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施的含义及特点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施的含义及特点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施的含义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施是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施行,也就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操作、实际展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施意味着社会实践活动的正式展开。社会实践实施的主体是大学生及指导教师学校团委等相关部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主要有具体的走访、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施面向的对象为走访的企业、农村居民等通过调研所确定的目标群体。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施的特点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施是社会实践活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展开,具有现实性、计划性、科学性等特点。

1.现实性

实践,是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活生生的物质活动,它能给人们直接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成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施具有明显的现实性。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社会实践对象的选定一定要指向社会现实需要,实践的实施一定要结合实际来开展。否则的话,社会实践根本不可能进行下去,更不要设想社会实践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2.计划性

社会实践活动为现代大学生打开了一扇接触社会现实生活的窗口。社会实践活动实施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布置。列宁曾经指出:“任何计划都是尺度、准则、灯塔、路标。”社会实践实施的计划性,是指其对社会实践团队所组织的活动的未来进行规划和安排,其任务是在预测实践活动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社会实践活动在未来一定时期应达成的目标和如何最有效地实现该目标作出决策,并把决策具体化为行动方案。唯有如此,社会实践才能顺利推进,才能避免走弯路,避免对实践团队成员的时间和精力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科学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到现在,参与的学生规模在不断扩大,良好的社会效应在日益显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施,具有科学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施中存在着一定的客观规律。只有遵循客观规律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违反客观规律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我们开展社会实践,一定要遵循社会实践实施的科学性,积极探索社会实践运行规律;在创新中不断发展,积极扩大社会实践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