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解析

邮票解析

图4-1【西安城墙·瓮城】西安城威武森严的城门,是出入城郭的唯一通道,四门各有正楼、箭楼和谯楼三重门,均为拱券式。正楼外观为重楼三层檐,四角攒尖式,高32米,长40.26米,宽17.3米。在它与箭楼之间,有一座小城,即瓮城,呈长方形,长71米,宽55.3米,总面积3652平方米。其功用在于,一旦来犯之敌攻破城门进入瓮城,就会遭到守城将士四面居高临下的抵抗反击,形成“瓮中捉鳖”之势。邮票画面即以深秋的月色为基调,选取大广角的视点,将瓮城的主体全部展现在画面之中,表现了其雄伟、威严、坚固、神秘的特征。

图4-2【西安城墙·箭楼】箭楼设于瓮城城墙外侧之上,为两层的砖木结构,也是四角攒尖式,长52.62米,宽13米,高距地面31米,面阔11间,进深两米,内向面重檐三滴水,均施斗拱与回廓;外向面单檐设斗拱,檐下楼壁与城墙接成一线,突兀高耸,巍然屹立。正面有四层箭窗,每层12孔,共48孔;两侧各有箭窗三层,每层三孔,以供战斗时瞭望及弓弩手射敌之用。在箭楼之前有羊马城一座,羊马城墙上正对箭楼处有一谯楼,又称“闸楼”,是观察敌情和打更报时的前沿阵地,清朝末年已拆除。在谯楼之外护城河上有吊桥,以通往来。邮票画面即以暖色调,采用仰视与突出主体形象的处理手法,渲染了阳光映照下箭楼的威慑作用。

图4-3【西安城墙·敌台】沿着城墙线的外侧,每隔120米便有一个向外突出的实心台,即为敌台,俗称马面,它向外突出七米,宽15至24米不等,全城原有敌台98座,现尚存93座。在马面上修有敌楼,它既可供守城将士休息,又可凭高观察敌人的动静。敌台距之间的中心处60米,恰好是弓弩、箭镞、飞钩等兵器的有效射程,反映了这些敌台在军事防御上的精心组织及严密设计。邮票画面即以冬季雪后的冷色调,将敌台半遮在城体中,使它更显现出冷峻、严肃的气氛。

图4-4【西安城墙·角台】在高大厚重的城墙四角,各有角台一座,原有角楼筑于其上,以补助全城,镇守四方,使全城的防御体系更加立体化。但在西安城墙中,其他三个城角均为直角,唯独西南角呈半圆形。为表现这座独特的角台建筑,邮票画面除把它安放在突出位置外,又以与其相连的城墙、马面及西门城楼的剪影为衬托,运用夕阳晚照的余晖,让角台更显现出落落大方和勃勃生机。