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原生微视频“反哺”传统影视业渐成风潮
网络原生微视频是指互联网平台上生产出来的各种微视频作品。目前,网络媒体向传统媒体输出各种微视频节目已成为业内常态。
(一)拍客视频逐渐侵占电视新闻阵地
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单向输出视频内容的“惯例”被打破,源于拍客群体的崛起。拍客是互联网时代下,利用各类相机、手机或DV摄像机等数码设备拍摄的图像或视频,通过计算机编辑处理后,上传网络并分享、传播影像的人群。拍客群体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拍客”这一概念也随着多媒体影像技术的发展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2005年5月,“拍客天下”在中国率先提出“拍客”概念,为喜爱使用各类相机、手机和数码设备拍摄图文影像的人群提供分享平台,其后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涌现的大批拍客网站和视频网站拍客频道的出现,对拍客群体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如优酷网拍客频道、酷6网拍客中国、UBOX拍客、新浪拍客、无锡拍客网、威海拍客网等。拍客的含义也从图文影像逐渐向视频影像过渡。2007年,优酷网提出“拍客无处不在”,倡导“谁都可以做拍客”的理念,并组织多次拍客视频主题接力、拍客训练营,引发全民狂拍的拍客文化风潮。目前,几乎所有的网站都设置了原创频道或拍客频道,为原创作品、拍客群体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集传播、分享、互动为一体的发布平台。
拍客的出现开启了“人人都成为记者”的时代。当然,并非所有的拍客都是新闻记者,有些只是DV玩家。但是,在视频影像的表达和记录过程中,新闻事件成为重要的题材,许多突发事件刚刚发生,普通民众就已经利用各种带有摄像功能的设备将其上传至网络。这种以普通民众为主要报道力量的新闻报道正是公民新闻,而视频拍客也成为公民视频新闻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使得拍客视频成为许多电视台新闻素材的来源:2007年4月的沈阳大雪阻挡了传统媒体亲赴现场的脚步,但短短一天之内就有一百多段视频被拍客上传到优酷网,连央视也在《社会记录》栏目中选用了部分视频;2009年成都公交车大火事件,浙江卫视《寻找王》、湖北卫视《今晚6点》、江西电视台、陕西电视台、齐鲁电视台等均引用了优酷拍客第一时间拍到的起火视频[38]。据统计,在优酷网“各电视台热播优酷拍客视频”这一专辑中,有58个电视台节目中曾用过优酷拍客的视频内容。2012年“神九”发射时,央视国际频道采用了十余段腾讯拍客的原创视频进行播出;2012年伦敦奥运期间,腾讯视频针对广大草根用户推出了两大活动“寻找奥运草根运动达人——我与奥运有约”和“走进伦敦奥运英雄家”,从中征集到大批高质量UGC视频,并落地多家电视台。
伴随着拍客的走红,许多电视台纷纷推出专门的“拍客”类节目样态,如中央电视台的《讲述》、广西电视台的《新闻在线》、西安电视台的《拍客天下》、天津电视台的《都市新拍客》、上海电视台的《DV365》和《新生代》、广东电视台的《最佳拍档》、安徽卫视的《超级新闻场》等。其中尤以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的《DV观察》影响最大,自2007年2月5日开播以来,多次创下收视奇迹,成为全国此类代表性栏目。而深圳电视台于2007年4月更是破天荒地推出了我国唯一一个以播放DV作品为主的专业频道——DV生活频道,推崇“全民办台”的影像生产方式,所有内容素材均来自网民上传。
(二)微电影纷纷登陆电视台
近年来在网络上备受关注的微视频类型——微电影也引起了电视台的兴趣,将其积极地纳入自己的内容阵营,以提升其多样性与亲民性。央视电影频道开设的《爱拍电影》栏目,是国内第一档网络流行短片欣赏节目。它致力于推动中国民间原创短片的发展,以短片展播的形式介绍网络微电影,为民间短片提供了优秀的自我展示的舞台,并为大量民间团队提供短片制作的资金支持,在中国原创短片业内拥有良好的口碑和声誉。同时,还邀请原创作者作客节目现场,交流各种拍摄体验,激发大众制作电影的原创热情,深受中国青年群体的喜爱。
地方台也不甘示弱。2012年4月,重庆卫视推出最新改版的《星电影》栏目,其中专门开辟了微电影环节,并全力打造“电视台+网络互动”的全媒体微电影计划,力求以更为平民化、大众化的视角,讲述普通人的生活点滴,该栏目推出不久后就全程播出了爱奇艺出品的“2011城市映像”微电影系列。同月,青海卫视设立首档微电影剧场栏目《幸福微剧场》,每周播出2~3部微电影,全年52期共播放150~160部微电影,其中有50%左右由各大网站提供。
(三)网络剧不时亮相影视屏幕
视频网站掀起网络剧自制热潮,最初主要是为了缓解购买影视剧版权费过高的困境。而目前随着节目制作能力的不断加强,视频网站越来越“电视化”,甚至一些电视台也开始向视频网站购买自制剧,网络剧反向输出电视台成为一种新的现象。2011年12月2日,爱奇艺网制作的网络剧《在线爱》登陆旅游卫视,旅游卫视还专门开辟《网剧来了》专栏,播出爱奇艺、搜狐、土豆等视频网站的自制剧;2012年3月13日和17日,深圳卫视和安徽卫视分别在黄金剧场和周末午间剧场推出优酷土豆网自制偶像剧《爱啊哎呀,我愿意》;爱奇艺2012年的自制情景喜剧《奇异家庭》尚未上线就被对情景剧需求迫切的江西电视台看中,当该剧在网络热播且创造了超千万的网络播放量时,该剧也开始在江西电视台影视频道的新栏目《情景剧剧场》中播出。
有趣的是,由于网络剧一般时长在10~20分钟,一部10集左右的网络剧连在一起,时长正好相当于普通电影的时长,所以,个别网络剧也开始有意向传统影院院线进军,开辟新的播放平台。2010年10月27日,由酷6网、阳光集团、时尚集团联合打造的网络新媒体剧《男得有爱》在酷6网进行网络首映,该剧专为网络观众而设计,整体拍摄内容按照美剧风格剪辑为8集,组合起来即成为一部85分钟的新媒体数字电影。2011年1月,《男得有爱》取得电影公映资格,成为首个登陆院线的视频网站原创作品。
(四)网络视频栏目在多个电台、电视台落地开花
在自制栏目的反向输出方面,视频网站也有较好的表现。早在2006年,搜狐娱乐等就开始自制视频栏目的尝试,成功推出多档互联网栏目,其制作的《明星在线》曾在74家地方广播电台提供音频化播出,至2010年,以《明星在线》、《搜狐娱乐播报》等为代表的搜狐娱乐王牌娱乐节目开始正式登陆各地电视台。
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新浪推出了互联网原创节目《黄加李泡世界杯》,邀请争议性和娱乐性都比较强的足球解说员黄健翔和体育评论员李承鹏作为节目的主持人,每期邀请不同的明星坐镇点评世界杯足球比赛。这档具有很强的原创性和眼球效应的节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二次传播。新浪与陕西卫视、浙江卫视影视频道、福建卫视体育频道、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近百家媒体合作,同步播出《黄加李泡世界杯》,湖南卫视海外频道还将这档节目推广到海外市场。此外,新浪还与中国联通合作,将节目信号同步传输给全国各地电视台同步播出。这是国内互联网公司首款实现“卖给电视台”的原创产品。
据爱奇艺内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其累计向各级电台、电视台反向输出自制节目内容时长已超过4万分钟,输出不同节目形态超过10档,其中自制栏目种类繁多,既包括《以德服人》这样的高端脱口秀节目,也包括《娱乐猛回头》、《环球影讯》等娱乐资讯节目,《头号人物》等娱乐访谈节目,还包括《健康相对论》等自身已实现良好商业化的老牌综艺节目。内容输出对象则包含了各级卫视、地面频道和中央级广播电台近30家,基本覆盖全国80%以上省份。其中,《以德服人》等品牌节目更是成功登陆多家电视台春节、五一长假等黄金编排时间段,成为各家热播栏目[39]。
腾讯视频出品的原创社会纪实类人物访谈节目《某某某》,因高度纪实性和对平凡人物不凡人生的关注和解读而备受传统电视媒体青睐,中央电视台、北京卫视、上海东方卫视、台湾中天卫视、深圳卫视、河南卫视、江西卫视等多家知名电视台在节目中已多次引用《某某某》内容。
此外,土豆网出品、台湾知名艺人庾澄庆主持的时尚娱乐节目《哈林哈时尚》于2012年6月3日首度登录台湾的TVBS欢乐台。优酷出品、音乐人高晓松主持的脱口秀节目《晓说》与浙江卫视纪录片《艺术:北纬30度》合作的《晓说:艺术北纬30度》,于2012年9月开始在浙江卫视黄金档播出。优酷网联手“极限情侣”张昕宇、梁红打造的首档网络自制户外真人秀节目《侣行》剧场版于2014年3月在央视一套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