进行评判:
1.1 技术30分
1.1.1 动作技术的执行20分
手位动作精准、有力,步伐清晰,移动迅速。
1.1.2 舞蹈动作技术的执行10分
身体的控制、延伸、平衡、动作风格。
1.2 团结协作能力30分
1.2.1 动作与音乐的同步性10分
伴随音乐,动作整齐划一。
1.2.2 动作的统一性10分
每个人的动作要相同、清晰、干净和准确。
1.2.3 空间的一致性10分
在成套和过渡动作中,人与人之间保持相等或正确的距离。
1.3 编排30分
1.3.1 音乐性、创造性、原创性10分
音乐的使用,成套风格、动作创新和原创性。
1.3.2 舞台效果、视觉效果10分
过渡动作的多样性,视觉冲击力,层次等。
1.3.3 队形的变换10分
队形清晰,变换流畅、自然,具有多样性。
1.4 总体评价10分
交流、公众形象、观众号召力:通过表演能力和观众吸引能力展现动态表演的能力,以合适的音乐、服装及编舞提升表演效果。
2 计分方式
裁判人数为9人,每个裁判100分为满分,去除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其余分相加为最后得分。
3 奖励方式
3.1 各组别按决赛成绩取前八名,颁发证书
3.2 联赛、分站赛各组别前三名的队伍获得参加“年度全国啦啦操联赛总决赛校园课间啦啦操总决赛”的资格
4 裁判长减分
裁判长减分根据2017—2020周期啦啦操竞赛规则执行(评分细则见校园大课间啦啦操减分表)。
5 纪律处罚
对检录三次未到者、拒绝领奖者、不服从裁判者或有意干扰比赛者将视情况给予下列处罚:
5.1 警告
5.2 取消比赛资格
5.3 取消成绩与名次
6 特殊情况
运动员在遇到以下特殊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做动作并向裁判长反映,在问题解决后重做,在成套动作结束后提出的要求将不被接受。
6.1 播放错音乐
6.2 由于音响设备而出现的音乐问题
6.3 由于设备问题而出现的干扰——灯光、舞台、会场
7 其他
上述情况以外的问题,将由仲裁委员会根据具体情况讨论解决,仲裁委员会的决定为最终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